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年
摘要:憲法在我國法律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它是所有法律分支的一種概括和前提;行政法屬于憲法中的一個分支是子法的范疇,它的法律條文不能與憲法相互抵觸。在我國政府單位中將行政法作為了主體,主要是為了使憲法更加行政化并且使監(jiān)督的力度得到加強,從而對整個司法領域的生存權進行救濟,我國政府通過這種方式使我國居民的生存權得到更好的保障。
關鍵詞:憲法;行政法;生存權
一、憲法和行政法的關系
第一,在整個法律領域中憲法占據(jù)著基礎地位,它屬于整個法律中的母法,而行政法僅僅是憲法中的一個分支屬于是子法的范疇。在我國憲法使我國的根本大法,它不論是在規(guī)范要求中還是在行政過程中都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憲法的誕生就不會有行政法產生。
第二,從法律條文上進行劃分,憲法是我國法律的一種總的概括,而行政法就是將憲法中的大致條文進行了細化。憲法將我國的法律劃分成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幾個方面,然后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對這些方面制定出相應的法規(guī),而行政法是將這些概括進行了細化和具體化,使憲法的每項條文都得到了落實,而且對憲法進行了一個補充。
第三,從法律效力進行區(qū)分,憲法的效力相對比較高,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次案發(fā)處于最頂層的地位,其他法律的實施和制定都不能與憲法有所抵觸,如果行政法實施時與憲法有所抵觸,那么行政法將做無效處理。
二、憲法與行政法之間的“生存權”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作為我國居民,擁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是他們的一種權利,近些年環(huán)境權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產生的人權。我們所探討的生存權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并且這個概念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應當從不同的角度對生存權進行探討。
首先,隨著生存權在我國經歷了很長的發(fā)展階段,這就說明我國對生存權是有具體保障措施的,在生存權剛剛誕生時,它的內容更貼近于生命權的內容。由于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人權的國家,所以在美國非常重視這項權利,不僅如此,美國還將這項法律看做是人權的象征。在其他一些國家中雖然也非常重視這項法律,但是并沒有向美國那么重視,唯一的共同點是,這項條文都顯示除了國家對權利的保障。在美國,如果政府沒有使這項條款得到保障,那么人民是有權利將政府廢除的。由此都能看出生存權在美國的地位是非常不可動搖的。
第二,在我國的眾多法律條文中并沒有明確的“生存權”條款,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在新修訂憲法時,在憲法的條文中,增加了有關保護“人權”的相關條文。此時的“人權”并沒有合理的司法解釋,而根據(jù)我國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可以將這里的人權理解為,“人”天生,本身就該享有的一種權利,所以理所當然受到法律的維護。有學者還認為,沒有對其權利和其自由進行細致的規(guī)定,更能體現(xiàn)出它所擁有的尊嚴,只要公民沒有損害到公共利益,沒有危害社會秩序,那么公民就應當受到憲法的保護。所以,及時在憲法中沒有明確的條文對生存權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也可以將其融入到人權之中,將憲法中人權的規(guī)定作為依據(jù)。
在我國,憲法就是行政法的基礎,它可以給予行政法支持,而行政法可以更加具體的對憲法的內容進行實施。在法律具體執(zhí)行時,環(huán)境保護使行政主體的責任。在我國實施行政法的同時也使憲法的效力得到了提升,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必須堅持保障我國人民的生存權,并且維護好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只有這樣憲法中的生存權才能得到保障。
三、不斷完善憲法與行政法關系,使“生存權”得到保障
第一,不斷完善憲法中的權利,行政法行使過程中是以憲法為基礎的,它的規(guī)定就是為了使憲法進一步的得到完善,也成為了行使權利的一項參考。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利過程中都將行政法作為參考。在我國憲法中,沒有對“生存權”做出明文規(guī)定,必須簡潔的通過憲法中的其他權利來間接的補充生存權的相關權利條文。
第二,在行使法律權利時,行政法應當使憲法的權利得到落實,與此同時作為憲法的執(zhí)行者發(fā)揮憲法的法律效力。通過行政主體執(zhí)法時,應當嚴格按照法律的條文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生活中一些對人們生活造成危害的因素得到排除,從而使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在行使權利時,還應當把保障公民的權利放于首位。例如:政府可以經常對公民的居住環(huán)境進行檢查,政府還可以通過張貼欄等多種宣傳方式,宣傳有關“人權法”的相關內容,并且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使他們從小事做起,維護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且通過宣傳教育的手段,使公民的法律意識得到增強,從而在生活中利用憲法和相關法律保障自身的生存權。
第三,逐步完善憲法,使其可用性不斷加強。為了使憲法對公民的作用不斷增強,可以將憲法行政化。在法庭上應當改善法官高高在上的執(zhí)法方式,而是讓憲法成為為公民服務,能夠保障公民權益的法律條文。
第四,完善權利的救濟途徑,如果僅僅訂立的相關的法律,卻沒有規(guī)定相關的法律救濟程序,那么法律將成為無法實踐的空文,相關的權利也不能通過法律得到實現(xiàn)。在我國憲法的條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所訂立的權利都是以框架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所以我們在現(xiàn)實中對權利進行救濟時,必須要以行政效力作為依據(jù),通過行政訴訟的形式展開權利救濟。而,我國目前所必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使行政救濟工作能夠更好的落實,并且在完善法律過程中,不斷使找出最有效的司法救濟方式,將其運用于行政機關中,從而使其行政訴訟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四、結束語: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生存權利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廣泛關注的一個話題,在國際上有關這個問題的爭論非常強烈,將此權利劃分成了抽象權利、方針條款以及具體權利幾個方面,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生存權主要是指,對人生命的保護,對其尊嚴的維護,以及對其生產生活安全的保證,所以說生存權與勞動權、自由權以及財產權都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它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為了關注生存權的保障情況,我們用憲法以及行政法的眼光對其進行審視,在憲法的大框架下雖然沒有找到生存權的相關條文,但是此種權利可以通過其他的條文反應出來,與此同時行政法將憲法的內容不斷細化,從而使人們生存權受到侵害時可以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救濟。在未來只有不斷完善憲法和行政法條文,才能使人們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大的保障。(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參考文獻:
[1]蔣拯.違法建筑處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
[2]余計靈.淺析從憲法與行政法關系的角度談生存權的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3,14:290-291.
[3]新聞媒體對“反腐敗法制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部分報道[A].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論法治反腐——“反腐敗法制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2008:18.
[4]岳春霞.服務行政理念下我國公民私有財產權法律保護研究[D].河南大學,2011.
[5]張鋒,李長健.論我國食品安全規(guī)制模式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基于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雙重視角[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50-57.
[6]徐靖,蘇宇,鄭磊,高俊杰,李丹丹.北京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大學治理與大學章程”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A].北京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法學院.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北京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法學院:,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