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皇甫平”系列評論作者之一周瑞金給澎湃新聞撰寫反腐“萬言書”——《終結(jié)腐敗》。
這是23年后,周瑞金又一次大篇幅論政。
1991年農(nóng)歷新年第一天,鄧小平南方談話前一年,《解放日報》首次刊登署名“皇甫平”的評論《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
隨后,《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刹俊废盗袑Ω母镩_放的評論文章相繼而出,在國內(nèi)外引起強烈反響和討論。
周瑞金在1957就讀復(fù)旦大學新聞系,初入校就迎來“反右派”批判個人主義,1958年下鄉(xiāng)勞動,投入人民公社、大躍進的高潮;1959年 “反右傾”斗爭,周瑞金下廠勞動。
周瑞金對政治運動不感興趣,甘居中游,被同學稱為“小自由”,他一有空就愛讀書。畢業(yè)后,他被學校分配到《解放日報》。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局風云變幻,“有19個月報紙上很少宣傳改革開放了”。1991年1月,鄧小平到上海過春節(jié),這是他第四次來上海過春節(jié)。與前幾次不同,這一年他不斷參觀企業(yè),視察公司,在新錦江賓館旋轉(zhuǎn)餐廳聽取開發(fā)開放浦東的匯報,發(fā)表了很多關(guān)于改革開放的新思想、新觀點。
此前,周瑞金已在上海市委領(lǐng)導家中看到鄧小平在上海發(fā)表的談話材料,強調(diào)改革開放要講幾十年,全黨都要講。這激發(fā)了周瑞金醞釀撰寫評論文章。未成想,“皇甫平”系列文章一出,即引起了一場關(guān)于改革開放姓社姓資的激烈交鋒。兩年后,周瑞金調(diào)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兼華東分社社長。
去年末,周瑞金把退休后在海南工作13年得到的報酬1200余萬元捐出,為瓊中最落后、最貧困的30戶大叢村民建起現(xiàn)代化別墅。
當年的“皇甫平”曾被廣泛解讀為“黃浦江評論”。背后,是時任《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時任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處長施芝鴻和時任《解放日報》評論部主任凌河。周瑞金這樣解釋:“皇”為閩南語“奉”諧音,“甫”取輔佐之意,即“奉人民之命,輔佐鄧小平”。
此次萬字長文的署名為“皇甫欣平”,以“欣”表“新”,代表快樂向上的心態(tài),也是周瑞金與他新班底的集體署名。
周瑞金希望以這一篇長文,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前,對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lǐng)導集體的反腐敗工作作一個評價;他期望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后的反腐敗工作將更強調(diào)按法律來懲治腐敗,只有通過制度反腐,以此徹底終結(jié)腐敗。
2014年8月,周瑞金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貪污腐敗現(xiàn)象極其普遍地蔓延,而且是制度性、體制性的腐敗,不僅僅是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腐敗,不是貪污多少錢的問題。這些問題至今還是問題,所以我認為鄧小平在的話,肯定也開始抓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