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鈕宇大,山西黎城人,上世紀60年代就讀于山西大學中文系,其時我在中文系任助教,曾為他們這個班代過課,是為師生。鈕宇大1965年畢業(yè),留校任教,我們同為中文系青年教師,是為同事。“文革”期間,社會上派性膨脹,兩派對立,山大亦不例外,我倆觀點相同,并肩戰(zhàn)斗,是為戰(zhàn)友。就是這樣的一種關(guān)系——師生、同事、戰(zhàn)友,但是宇大對人謙和有禮,先是稱我為“先生”,后又稱“老師”,其實在鈕宇大的面前,對我來說,這“老師”之名怎能擔當?shù)闷?!宇大文化底蘊深厚,詩詞皆通,新舊詩體都有佳作問世,更是書畫篆刻皆精,久負上黨才子之盛名,我除去比他癡長五歲外,宇大其實在各個方面都應該是我的老師,如今卻被宇大稱為“老師”,甚感慚愧。
鈕宇大讀高中期間就有詩作發(fā)表,大二時有書法作品參展,畢業(yè)后,更是著述連連,不斷有新作問世。1979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鈕宇大和崔巍合著的長篇小說《愛與恨》,首次印數(shù)就是28萬1千冊,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04年10月,遠方出版社出版了鈕宇大的學術(shù)著作《范詞今填三百首》,30萬字。2010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鈕宇大文集》,包括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詩詞、散文隨筆、文藝評論、日記等卷,共262萬字。2014年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鈕宇大詩文新作》,32萬字。幾部書加起來,鈕宇大的著作就有364萬字,其實還有些作品,作者并未完全收入在《鈕宇大文集》和《鈕宇大詩文新作》這兩部書里。粗略估計,鈕宇大的作品足有400萬字,可謂著作甚豐了。
鈕宇大有著很好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是詩、書、畫、印皆善的全才,是一位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除去文學作品外,還出版有《鈕宇大書法》(2000年9月)、《鈕宇大書藝》(2011年12月)、《當代中國書畫名家——鈕宇大》(2014年6月)。
鈕宇大聞名于三晉文壇藝苑,主要是詩歌(包括新詩和舊體詩詞)、書法和篆刻,但是他一貫低調(diào)做人,靜默沖淡,不愛張揚,從報刊上也很少見到對他的評論,即使是在《鈕宇大文集》出版后,也未見他舉辦過首發(fā)式或研討會之類的活動。他做過宣傳工作,但是從不著意宣傳自己,就是在那里默默地耕耘著。其實山西文學界名流對鈕宇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早有評論,如他2004年10月出版的詩集《筆耕余韻》就有王志華、張不代、張石山、韓石山、鐘道新、蔡潤田等六人為書寫序。王志華稱贊鈕宇大的詩是“豪情壯彩鑄詩魂”;張不代譽其為“古今最數(shù)詩魂瘦”;張石山贊美鈕宇大是“書神效天宇,詩情追浩大”;韓石山在序言中說:“文人的標志很多,不說外國的,光說中國的,在我的觀念中有兩個,一個是會寫毛筆字,一個是會寫舊體詩,不是說會了這兩樣有多大的本事,是說會了這兩樣讓人覺得像那么回事,有格調(diào),有品位?!表n石山認為鈕宇大就是這樣有格調(diào)、有品位的文人。韓石山還認為,鈕宇大的詩作走的是“關(guān)心民瘼而又多愁善感,清詞麗句而又氣象崢嶸”的龔定庵詩的路子,這是對鈕宇大詩的很高的評價。