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這東西,每個人都感受過。但要具體描述“那是怎樣一種痛” ,就非人人都能做到。
經(jīng)期生理痛,是絞痛(wrenching)。懶人鍛煉后,是肌肉酸痛(aching)。五雷轟頂,是電擊痛(electric-shock)。膝蓋中了一箭,是刺傷痛(shooting)。關云長刮骨療毒,是刀割痛(stabbing)和撕裂痛(lacerating)。曹操偏頭痛,是連綿不絕的搏動之痛(pulsing)。
四十多年前,疼痛學家開始收集描述疼痛的詞語。1975年,他們把這些詞語分成三大類20小項:第一類描述了疼痛的具體感覺:你的痛是忽隱忽現(xiàn)還是如受重擊?是片刻即逝、周期性出現(xiàn),還是持續(xù)到永恒?第二類描述疼痛對情緒造成了什么影響,是令你略感疲勞還是精疲力竭?令人煩惱還是生不如死?第三類直接描述疼痛的強度,輕度?不適?還是痛苦甚至劇痛?
這20小項的評估,組成了一份麥吉爾疼痛問卷(MPQ)。勾選出最符合你癥狀的詞語,就可以計算出此刻的疼痛評估指數(shù)(PRI)。燒傷病人在換皮膚敷料時所經(jīng)歷的劇痛,是目前最接近滿分50分的疼痛極限。
右面這個“疼痛指數(shù)排行榜”,是綜合11個研究得出的結果?!?-10分”為“輕微疼痛”,“10-20分”為“比較不適”,“20-30分”為“相當痛苦”,“30-40分”為“令人恐懼的痛苦”,“40-50分”為“無可比擬的劇痛”。最常見的“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分數(shù)大概在20分,跟婦科手術同一等級。而從疼痛評估指數(shù)來看,十指連心,斷指比分娩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