2011年第12期《藝術(shù)評論》發(fā)表署名文章,對中國歌劇“洋”味太濃所遭遇的尷尬,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并質(zhì)疑這些歌劇到底是中國歌劇還是外國歌劇。
其實,中國歌劇有著十分繁榮的黃金時代,那就是以《白毛女》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新歌劇,它們走紅一個時代,就因為它們主動承擔起了以文化推動革命、推動建設(shè)的重任。在音樂語言上,在表演形式上,立足于民族、民間,以民歌、民樂、戲曲、曲藝為創(chuàng)作元素,盡可能地與工農(nóng)兵的情感進行溝通,從而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其中的《白毛女》,還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華人音樂作品的經(jīng)典。
同樣是泊來品的舞劇,在民族化問題上,很少遭遇“洋”的尷尬,且不斷有新的嘗試,2011年,山西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出品的舞劇《粉墨春秋》,是繼《一把酸棗》之后的又一部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舞劇佳作。舞劇《粉墨春秋》的創(chuàng)作思維,不是把“與世界接軌”放在首位,因而千方百計地去體現(xiàn)舞劇的“洋”味。相反,在“建設(sh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將著眼點瞄準了戲曲。正是這一大膽舉措,使舞劇的創(chuàng)新,別具一格。為此,它在2013年末舉辦的中國藝術(shù)節(jié)上一舉奪得“文華獎”,便是名至實歸的一種必然。
從傳統(tǒng)的意義上來說,戲是戲,舞是舞,兩者雖有相通之處,但從來都是各自為政,何況它們還是一“洋”一“土”,要走到一起,談何容易!但舞劇《粉墨春秋》實現(xiàn)了這個突破,它不止于一般意義上的兼收并蓄,有些場景,幾乎是整體拿來,但又不顯生澀,如第一場的“練功”,踢腿的,下腰的,跑圓場的,翻跟頭的,看似很亂,卻反映了戲班生活的現(xiàn)實,是戲劇內(nèi)容所必需。這場戲,重心不在練功,而在“打板子”——不盡心練功的都得打屁股,挨板子?,F(xiàn)代青年并不知道,解放前(包括建國初期),學戲不叫學戲,叫打戲。那時候,圈內(nèi)人士有一句口頭禪:“打戲打戲,不打不成器?!钡搅硕兰o,學戲不打板子了,可一些著名鋼琴家的童年,卻沒有少挨板子,更有甚者,還被逼跳樓。誰曾想,這些鋼琴大師們,竟是中國式教育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頂尖人材。《粉墨春秋》選用這一素材,是要告知當代青年,“不經(jīng)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又如《探山》、《殺四門》等劇目的搬演,連同鑼鼓家具一起,整個是一出原汁原味的武戲折子戲,從內(nèi)容上看,這同樣是劇情所必需,因為它是主人公事業(yè)成功的標志。雖是“拿來主義”,卻也恰如其分。
戲曲美學的突出點是寫意,舞劇不強調(diào)寫意,也不排斥寫意,這就找到了兩者能夠溝通的渠道。當我們看到多座城門在舞臺上來回移動時,表面上看,只是一種舞美設(shè)計,實際上,它巧妙地表達了時空的自由轉(zhuǎn)換。又如“看戲”,來自舞蹈《看秧歌》,又并非舞蹈《看秧歌》,既有前臺,又有后臺,時空轉(zhuǎn)換,靈活多變。再如,標明“齊天大圣”的那一面通天大旗,似疾風,勝驚雷,呼啦啦一展,篷壁生輝,震撼人心。它準確地表達了主人公的猴戲一夜成名,聲震寰宇的氣慨。這些創(chuàng)意,均來自戲曲,又超越戲曲,實屬難能可貴。
劇院門前的一場戲,表達了三教九流的人,對頭牌演員的頂禮膜拜,全都是未睹真容先有情。這種非舞蹈場面的表達方式,是舞劇、戲曲所共有的。大軍閥出場時,前呼后擁,警衛(wèi)森嚴,黑衣保鏢分列兩廂,動作彪悍,舞蹈性強,是典型的舞劇場面,它說明,《粉墨春秋》的編導們,在著力打造民族風格的同時,依然尊重舞劇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也是多種手段演繹劇情,塑造人物的成功之處。