鐘道新在讀鈕字大《為某公造像》一詩后說:“我覺得詩就應該這樣,能將平常話、平常事入之。當然,這要有大才才行。我記得郁達夫就很有這個才能?!辈虧櫶镌谛蛑蟹Q贊鈕宇大是“沉靜覃思,學養(yǎng)有素,詩文兼能,尤擅新詩?!钡?,鈕宇大并沒有用這些專家學者撰寫的文章去擴大宣傳自己。直到今年7月在山西美術(shù)館舉辦《鈕宇大書法展》,才又引起書畫界和社會上的重視和關(guān)注。在《鈕宇大書法展》舉辦期間,我也曾去觀賞,為宇大在書法方面的成就贊嘆不已,也引起我想寫寫我的這位學生、同事、戰(zhàn)友,上黨才子的欲望。
對于鈕宇大的行藏,蔡潤田先生有過一段十分到位的評述:“宇大兄曾辭退社會地位優(yōu)越的大學執(zhí)教而回鄉(xiāng);也曾辭退南方某特區(qū)城市年俸不菲的官職而北歸。為文可發(fā)表而不求發(fā)表,為人可為師而不必為師,官場可做官而不去做官。行事若此,在當今這盡為名利所驅(qū)策的商品社會,真可謂特立獨行,風韻高標了?!蔽业倪@篇文章也正好以潤田先生的評述來評價鈕宇大的人品、文品,探析他的創(chuàng)作道路。
二
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是鈕宇大做人的根本。他之所以辭職山大離開太原,回歸故里返回黎城,就是因為他是獨生子,父母年邁多病無人照顧。鈕宇大從省城調(diào)黎城,“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物資匱乏,父親因患老年性哮喘,家里沒個扛事人,兩位老人常常連副藥也抓不全,很是困難。我面對這種情況,再三考慮后,毅然辭別大學教席,調(diào)回本縣工作?!?/p>
鈕宇大有多篇詩文寫到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對父母思念之苦,讀后讓人動容。他的詩歌《父親的脊梁》,散文《讀父》、《讀母》描寫了父母辛勞的一生;他的詩詞《病父吟》、《哀老父》、《困母病》、《憶母親》、《致父母書》,散文《父親的草帽》、《母親墓前的懷念》抒發(fā)了對父母的刻骨的思念。鈕宇大的父親是1942年入黨的老黨員。他曾當了十幾年的長工,參加工作后當過鄉(xiāng)書記、村支書,還當過大隊的飼養(yǎng)員,他一輩子不脫離勞動、不脫離群眾,受了一輩子苦。在鈕宇大的印象中,父親的手,“是一雙受苦人的手,關(guān)節(jié)粗大,老皮灰白,疊滿了繭花。”父親曾對鈕宇大說:“當干部能耐大小,不在呼一喝二,就看在節(jié)骨眼處能不能做群眾的主心骨。”父親的言傳身教對鈕宇大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父親1979年冬去世,只活了63歲。宇大的母親是一位農(nóng)村婦女,一生就撲鬧著“吃穿”二字,顧憐著兒子孫子,勤儉持家過日子。由于生活的勞累,從二十多歲起就落了一身病。母親1986年去世,享年67歲。母親的人性善良,勤勞一生,同樣給鈕宇大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鈕宇大在《讀母》一文中i兌“父母沒過上一天好日子,苦熬苦受了一輩子,等到乾坤順轉(zhuǎn)該他們享享福了,卻相繼訣別了人間?!睂懙竭@里宇大不勝唏噓,涕泗橫流。
鈕宇大是個大孝子,以孝親之名聞名黎城。鈕宇大有詩曰《孝親》:“父母恩同三月雨,賜兒骨血和兒親。樹高千尺懷根土,一簇青枝一片心?!本驮谀赣H離世后的這一年,1986年,鈕宇大揮淚別母,負笈南下,調(diào)廣東珠海特區(qū),任特區(qū)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真是風生水起,飛黃騰達,成了令人艷羨的美事。宇大后因氣候不適,返回山西。這件事在他的許多朋友看來不好理解,特區(qū)高官,正是前程似錦、大有發(fā)展時,他卻從錦繡繁華之地回到了黃土高原上的山西。我的理解是,“氣候不適”雖然是他離珠返晉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他割舍不斷的故土情結(jié)。太行山、大黃河,鈕宇大離不開這養(yǎng)育他成長的英雄山和母親河。他曾有詞《無悶·苦戀山西》道盡其中情愫。
