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鵬,姜曉純,張新選,賀 鶴
(陜西省咸陽市中心醫(yī)院婦科,陜西 咸陽 712000)
卵巢上皮性癌是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三大惡性腫瘤之一[1]。然而該病起病隱匿,目前難以做到精確早期診斷,70%的患者初診時已到晚期[2]。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5年病死率高達60% ~70%,因此尋求一個合理而有效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治療方法已成為醫(yī)學界關注的焦點[3]。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是目前廣為認可的卵巢癌治療手術[4],為改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療效,我院對所收治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開展了應用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的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6月到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68 例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所選患者均符合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在2009年制定的診斷標準?;颊吣挲g最大60 歲,最小29 歲,平均(47.6 ±5.4)歲;病理分期為Ⅲ期37 例,Ⅳ期31 例;依照病例組織類型可分為粘液性腺癌12 例,漿液性腺癌38 例,其他類型腺癌18 例。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劃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病理分期、病例組織類型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顯著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用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具體措施為:收治患者后進行常規(guī)術前準備,為患者實施全身麻醉,隨后開展開腹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盡可能的切除患者體內(nèi)原發(fā)病灶與癌細胞發(fā)生轉(zhuǎn)移的病灶,徹底切除將體內(nèi)直徑≥2 cm 的腫瘤。若患者體內(nèi)出現(xiàn)腫瘤轉(zhuǎn)移,則開展腹主動脈旁淋巴結(jié)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結(jié)切除;若患者體內(nèi)發(fā)生直腸前大塊轉(zhuǎn)移,應采取腸吻合結(jié)合直腸切除手術,以提高患者體內(nèi)盆腔腫瘤剪滅率;若需開展盆腔廓清手術,可采取常規(guī)經(jīng)腹膜外手術,使用卷地毯腹膜切除術。術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治療,為防止感染發(fā)生,為患者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同時加強對各種并發(fā)癥的對癥處理。對照組采用輔助化療治療,具體為:取135 ~175 mg/m2溶于500 mL 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間隔1 h給予順鉑75 mg/m2?;熐? h 和12 h 分別口服20 mg 地塞米松,化療前30 min 靜脈推注50 mg 雷尼替丁和50 mg 阿霉素。
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等臨床指標。隨后定期隨訪患者,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后3年、5年的生存率。
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并以t 檢驗比較。如果P <0.05,表示差異達顯著水平。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分別t=6.5776、3.5537,均P <0.01),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t=5.3328,P <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的術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別為73.53%和55.88%,觀察組的術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別為41.18%和17.65%,兩組相比較,術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分別χ2=7.2750、10.6902,均P <0.01),組間差異達顯著水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3年、5年生存率比較
卵巢癌是婦女生命健康的重大殺手,而卵巢上皮性癌更是占到了惡性卵巢腫瘤的80%,因而如何提高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療效果成為了醫(yī)學界所關注的焦點[5]。卵巢上皮性癌是婦科惡性腫瘤最為致死率最高的腫瘤類型,其生物學特性復雜,眼下的醫(yī)療技術仍無法做到精確的早期診斷,而一旦發(fā)展至晚期,則必須依賴手術切除腫瘤,但卵巢癌手術對醫(yī)生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要求極高,一般的手術常常無法有效切除腫瘤[6,7]。由于醫(yī)院和醫(yī)生間的手術技術存在差異,患者面對非滿意首次手術通常希望補救手術以改善預后,因此,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成為了卵巢癌上皮性癌治療過程的一個必選環(huán)節(jié)[8]。
本文調(diào)查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在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減少術中出血量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可見,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確實是一種療效確切的治療卵巢上皮性癌的技術。在開展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前,通常需要先化療1 ~3 個療程,從而有效縮小腫瘤體積及腫瘤侵犯的范圍,進而去除體內(nèi)大體積的病灶,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熟練的經(jīng)腹膜外操作、卷地毯式切除腹膜以及逆行子宮切除手術技能可以幫助切除腫瘤,降低手術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9]。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術后3年與5年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命預期。卵巢腫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治療中需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的手術進程[10]。
綜上所述,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效果優(yōu)越,有助于降低風險發(fā)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治療技術,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
[1]劉天伯,王晶,于麗波,等.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手術影響因素及預后分析[J].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1,27(4):291-295.
[2]騰達,畢宏生,崔彥. 葡萄膜炎相關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31(11):1382-1386.
[3]徐文娟,譚文華,胡春宇,等.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與血小板計數(shù)增高相關性的臨床分析[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8):2918-2919.
[4]Walther M M,Yang J C,Pass H I,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earl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fter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J].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1,37(10):897-903.
[5]Wang H X,Mu X L,Zhou S Y,et al. NEDD9 over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and an unfavorable progno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 Human Pathology,2014,45(2):401-408.
[6]唐愛瓊,劉杰,劉飛,等. 芹菜素敏化TRAIL 誘導人卵巢癌CoC1 細胞凋亡[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7(2):1-3.
[7]劉永鐘,彭杰文,賀景煥,等. 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復發(fā)上皮性卵巢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4):14-15.
[8]Xi C G,Ren C X,Hu A J,et al. Defective expression of Protein 4.1N is correlated to tumor progression,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 Gynecologic Oncology,2013,131(3):764-771.
[9]牟田,李小平,王建六,等.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初次及問歇性手術中殘留病灶變化對療效判斷的意義[J].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3,29(11):836-840.
[10]馬彧,李藝,崔恒,等.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手術適應證的探討[J]. 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雜志,2012,21(7):50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