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敏,梁曉燕,賈海英,蔡宏宇,蘇玉梅,魏勝男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且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化療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因其顯著的療效已被美國FDA批準用于結直腸癌的輔助化療及轉移性直腸癌的一線、二線標準方案[2]。但由于化療毒性反應發(fā)生率高,病人對化療本身的恐懼、對化療知識的缺乏,造成不能耐受或不能遵醫(yī)進行規(guī)范化療,從而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限。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一種包含了質量保證、循證醫(yī)學、整體護理以及持續(xù)質量改進的一種管理模式,其目的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最佳照護[3]。為了提高病人的化療依從性,我們按照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和傳統(tǒng)的整體護理模式對結直腸癌術后需要化療的病人實施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組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胃腸外科接受化療的Ⅱ期~Ⅲ期結直腸癌病人95例。入選標準:①結直腸癌術后完成6個化療周期;②病人KPS體力狀況評分≥60分;③實驗室檢測結果符合化療前要求;④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有交流及感覺障礙者。所有病人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療,其中男54例,女41例;年齡31歲~78歲(48.2歲±9.4歲);結腸癌53例,直腸癌42例;Ⅱ期43例,Ⅲ期5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45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職業(yè)、體力狀況、腫瘤類型及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整體護理模式,即在入院時向病人及家屬介紹責任護士、主管醫(yī)生、醫(yī)院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等,遵醫(yī)囑給予化療,對化療期間病人各種疑問、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及時予以處理,出院時做好出院宣教及告知病人復診及下次化療時間等。觀察組采用CNP護理模式,即在病人入院時即給病人發(fā)放臨床路徑病人版,并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加入CNP的指導。
1.2.2 CNP實施 ①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格:成立專家小組,通過資料收集法、循證法以及專家咨詢法,提出結直腸癌病人FOLFOX化療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常規(guī)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格,路徑表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教育、出院計劃等各項護理措施為縱軸,制定標準化的治療護理流程,在路徑表上規(guī)范和細化護士每日應完成的觀察與護理項目及干預措施。②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責任護士在接待病人時,首先向病人發(fā)放臨床路徑病人版、CNP表,詳細介紹其住院期間的診療計劃、化療前注意事項以及需要給予配合的內容,嚴格按照時間節(jié)點來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使每例病人充分了解入院期間的醫(yī)療護理措施、預防毒性反應發(fā)生的措施等。護士應用設計好的臨床護理路徑表格,實施標準化的治療護理流程,每天在相應的表格內將已執(zhí)行的打“√”簽名,未執(zhí)行的用紅筆打“×”,在表格下方記錄發(fā)生變異的原因。由路徑實施小組詳細分析、處理和記錄變異。臨床護理路徑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征求病人、醫(yī)生、護士的意見進行修改與補充完善。
1.2.3 評價標準 ①依從性判定標準:優(yōu)為完全接受醫(y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劑量,順利完成治療過程,完全配合各項護理措施;良為部分接受醫(y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劑量,完成大部分治療計劃,但不定時治療,對護理措施部分配和;差為偶爾或病情加重時治療,對化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不理解,不配合護理工作[4]。②按期化療:按照FOLFOX化療方案規(guī)定,每3周進行1次,以(3周+3d)為按期進行。③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抗癌藥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5],由責任護士觀察記錄每次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④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依據衛(wèi)生部臨床路徑管理試點評估方案附件6:《病人滿意度調查表》自行設計我科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病人進行調查,每個條目按照Likert 5點計分法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不滿意5個等級,按5分、4分、3分、2分、1分依次計分??偡?0分~100分則為滿意,80分~89分則為較滿意,70分~79分則為一般,60分~69分則為較不滿意,60分以下則為不滿意。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化療依從性的比較 例(%)
表2 兩組按期進行化療比較 例次
表3 化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次
表4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例