獨舞、雙人舞、三人舞都是中西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特色鮮明。相比之下,群舞則不夠突出。披上棉被,寒夜偷藝,很有特色,不仿加以規(guī)范,搞出一段幽默、風趣的群舞,則是完全可能的。
舞劇《粉墨春秋》的編導們經(jīng)過精心打磨,將戲舞結(jié)合在一起,找到了一種能夠準確表達舞劇內(nèi)容的最佳藝術(shù)形式,通過這一形式,表述了一個舊戲班、一個偉大藝術(shù)家是如何經(jīng)風雨,見彩虹的。這對于浮躁多于實干的拜金主義者來說,是極富教育意義的。
舞劇的音樂,烘托和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顯得大氣磅礴。遺憾的是,在諸多戲曲元素的整部舞劇中,在京劇武場整體移植的情況下,唯獨聽不到京胡的聲音。所謂“國粹”,不止是指京劇的表演,也包括京胡音樂。我以為,運用京胡的獨特表現(xiàn)力,也是舞劇音樂民族化追求的一個重要內(nèi)涵。電視連續(xù)劇《夜深沉》中,以一曲京劇牌子曲《夜深沉》做為背景音樂,把主人公的身世、遭遇描摹得淋漓盡致,動人情懷。我不是提倡照搬,但實踐表明,巨大的成功,往往得益于高明的借鑒。
表演方面也還有些許可以商磋之處,如抱拳示禮,幾乎所有演員都是右手在外,左手在內(nèi),這在傳統(tǒng)禮俗中是一個原則性錯誤。浙江古籍出版社的《中國文化史詞典》第136頁禮俗條目中有明確記載:“拱,兩手合抱以表示敬意?!墩撜Z-微子》:‘子路拱而立?!媳?,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內(nèi),如遇兇喪,則右手在外,左手在內(nèi)?!庇纱丝梢姡徊孔弑榘雮€世界的成功之作,仍然需要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
我從沒想過周莊也有冬天,也有安靜的時刻。沒有了喧囂嘈雜的人聲,沒有了人頭攢動的擁擠,千年周莊仿佛一下子入定的老僧,慈目善眉,端莊祥和,讓我禁不住產(chǎn)生自責,真不該在這個時候來打攪周莊,在這個時候來驚擾它香甜的舊夢。
但是,周莊的冬天依舊是迷人的。這兒也有落葉,但那落葉跌在水里,飄在粼粼波紋之間,多像一葉葉江南小舟,行駛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真的烏篷船偶爾從河面上穿行,秀水在冷冷冬季仿佛剛剛剖開的新玉,船歌仍在,仍從身著藍布碎花的船娘口中傳出,夾裹著三三兩兩的游人,讓你感受周莊的熱情與柔美,感受周莊的歷史與文化。周莊的石板路,在冬天顯得更加清冷,讓你每邁一步都會有一種翻閱史書的感覺,厚重的周莊寫滿昔日輝煌,寫滿財富人生,寫滿傳奇與故事,寫滿鄉(xiāng)風和民俗。
周莊的冬天,瀝干了漾漾煙雨,猶如擯棄了滾滾紅塵,每一個游人不再是過客,仿佛遠走他鄉(xiāng)今日回歸的游子。零距離接觸老街和店鋪,親近石橋與古宅,到哪都有熟悉的畫面,那是心中的溫馨記憶,那是名畫上的小橋流水,也是夢中神游的仙境。周莊的冬天,天更藍了,藍得那么純粹,那么干凈,丁點白云也駐足不前,面對這么美麗的冬景,誰還忍心別去呢?藍天之下,白墻更白,青瓦更青,還有那一串串紅燈籠,是那么光鮮照人。沿著燈籠的指引,邁步走入長長的小巷,在每一個老宅前駐足,看看古樸的木門,看看飛檐和繡閣,你會錯覺自己已是一個江南古人。聽聽自己的腳步,平常笨拙的腳步踏在周莊的街巷里,怎么就能發(fā)出悠悠古韻?眺望巷子盡頭的水與天,你會感慨這是沒有經(jīng)過裝裱的畫卷,就這么巧妙地鑲嵌在現(xiàn)代文明之中。
都說如今流行穿越劇,那么請你來周莊吧,在冷冷冬季,你會成為一名穿越到古代的現(xiàn)代人。走上石橋,你就是一位意氣風發(fā)的書生,任微風吹起你的長衫,面對靜靜碧水,盡情吟詠心中的詩篇,說不定,你會引來秀美佳人,成就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傳奇也未可知。走入店鋪,叫上一壺酒,點上幾樣精美的水鄉(xiāng)小菜,你可以是行走天下的俠客,也可以是留戀周莊的義士。心血來潮之際,到沈萬山家做個伙計,或許會窺得江南首富發(fā)家致富的秘訣。周莊是一個讓人來了不后悔的所在,尤其是冬天的周莊,安靜中透著靈睿,輕巧中彰顯詩韻。
不知道周莊的冬天有沒有雪?我多想讓周莊的雪花把我裝扮成一個雪人,然后學一口吳依軟語,哼著令人心醉的昆曲小調(diào)。即使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我還會撐著一把油紙傘,頭上別著梔子花,然后慢慢地走,讓自己在周莊慢慢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