三
鈕宇大對于教過他的老師一貫尊崇敬仰,視同父母。他不僅對可以詩詞唱和的大學老師是這樣,即使是給他啟蒙的小學老師亦是如此。我讀過他的一篇散文《恩師難忘》就是寫他的小學老師的。鈕宇大在本村小學上三年級時,代課的老師是寫的一筆好字、全縣出名掛號的楊德祥。楊老師喜愛書法,使小小的宇大受益匪淺?!澳菚r候,小學對毛筆字很重視,一天寫一篇仿,雷打不動?!碑敃r寫仿還是描紅。楊老師為鈕宇大打了一張仿引,鈕宇大寫得好,寫得認真,得到楊老師的當堂表揚。楊老師看到宇大這個孩子可教,就對他說:“你回家找上個方磚,磨光了,再化上一碗燒土水,就用筆蘸著在磚上練字吧,又省紙,又能把筆放開了。我看你有成?!扁o宇大確實“有成”,在這位書法啟蒙老師的教誨下,后來成為一位著名書法家。這位老師教學有方,但命蹇時乖,“文革”中因所謂的歷史問題被清理回村務農(nóng),疾病纏身,生活拮據(jù)。有一次在縣里楊老師遇見鈕宇大,“低聲說:‘宇大,我的身體不行了。冬天我想做上料丸藥,你能給我個錢嗎?’我摸摸口袋,只有五塊錢,不好意思地交給他?!蔽蚁肫鸲鸥Φ摹队殖蕝抢伞愤@首詩:“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币晃蛔隼蠋煹娜藦埧谙?qū)W生要錢,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忍受多大的內(nèi)心痛苦啊!后來還是在鈕宇大的幫助下,楊老師徹底平反,重新回到了教師隊伍。這真是恩師難忘,師恩有報。鈕宇大還有寫他中學老師的文章《懷念蔣逢春老師》,同樣是感情深切,動人心弦。
在鈕宇大表達師恩的詩篇中,最多的還是致山大中文系姚奠中和馬作楫教授的作品。《姚奠中書藝》出版后,鈕宇大賦詩著文予以評價。詩曰《讀〈姚奠中書藝〉》:“拔山筆力誰能追,承漢繼唐法有規(guī)。龍虎聲喧迷草澤,天鷹翅展耀星輝。書風讀透應人品,學力深究識斗魁。倏忽年高望九秩,恢宏一卷可揚眉?!睒O寫姚奠中先生作為書法大家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風格。鈕宇大還著文《拔山筆力誰能追——姚奠中先生書法藝術(shù)探源》,以“大、雄、古、雅”概括對姚先生書藝的感覺,以“名師、古碑、厚學、徹悟”揭示姚先生書藝的源流。2002年5月,鈕宇大作《永遇樂·姚奠中師90壽辰志慶》,上半闋曰:“花甲添卅,丹成九轉(zhuǎn),壽跨新紀。學子三千,聲名四海,文墨金堆聚。章門舉翼,江南設席,俯仰百家經(jīng)語。恰當時,風流瀟灑,激發(fā)太多思緒。”下闋末句云:“師未老,高云一片,育花好雨?!?012年姚奠中先生百歲壽辰時,宇大又作詩《姚奠中師》:“百歲期頤慶壽豐,年高九秩始名宏。顏公筆意參碑石,普國聲傳姚奠中。”
鈕宇大對馬作楫先生亦有多首詩詞稱頌。1980年夏,作《致馬作楫恩師》:“三晉詩壇一宿將,遍栽桃李吐芬芳。一幀(憂郁)逝舊夢,健筆河汾頌春光。”2003年春,宇大還為馬作楫老師八十大壽作詞《布蟾宮·書奉馬作楫師》,下闋曰:“雍容清韻嗚風笛,出幽谷、更生云翼。唱人生,抒壯志,縱豪情,遍三晉,清音飄逸?!?005年3月,鈕宇大著文《身邊站著一面鏡子——馬作楫文集斷想》,說“師有德,生有范”,自己今日的所成,“不啻得益于馬老師的言傳身教”。2011年冬月,鈕宇大撰長聯(lián)一副致馬作楫先生,并曰:“龍年春節(jié)將至,忽念恩師年近九秩,身壯體健,不勝歡喜。謹綴長聯(lián)一副,以表祝福,以祈大壽,以表拳拳之心,惟情有不盡耳?!瘪R作楫先生讀此長聯(lián)后說:“山西大學文學院閻鳳梧教授贊賞此聯(lián)全面準確地概括了我的一生,評價平實而不虛夸,詞語雅致而不古奧,規(guī)模氣勢宏大,感情充沛真摯,對仗、格律也基本規(guī)整,確是一副難得的優(yōu)秀長聯(lián)?!?/p>
