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風明
摘 要:本文通過對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素質與能力達標認定的實踐,進一步深化了校本培訓方式對中青年教師執(zhí)教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并就如何實施好達標認定式校本培訓,從培訓目標、培訓方式、培訓分類、制度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構建了高職院校達標認定式校本培訓模式的整體藍圖。
關鍵詞:達標認定 中青年教師 執(zhí)教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a)-0131-01
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這一使命的完成要求我們提高職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高又依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做支撐,所以,教師教學素質的提高十分關鍵。而廣大中青年教師大部分是從高等院校引進來的本科生、研究生,他們缺乏教學經驗,更缺乏生產、經營及管理的實踐經驗。因此,讓他們接受有關職業(yè)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對他們執(zhí)教能力提高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教師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達標認定》(后簡稱達標認定)進行教師教師執(zhí)教能力提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達標認定的概念
達標認定實際上是一種校本培訓?!艾F在,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師資培訓的方式主要有到相關單位做訪問學者、頂崗工作、師資培訓基地學習、進行校本培訓這四種方式”。[1]前三種培訓方式由于參訓人員需要離崗培訓,因此參與人員數量較少、成本較高,也不可能在中青年教師中大面積展開。而校本培訓則是以教師所在院校為培訓基地,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及培訓時間,較好地解決了工作與學習之間的矛盾,這樣既完成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學校又節(jié)省教師離崗培訓的差旅、培訓費用,同時也保障了教師的正常福利。[2]但如何進行有效地對中青年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已經成為了許多高職院校關心的重點問題,通過達標認定可以較好解決這一問題。所謂達標認定是根據高職教育的具體需求,結合本校師生的現狀制定培訓目標,參照培訓目標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進行培訓,再對教師進行期末達標認定,量度教師執(zhí)教能力,最終指導下一步培訓計劃的一種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校本培訓。這樣可以根據教師的不同程度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不同的培訓計劃,有利于快速全面地提升教師執(zhí)教能力。
2 達標認定的具體做法
結合本校教師隊伍現狀,在充分調研、研討的基礎之上,對中青年教師進行了達標認定,具體情況如下。
2.1 達標認定培訓目標
通過達標認定從整體上實現本校中青年教師四個方面的促進:促進教師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把握和高職教育理論的研究;促進教師對專業(yè)、課程標準和相關教材的學習與研究;促進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的研究;促進教師教學基本能力的提高,增強崗位勝任力。具體培訓目標包括教育教學理論培訓目標、專業(yè)理論與能力培訓目標、教學設計和教學能力培訓目標以及基本教育素質培訓目標。
2.2 達標認定項目
(1)教育教學理論。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大學教學論和高等職業(yè)教育等理論。
(2)專業(yè)理論與能力。所教專業(yè)和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與本專業(yè)和課程相關聯的實踐能力。
(3)教學設計和教學能力。根據課程標準、教學條件、學生狀況等設計教學方案,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教學并進行教學評價。
(4)基本教育素質。愛崗敬業(yè)、師德師風、人文素質、儀表舉止、口語表達、書面表達、教學技能等。
2.3 達標認定程序
達標認定形式分為考試(筆試、技能展示)、教師職教能力測評、聽課、材料評議、學生問卷等形式。具體程序:首先,統(tǒng)計本學期達標認定的教師名單;其次,根據培訓目標組織教師學習培訓、隨機聽課及完成學生問卷等工作;最后,完成本學期達標認定工作,并統(tǒng)計達標認定結果為再次達標認定提供依據。
2.4 達標認定結果
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各項培訓進展情況良好,從認定結果看整體上實現了既定培訓目標。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一是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參差不齊,認定成績呈現明顯的正態(tài)分布,積極參加課程改革的教師得分普遍較高,而部分有管理崗位分工的教師或不關心課程改革的教師得分較低,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足;二是有少部分教師對所教授科目熟練程度不夠,相關知識內容不成體系;三是部分技能訓練水平不高,還主要采用課堂進行的模擬性技能,缺乏真實情境,不能完全模擬真實職業(yè)環(huán)境,這種技能訓練隱藏著自身的局限性;四是教學設計與能力缺乏對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的綜合應用,大多數教師主要采用單一的多媒體、視頻或技術軟件等,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疲勞。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一輪的達標認定培訓中進一步加強。
3 實施達標認定的幾點建議
3.1 達標認定的培訓目標要準確
培訓目標是以本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確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提高本校的教學質量,是達標認定成敗的關鍵。這需要我們廣泛的調研與論證,調研的對象包括師范院校畢業(yè)、非師范院校畢業(yè)、企業(yè)招聘、在校生留校等多種來源的教師以及多種層次的學生,同時,還要考慮到我國職業(yè)教育、行業(yè)企業(yè)的具體發(fā)展要求。
3.2 培訓方式要多樣化
認定前的培訓工作是達標認定成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沒有培訓,就無從談達標認定,需要高度重視。高職院校教師一般都有教學、班級管理、專業(yè)建設等多重工作,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可以靈活掌握,保證教師的培訓時間。比如基本的教學素質培訓可以在教研室活動中進行,教學設計能力的培訓可以進行教師職教能力測評,技能培訓可以請行業(yè)企業(yè)專家到校指導進行,先進的執(zhí)教理念可以通過請專家講座進行以及通過網絡輔助培訓等。[3]
3.3 合理地對達標認定教師進行培訓分類
高職院校的專業(yè)較多,再加之師范院校畢業(yè)與非師范院校畢業(yè)教師、新教師與老教師等多種因素,致使不同情況的教師培訓需求有所差異,當然,培訓內容也應該有所不同,這樣將產生較多的培訓類型。如何進行培訓分類是達標認定的難點。建議基本能力和素質類的培訓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專業(yè)性較強的培訓內容放給業(yè)務負責單位進行培訓。
3.4 要有相應的制度作為保障
教師的積極參與是達標認定成敗的核心問題。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然而確實有部分教師對校本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培訓只是在走過場而已。所以,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要將達標認定成績與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模等事項掛鉤,將達標認定情況記入教師個人檔案。當然,更重要的是找準不同層次、不同發(fā)展階段教師的培訓需求,讓每位教師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自覺地加入到達標認定中來。
總之,達標認定式校本培訓給傳統(tǒng)式的校本培訓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形成一個閉合的培訓循環(huán),能夠較好地激發(fā)中青年教師的參與熱情,值得進一步去實踐與探索。
參考文獻
[1] 肖婷婷.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2] 李保勤.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職培訓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8):96-98.
[3] 張志友.基于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的高職院校校本培訓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12(1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