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萬年來,辣椒們含辛茹苦制造辣椒素,是為了阻止自己被哺乳動物吃掉,不是為了幫哺乳動物抗癌。
哺乳動物腸道太長,種子會被消化得太徹底而難以發(fā)芽,是辣椒討厭的對象。辣椒是為喜歡紅色且嘗不出辣味的鳥兒準備的,鳥才是它們傳播種子的好伙伴。為了讓哺乳動物別來礙事,辣椒們準備了一系列生物堿小分子。它們能開啟哺乳類動物感覺細胞上的辣椒素受體通道TRPV-1,引發(fā)痛覺和灼熱感。如果你想款待路過的飛鳥一些美味,并且希望沒有松鼠跑來偷吃,在飼料中混入磨碎的干辣椒會是個好辦法。
辣椒的生化武器其實相當(dāng)有效——口腔黏膜接觸到辣椒素的人會大口喝冰水(順帶一說,辣椒素是脂溶性不是水溶性,喝點冰牛奶會更解辣),遭遇辣椒噴霧的人會潸然淚下并喪失戰(zhàn)斗力,切完辣椒沒洗手就去上廁所的人會上網(wǎng)哭訴自己有多愚蠢……但辣椒始料未及的是,有些人愛上了這種“痛并快樂著”的復(fù)雜感覺,有些人甚至開始研究辣椒的健康益處,比如加州大學(xué)圣地亞哥分校的拉茲教授(Eyal Raz)。拉茲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辣椒素可以降低結(jié)直腸癌風(fēng)險。
這個研究2014年8月剛剛發(fā)表,由美國、荷蘭、日本、以色列、韓國等地的研究者共同完成。有些小鼠辣椒素受體基因有缺陷,因此容易罹患胃腸道腫瘤。這些患癌小鼠一般只能活22周,如果服用治療息肉的藥物塞來昔布(Celecoxib,50mg/kg)能活29周,如果同時服用塞來昔布外加辣椒素(3mg/kg),居然能一直活上45.2周。其機制在于,辣椒素與腸道上皮細胞的辣椒素受體通道結(jié)合后,可以抑制腸道細胞的過度增殖更新。
關(guān)于辣椒素的研究遠不止此。
當(dāng)然,所有這些實驗都還在細胞實驗或動物實驗的階段,而日常生活里,我們也很難吃到這些動物實驗里用的辣椒素劑量。以2006年的抗前列腺癌實驗為例,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男性,每天要吃350mg的辣椒素——差不多得吃下一斤普通辣椒,3兩新鮮朝天椒。
雖然美國已有市售辣椒素補劑,但直接吃辣椒安全,服用高濃度辣椒素補劑就未必。辣椒素還會與一些藥物相互作用,比如增加人體吸收撲熱息痛,服藥者應(yīng)該尤其當(dāng)心。
當(dāng)然,對于真正的吃貨來說,防癌抗癌根本不是重點,吃辣的理由從來都很簡單——辣實在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