筆者有幸,亦承宇大贈詩詞各一。詩為《書贈韓玉峰師》,1987年夏作。詩云:“縱筆論三晉,華章名古并。揚清還擊濁,立論每鮮明。修德憐昆玉,耕心比藝峰。居高聲自遠,奮翼效云鵬。”2002年冬,字大又作詞《綺羅香·致韓玉峰師》,其上闕云:“學燕飛冰,追魚擊水,都是當年風景。結(jié)膽連心,‘戰(zhàn)友’更添情盛。嚴師訓,授業(yè)經(jīng)年,寬友道,立身為鏡。最動人,剪燭寒窗,艱危奮發(fā)寫操行?!睂τ畲蟀龘P之詞愧不敢當,但對他表達的深情感人肺腑,難以忘懷。
四
鈕宇大是詩人,且是一位獨具個I生的詩人。他既寫新詩,《文集》中有“詩歌卷”,又寫舊體詩詞,《文集》中有“詩詞卷”。還有出版于2004年10月的舊體詩集《筆耕余韻》?!段募烦霭嬷笥?014年1月出版的《鈕宇大詩文新作》中既收屬于新詩的“詩歌”,也收屬于舊體詩的“詩詞”。就一位詩人來說,既工新詩又工舊體的似不為多。
鈕宇大是以寫新詩知名并步入文壇的。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鈕宇大就以他的《護線員之歌》、《秋天來了》和《高崖紅梅》三首新詩引起詩界關(guān)注。特別是發(fā)表于1972年10月《光明日報》上的《秋天來了》獲廣泛好評。詩的第一段是:“秋天來了,贈谷山一領(lǐng)金襖,贈棉嶺一身銀袍,向朝霞借一筆朱紅,抹上滿山的柿子樹梢——秋天啊,把大地打扮得分外妖嬈!”其中“向朝霞借一筆朱紅,抹上滿山的柿子樹梢”被視為警句。第二年,這首詩被收入教育部編的高中語文補充教材?!肚锾熘琛泛汀陡哐录t梅》還被收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山西詩歌選》。這三首詩的發(fā)表,有評論稱鈕宇大和文武斌、趙越是山西詩壇的“三大柱石”。
鈕宇大的另一代表作是發(fā)表在1985年4月11日《深圳特區(qū)報》上的抒情詩《老區(qū)——特區(qū)》。當時詩人從太行老區(qū)來到特區(qū)深圳采訪,看到《深圳特區(qū)報》上正在開展“特區(qū)究竟姓‘社’還是姓‘資’的大討論”。詩人面對這座流光溢彩、車水馬龍的現(xiàn)代化大城市,思考它同高垣厚土、民風淳樸的太行老區(qū)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詩人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思索、判斷,以一系列生動的意象和排比的句式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騁目特區(qū),誰不說這是老區(qū)新的崛起!追源溯本,誰不說它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老區(qū)——特區(qū),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特區(qū)——老區(qū),共同創(chuàng)造新中國奇跡!”詩歌發(fā)表后引起不小反響,編者認為“這是一首構(gòu)思精巧、情真意深的好詩”;珠海特區(qū)的一位負責人贊賞這首詩“用形象回答了特區(qū)姓社姓資的問題,很是難得”。這首詩后來編入《山西詩選》。
