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超
摘 要:在漫長的創(chuàng)作設計中,只要把根扎在宜興紫砂這塊藝術沃土上,虛心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總能綻放出引人注目的藝術之花,就是這個思想宗旨,筆者創(chuàng)作構思了《微雕心經(jīng)壺》。此壺選用原礦紫砂泥精制而成,從整體看此壺成了一件強有力的藝術作品,無不彰顯著藝術的氣息,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關鍵詞:微雕心經(jīng);創(chuàng)作;品茶
1 前言
俗話說“德者皆喜水”,“上善若水也”,水有洶涌澎湃之勢,氣吞山河,水有平靜如鏡之態(tài),攝人魂魄。品茶的過程,始如金戈鐵馬,尾如婉約動人,茶道的每個細節(jié)無不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洗滌著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作為茶文化重要載體的紫砂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藝術品位。
2 紫砂《微雕心經(jīng)壺》的創(chuàng)作意趣
古老的宜興紫砂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文壇名士更是個個染指。已故的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曾于1994年到宜興視察,觀賞了紫砂之后欣然提筆,寫下“陶都建,北宋已知名。坡老歸來曾買宅,陸翁于此著茶經(jīng),佳話說宜興”的詩句,并且贊美紫砂茶壺“精思巧手,茶道文心”。從中,可以看出樸老在“茶禪一味”中對宜興紫砂的鐘愛之情。
古人對飲茶有“水是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茶壺以砂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贊語;其二,紫砂壺傳熱比較緩慢,相對保溫也好,使用時提攜撫握不炙手觸覺也舒服;其三,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較好,寒冬臘月,注入沸水?;蚍胖梦幕鹕蠠鯚疾灰渍眩黄渌?,由于制品表面加工細密,有越用越光,越用越新,越用越覺精神的妙處;其五,泥色豐富多彩,質感溫潤雅致,古樸穩(wěn)重,用久之后的紫砂器,就好像呢子毛料那樣顯得厚實,挺括、勻凈、高雅,似古玉生輝。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性,用它做成的花盆也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使花木不易爛根,生長茂盛。用它做成的紫砂蒸氣鍋,用來蒸煮菜肴味美、汁鮮、湯純。各種不同式樣的紫砂陶,能反映出各種不同的個性。
筆者自幼生長在陶都,潛移默化地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中,對紫砂藝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經(jīng)過幾十年的摸索和錘煉,在紫砂的造型方面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制壺技藝也日趨嫻熟,大膽創(chuàng)新,設計出(下接第59頁)一些為紫砂愛好者喜聞樂見的紫砂新品來。在漫長的創(chuàng)作設計中,只要把根扎在宜興紫砂這塊藝術沃土上,虛心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總能綻放出引人注目的藝術之花,就是這個思想宗旨,筆者創(chuàng)作構思了《微雕心經(jīng)壺》。
此壺選用原礦紫砂泥精制而成,從整體看此壺成了一件強有力的藝術作品,無不彰顯著藝術的氣息,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壺身造型洋溢著無比的朝氣,讓人感受到了吉祥如意的勃勃生機。此壺壺型呈橢圓狀,短曲流,環(huán)狀柄,蓮子狀的壺鈕精致,此壺為紫砂壺傳統(tǒng)式樣之一,其特征簡潔、明快、素雅、精煉。整體以弧線組合而成。自壺蓋、曲流、環(huán)柄至足部無一折角及多余裝飾。遠近觀之,全器渾圓雅致,造型優(yōu)美,氣韻生動,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的老練與嫻熟的功力。此壺以上好紫砂泥制成,做工精到,色澤沉穩(wěn),包漿潤澤。
紫砂壺屬于高雅文化的陶藝層次,神形兼?zhèn)?,有通靈之感,但是,沒有茶的文化內涵,紫砂壺會失去或減低其文化含量和藝術魅力。茶有了紫砂壺,茶的精神有了新的血液和藝術生命力。
3 結語
紫砂藝術確實稱得上是瑰寶、是精華,它從單薄走向厚重,從幼稚走向成熟,經(jīng)過數(shù)代的悉心相傳,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積淀,終于成為了獨特的紫砂陶文化。這樣的文化是需要一顆內蘊深厚、學養(yǎng)豐富的心來保護它,創(chuàng)造它。作為今天的紫砂陶藝人,回望過去的傳統(tǒng),深深為歷代先人的聰明智慧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