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鵬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麻醉科 深圳518116)
對嬰兒進行手術時,麻醉通常是手術的難點。嬰兒患者年齡很小,體質量也不高,所以對麻醉的要求標準也比較高[1]?,F(xiàn)在臨床上多采用氣管插管麻醉對嬰兒進行麻醉。氣管插管麻醉只需將導管插入嬰兒口中,麻醉技術比較成熟且麻醉效果好,顯效率較高。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對進行手術治療的120例患兒行氣管插管麻醉?,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為6個月~1歲;其中行血管瘤切除術37例,唇裂修補術33例,腦室腹腔分流術26例,并指分離術15例,馬蹄內翻足矯治術9例。
1.2 麻醉方法 麻醉手術30 min之前,予患兒肌注阿托品(國藥準字H43020700)0.02 mg/kg、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20057384)2 mg/kg。患兒進入手術室之后,利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對患兒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其中包括心率(HR)、血壓(Bp)、心電圖(ECG)、血氧飽和度(SPO2),并開放靜脈液體通道。本組麻醉誘導時,對患兒給予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51842)2.0 mg/kg、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23422)1.0 μg/kg以及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20084542)0.2 mg/kg。氣管插管之前,要對嬰兒給予肌松藥羅庫溴銨(國藥準字H20123188)0.5 mg/kg。然后插入導管,隨即IN不同中醫(yī)證候中TN對患兒進行機械通氣。麻醉持續(xù)過程中,采用異氟醚。保持嬰兒在呼氣末異氟醚的濃度保持在1.3 MAC左右、氧保持在10 mL/(kg·min)并吸入。手術中,嬰兒要保持自主呼吸能力,期間調節(jié)依據(jù)為嬰兒的身體體征平穩(wěn),手術結束前5 min停止給藥。
1.3 觀察指標 監(jiān)測HR、Bp、ECG、SPO2[2]等,監(jiān)測點分別為入室后(T1)、麻醉插管后(T2)、術后 10 min(T3)、手術結束時(T4)、拔管后(T5)[3]。
1.4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 顯效:鎮(zhèn)痛效果十分理想,對嬰兒的肌肉進行牽拉時,嬰兒沒有反應,手術順利進行;有效:對嬰兒的肌肉進行牽拉時,嬰兒有淺度反應,但手術可順利進行;無效:對嬰兒進行牽拉肌肉時,嬰兒反應明顯,手術無法順利進行。
1.5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SPSS16.0,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兒在麻醉前后MAP及HR變化 患兒T2、T3較T1時MAP明顯下降,HR減慢(P<0.05)。T4、T5較 T2時 HR 加快,MAP增加(P<0.05)。見表1。
表1 患兒麻醉前后MAP及HR變化 (±S)
表1 患兒麻醉前后MAP及HR變化 (±S)
項目 T1 T2 T3 T4 T5 MAP(mmHg)HR(次 /min)93.2±8.6 152.7±12.2 74.6±6.3 122.7±18.4 81.3±5.4 128.7±10.2 81.3±6.2 149.0±10.2 80.3±6.3 146.3±11.4
2.2 患兒拔管時間、PETCO2以及Ppeak的變化 患兒麻醉后拔管時間(62.0±7.2)s,清醒時間為(115±11.5)s。插管后患兒PETCO2無明顯變化;Ppeak與插管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2。
表2 PETCO2以及Ppeak的變化 (±S)
表2 PETCO2以及Ppeak的變化 (±S)
時間PETCO2(kPa)Ppeak(cmH2O)插管前插管后5.6±0.4 6.0±0.6 12.5±4.5 9.2±4.8
2.3 患兒麻醉效果 麻醉顯效63例,顯效率52.5%;有效51例,有效率42.5%;無效6例,無效率5.0%:麻醉總有效率95.0%。
一般來說嬰兒年齡小,體質量低,并且呼吸道尚未發(fā)育完全,所以對嬰兒進行手術麻醉具有很高的風險[4]。嬰兒的這些特點也決定了對嬰兒進行麻醉時,要求比較高。在臨床上,一般采取兩種方法對嬰兒進行麻醉。一種是氣管插管麻醉,即對本組嬰兒采取的方法;另一種是喉罩麻醉,喉罩麻醉的優(yōu)點是對嬰兒喉部的刺激較弱,并且?guī)缀醪挥绊憢雰旱难獕?、脈搏以及呼吸[5],但是喉罩麻醉也有一定的不足,例如:喉罩通常不能將喉封閉,反流以及誤吸等并發(fā)癥時常發(fā)生,從而給手術帶來影響;喉罩罩口內通常會有內嵴,內嵴會造成近端的口徑變小,氣體較不容易被排出;喉罩麻醉不適于肥胖以及手術時間較長的嬰兒患者[6]。
本組麻醉手術中,對嬰兒均采用氣管插管麻醉術。在麻醉手術過程中、拔管之后患兒的HR下降、Ppeak降低,患兒的拔管時間及清醒時間也較短。手術過程中對各項指標進行監(jiān)測,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組患兒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葉利.氣管插管麻醉與喉罩麻醉在嬰兒麻醉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2,33(3):504
[2]郭琛.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在嬰兒麻醉中的比較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7):147-148
[3]陳剛,劉海.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在嬰兒麻醉中的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2,31(3):97-98
[4]Yun MJ,Hwang JW,Park SH,et al.The 90 ° rotation technique improves the ease of insertion of the ProaSealTM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children[J].Can J Anaeth,2010,58(4):379-383
[5]Combes X,Jabre P,Margenet A,et al.Unanticipated difficult airway management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setting:propective validation of an algorithm[J].Anesthesiology,2010,114(1):105-110
[6]Ti LK,Chow MY,Lee TL.Comparison of sevoflurane with propofol for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 in adults[J].Anesth Analg,1999,88(4):9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