鈕宇大1988年6月18日寫的《抒情詩集(山魂·?;辏┖笥洝罚?993年9月寫的《愛情詩集(苦澀的戀情)后記》,可見他對詩的崇拜以及創(chuàng)作的甘苦。
鈕宇大寫的新詩不少,佳作不斷。但是,他自認為“這類詩寫的多是我的心情和意念,表現(xiàn)我的點滴感受感觸”,反映社會變革和時代旋律“則多不合宜”,“詩也不可避免地變?yōu)樯贁?shù)人供奉的小擺設”,“加之年與歲增,我的寫作熱情終至由詩歌轉(zhuǎn)向了別的文體,從而告別了詩壇。”(《鈕宇大文集》第一卷《詩前小議》)實際上鈕宇大并沒有告別詩壇,只是他由“詩歌”轉(zhuǎn)向了“詩詞”,并有許多言論和創(chuàng)作實績,還引起了詩壇的一番爭論。
鈕宇大的“轉(zhuǎn)向”從理論主張上來說,集中在他寫的三篇文章里,即《久違的回望——關(guān)于詩歌發(fā)展的思考》(1998年10月),《(范詞今填三百譜)跋:讓中國詩回到中國》(2004年春),《用事實說話》——也與張祖臺、張厚余先生商榷》(2003年5月21日)。
鈕宇大提出“讓中國詩回到中國”的問題,主要是針對新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現(xiàn)狀提出的。朦朧詩的出現(xiàn),過多地使用西方現(xiàn)代派的表現(xiàn)手法,詩歌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的柔弱、平庸、貧乏,沒有激情和缺乏震撼力,脫離時代和人民,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表現(xiàn)個人的閑情逸致,以致出現(xiàn)寫詩的比讀詩的多的怪現(xiàn)象。作者就此類作品本身概括出五大問題:一是詩風不正,二是沒有個性,三是晦澀難懂,四是不講聲韻,五是不便記憶。作者提出這些問題,就是想探討一下當代詩歌的發(fā)展走向,呼喚發(fā)展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詩,找到一條既能充分施展詩人的膽識才華,又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所喜愛的詩歌崛起之路。這條路是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創(chuàng)新之路,是尊重和捍衛(wèi)我們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讓中國詩回到中國之路。
鈕宇大“轉(zhuǎn)向”的重要標志和創(chuàng)作實績,便是一部被稱為“集學問與創(chuàng)作”于一身的書,即2004年10月遠方出版社出版的《范詞今填三百譜》問世。書中收古詞調(diào)范詞及作者依譜填詞的新作(書中稱“今填”)共三百余首,可謂鈕宇大鼓吹“中國詩”的宣言。我國著名古典文學學者霍松林教授作序。序中說:“書名《范詞今填三百譜》,旨在弘揚中華傳統(tǒng)詞學,為當今以至后來的賞詞、填詞者提供一部囊括從唐到清的代表性詞譜”。“書中所選范作,大多為歷代詞家的正體、名篇,單是從浩繁的古籍中把這些詞作篩選出來,就是一件耗神費力的事。”作者“在逐一填寫中,既要依譜合律,又要保證思想、藝術(shù)都達到一定高度,就更是對作者學養(yǎng)、才華的綜合檢驗。”霍松林教授說,鈕宇大詩歌、小說、散文諸文體的寫作都有一定成就,還研習書法、篆刻等相關(guān)藝術(shù),綜合文化素養(yǎng)較為扎實,“所以他編著這部‘集學問與創(chuàng)作’于一身的書,也是有相當基礎的?!?/p>