依從性是指病人的行為在藥物、飲食、生活方式改變的方面與醫(yī)學指引相一致的程序[6]。依從性取決于病人本身的行為,是保證治療、護理措施得以實施的重要條件。依從性不佳可導致腫瘤復發(fā)、轉移等不良后果,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甚至干擾正常的醫(yī)療護理工作而危及病人的生命[7]。因此,病人的依從性、按期化療往往對疾病的預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FOLFOX化療方案,該方案能明顯提高結直腸癌病人的生存期[8],但由于其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及奧沙利鉑引起的外周神經毒性的發(fā)生率高,加之對化療、疾病知識缺乏,對化療的恐懼等造成病人不能進行規(guī)范化化療,從而降低療效。因此,幫助并指導病人提高疾病知識、用藥知識、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降低化療毒性反應,對提高療效有重要的意義。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和實施以科學為依據,在制定路徑表時,充分查閱文獻,為每一項護理措施提供依據。在病人入院時首先發(fā)放紙質護理路徑病人版(其中隱藏癌癥字眼),護士給病人逐條仔細講解,讓病人事先了解整個護理流程及治療的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shù),更好地配合化療。有研究表明,合適的信息能幫助病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及可能采取的對策,提高參與診治過程的能力,消除焦慮緊張,產生安全感、滿足感、自我價值感,滿足病人自尊與尊重的需要[9]。在與病人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使護患關系更融洽,從而增強了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同時對預防毒副反應也進行逐條突破:如針對奧沙利鉑引起的神經毒副反應,有報道,92%的病人應用該藥后出現(xiàn)外周神經毒性[10],引發(fā)病人恐懼,因此,路徑小組首先用循證方法查明神經毒性為其劑量限制性毒性,這種神經毒性被認為是與累積劑量相關的、可逆性的末梢感覺異常,遇冷激發(fā)或加重[11],護理上重點增加了神經毒性的預防、觀察及處理。每日觀察有無感覺、神經異常,因寒冷刺激易誘發(fā)急性神經毒性反應,護理上重點強調肢體的保暖,將防寒保暖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天氣變化時及時添加衣物,減少冷刺激,避免接觸床檔、輸液架等金屬器物,檢查病人洗手、洗臉水溫以40℃為宜,檢查食物或飲水的溫度,從細節(jié)上教會病人避免一切冷刺激。在化療期間盡量使用硅膠針頭,避免使用一次性頭皮鋼針,輸液過程中使用恒溫輸液器,并嚴格掌握奧沙利鉑的配伍禁忌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同時針對病人出現(xiàn)的不同感覺障礙反應給予不同的健康宣教并現(xiàn)場演示,從而使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增強了病人對用藥的耐受性和減輕了毒副反應的發(fā)生。
CNP目標明確、指導性強,明確規(guī)定了護理工作流程、規(guī)范了護理行為,使護士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怎么做,逐項落實,防止漏項,即使護士因夜班休息不能連續(xù)護理病人,但護理過程仍未中斷,護士仍可根據CNP表要求和指引來完成各項規(guī)范的治療及護理,保證護理的同質性,強調了全程、細節(jié)管理,提高了護理質量,使病人依從性提高。本研究觀察組病人入院一直到出院后的整個過程,均依循臨床護理路徑,循序漸進、有張有弛地為病人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方麗萍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和社會因素是影響惡性腫瘤病人化療依從性的主要因素。通過CNP有針對性的宣傳、宣教,淡化了病人恐懼心理,提高心理適應能力,使病人處于接受治療和康復的最佳狀態(tài),更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依從性也相應提高。可見CNP可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模式,應用于結直腸癌化療病人的護理中。
[1] 鄭樹,萬德森.結直腸癌[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1-2.
[2] de Gramont A,F(xiàn)iger A,Seymour M,etal.Leucovorin and fluorouracil with or without oxali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00,18(16):2938-2947.
[3] Yueh B,Weaver EM,Bradley EH,etal.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critical pathway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3,129(1):89-95.
[4] 卞麗娟,袁玲.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38-39.
[5] 袁玲,陳湘玉.腫瘤內科護理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9-51.
[6] Haynes RB,Sackett DL,Taylor DW.Compliance in Health Care[J].John Hopkins Press,Baltimore,MD.1995,70(16):18.
[7] 潘愛春,王功朝,張娜.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對癌癥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6):558-560.
[8] Zaanan A,Costes L,Gauthier M,etal.Chemotherapy of advanced small-bowel adenocarcinoma:A multicenter AGEO study[J].Ann Oncol,2010,21(9):1786 -1793.
[9] 李秋萍,李紅梅.癌癥患者的信息知情情況和抑郁程度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9):39-41.
[10] 羅榮城,謝德榮,林顯敢.消化系統(tǒng)腫瘤循證化學治療學[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8:187.
[11] 莫雪莉,曹鳳,王德林,等.奧沙利鉑累積劑量與蓄積性神經毒性的相關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16(9):817-819.
[12] 方麗萍,徐波,高文斌,等.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的調查[J].中國腫瘤,2005,14(7):44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