對于中國詩的問題,鈕宇大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傳統(tǒng)的中國詩是由我國表意的漢字及其優(yōu)美的‘四聲’孕育的高超藝術(shù),世界無雙。然而自‘五四’一刀斬斷中華古典詩歌的血脈,中國詩幾無傳統(tǒng)可言。國詩既亡,國格無尊,國氣不揚,國運何昌!因此,中國詩的出路在重建,在重續(xù)祖宗血脈”,“延續(xù)祖宗的文燈詩火,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美的中國詩”(《范詞今填三百譜·自序》)。
為了向讀者普及詩詞知識,他還為《山西老年》雜志寫文《學詞碎語》。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講到“詞”,說“宋詞是中華詩文學的最高形式,它融匯千余年中華詩藝于一爐,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把音樂也吸收到文學之中,從而形成一種可視可感可聽可誦的中華漢文學所獨具的高超藝術(shù)。”
五
鈕宇大不僅是詩人、小說家,還是我省著名的書法家和篆刻家。他在山西大學大二讀書時,就與大三的趙望進同學一起參加了《山西省首屆書法(篆刻)展》,由于作為大學生參展的就他們兩位而名噪一時。2000年10月,鈕宇大在太原舉辦書法個展;2002年1月和5月,先后在珠海和深圳舉辦書法個展;最近又于2004年7月在太原舉辦書法個展,他的書藝贏得廣泛贊譽和社會好評。
國學大師姚奠中先生對鈕宇大書法的評價是“翰墨縱恣有獨造,從知多藝復多才”,贊賞鈕宇大的書法匠意獨出,個性鮮明,才華出眾,諸藝皆精。姚奠中先生對鈕宇大的評價“語約而辭宏,可謂精辟”(趙望進語)。
趙望進在《當代中國書畫名家鈕宇大》一書的“代序”中說:
“宇大的字,愈到晚年愈見工力,鑄墨無規(guī)矩不成形,結(jié)體無動感不成勢,每于飛白中見滄桑之態(tài),在流美中顧盼生姿?!?/p>
郭振有在《落筆厚重的靈巧之美——觀鈕宇大書法》一文中說:
“宇大書法的蘊含深厚而有韻致,窮變態(tài)于毫端,合情調(diào)于紙上,抑揚頓挫,揭按照應,風情姿態(tài),巧妙多端。他的書法節(jié)奏韻律和諧起伏,章法變化不板滯不拘泥。”
“其書藝恣縱而道勁,落墨生澀而嚴謹,講究自然法度,違而不犯,和而不同。”
在書畫創(chuàng)作方面,鈕宇大有不少真知灼見的主張,主要見于他的詩詞作品,如《論詩絕句三十八首》、《學書記感四首》等。他在他的書法集的“序”、“跋”中和《熔鑄生命的藝術(shù)——我的書法實踐》等文章中,對于書畫創(chuàng)作均有獨自的見解。
鈕宇大學書有許多可資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一是鈕宇大學書體現(xiàn)了刻苦專研、堅持不懈的精神,從童子功到成為大家,終身筆墨不停。字大從小就喜歡書法,但家庭貧困,買不起紙墨,他便磨一塊方磚,化半碗燒土水蘸著練字。家里給兩毛錢讓他趕廟會,他寧愿餓肚子也要買上一本字帖。就這樣勤學苦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書法童子功。他有《童年練大楷》詩:“童年寫仿務求工,早課天天不敢輕。笨手不聽心使喚,描紅如似蟲爬行。口含凍筆恨天冷,點畫出規(guī)怨手生。五暑三冬勤練過,橫平豎直忽成形。”鈕宇大還有《學書記感四首》,其二曰:“五岳連峰起,習書貴在勤。當窗一捋臂,紙面數(shù)堆云。飛額汗如雨,長鋒筆似筍。休言作字苦,甘美潤吾心?!?/p>
二是鈕宇大學書是從傳統(tǒng)入手,而又突破傳統(tǒng)有所創(chuàng)新,走了一條繼承和發(fā)展的道路。他強調(diào),要明白書法是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所以首先要在繼承傳統(tǒng)上下功夫,而后再去謀求變化和創(chuàng)新?!皶环ü?,則無書法書不法道,則無大、去法古法道,化為己意,方能成就自己的書法?!保ā陡形驎ā罚┧€以詩說到此理:“代代今人法古人,法中無我亦傷心。今人守定古人法,愧對千秋是子孫?!保ā墩摃^句之三十五》)說明法古與出新、繼承與發(fā)展的關(guān)系。鈕宇大學書在摩碑臨帖、用筆結(jié)字等基本功上下功夫。他在《熔鑄生命的藝術(shù)——我的書法實踐》一文中說:“我兒時習帖,由歐陽詢而柳公權(quán),而顏真卿,直抵‘二王’,后來又涉足漢隸、魏碑,習摹近當代諸大家,這樣大約到小學畢業(yè),我便約略可以寫出一篇入規(guī)入矩的字來。”
他寫字廣納博取,豐富自己,而不講來自何派何體,唐楷、魏碑、漢隸、秦篆、自我體、大寫意,無所不包。但他心存的標準“是自我愉悅,是眼的滿足、手的暢快,怎么耐看就怎么寫?!本驮谶@種看似“雜”中,他終于找到了作品中的自我。他將這種既不脫離傳統(tǒng),又不失當代感的草書,名之日“生命大寫意”。這種“生命大寫意”,就是“借得天馬鑄藝膽,揮將鐵腕寫真魂”(《學書偶得》),使他的書法更生動,更美麗,更耐看,更傳神。
這也正像鈕宇大在《作書有感》一詩中所言:“作書至貴出新意,寫到熟時每自知。謀劃篇章心有譜,去留黑白筆隨存。愿循拙匠揮磚瓦,恥學村嫗效畫眉。意象紛披心手忘,橫長豎短任馳騁。”
霍泛先生為《鈕宇大書法》所作的《序》中認為鈕宇大的楷書、行書有比較濃的書卷氣。他說:“如果以體格區(qū)分,或可歸之于‘二王’;但就某些楷書結(jié)構(gòu)而言,則多具歐陽詢的筆意,一些行書作品,也有著今人啟功先生的韻致。宇大把古今名家的風韻雜揉為一,為我所用,從而寫出自己的面貌來,是不容易的,也是他重要成就之所在?!?/p>
三是鈕宇大學書是以深厚的學養(yǎng)為基礎,而自成一家。作者在《鈕宇大書藝》自序中說:“書法是持筆者的文化教養(yǎng)和才情、工力的外化,是綻放的心靈之花,做起來比繪畫、歌舞諸藝術(shù)都難,而也正因為難,才吸引了大多的讀書人孜孜以求?!彼┯[精思,豐厚學養(yǎng),培固自己的文化根系。鈕宇大說:在書法藝術(shù)上,“企求創(chuàng)造的實踐,是對自己綜合素質(zhì)的綜合檢閱,也是對自己的藝術(shù)感覺、美學趣味以及人生體驗的全面測試?!边@種綜合素質(zhì)來自他的一切藝術(shù)積累,包括他通曉的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繪畫的構(gòu)圖、色彩,舞蹈的流動、造型等,融入他的筆法、墨色、線條中。
鈕宇大精于書道,亦擅長篆刻治印。他的幾本書法集子均附有若干頁碼的印譜,十分搶眼,讓我愛不忍釋。他的印章或朱文或白文,形制不一,大小不同,或長或扁,或方或圓,或呈葫蘆狀,或作半月形,都非常好看。我特別喜歡他刻的“人壽年豐”“持之以恒”“上黨墨人”“歲歲平安”“有我”等幾方印章,或有金文之古樸,或有篆書之圓潤,均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集鈕宇大治印之大成者,當推他于1995年以一冬之功完成的一百方《百辭頌壽》的巨幅篆刻作品。此作一石一辭,一百方印刻了一百句壽辭,每句壽辭字數(shù)多少不一,印型方圓形體各異,布局疏密有致,可謂鈕宇大篆刻作品中的精品。此作參加了《中日篆刻交流展》,受到廣泛好評。鈕宇大的這件篆刻作品,很好地說明他的篆刻是以他的書法為基礎的。它的布局、構(gòu)圖、守黑知白的藝術(shù)規(guī)律,處處與書法相通,而篆刻又促進、提高了他的筆藝技巧。鈕宇大有詩說到篆刻與書法的同道同理:“依類象形文字蒙,分朱布白苦經(jīng)營。宗漢不輸唐宋妙,一方錦繡一方城?!保ā墩摃^句》之三十八)
201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