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欣
(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4)
現代遠程教育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的發(fā)展而形成的一種新型交互式的教育,它憑借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更多的學習者營造了一個寬闊的學習平臺。而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是現代遠程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保證遠程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學實效的決定性因素。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是指在遠程學習開展過程中,推進學生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直接為學生提供的全面、系統(tǒng)的支持與服務。如何積極構建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提高現代遠程教育的質量,是遠程教育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基于混合學習的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角度論述了線上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和線下學習支持服務體系,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以期為現代遠程教育的健康、持續(xù)、科學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
1.1 網上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是學習支持服務的一個主要要素,是現代遠程教育的基礎。為現代遠程教育學習者提供豐富、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是推進學習者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F代遠程教育應高度重視教學資源的設計和開發(fā),使優(yōu)秀的師資、設備和技術集中于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組織和表現形式等方面,設計出符合學生興趣和學生特點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加強總體設計,規(guī)范開發(fā)流程;優(yōu)化課程體系,促進學校與行業(yè)企業(yè)共建課程體系,優(yōu)化課程內容,完善課程標準,推出一批適合社會經濟和學生發(fā)展新需求的教材;教學資源質量上水平,推出實用性強、微課、支持移動學習的國家級網絡精品課。二是使教學資源豐富多樣化。遠程教育主要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數量是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前提。在形式上,可以把文本資源、視頻資源、動畫資源、互動論壇等相結合,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在欄目上,設置教學課件、教學視頻、作業(yè)練習、輔導資料及疑難解答等欄目,滿足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需要;在資源上,加強資料庫和數字圖書館建設,配備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數字資源,為學習者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提供更加寬廣的閱覽空間。三是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整合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共享和交流,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形成規(guī)模效應;建立國家教育平臺,整合課程資源,使課程資源建設動態(tài)與靜態(tài)、個性與共性相結合;加強校際合作,促進網絡課程資源共享共建,網絡課程學分的互換互認,讓學生可突破地域限制,共享優(yōu)質數字化課程;我國遠程教育還可以引進、吸收、改造和利用國外課程、師資等優(yōu)秀教育資源及采用校企、校地聯盟等形式和途徑促進數字化網絡資源的共享。
1.2 網上輔導答疑系統(tǒng)
遠程教育主要是通過平臺進行傳送,學員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在此情況下需要對學員的學習進行積極輔導,網上輔導答疑是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網上輔導答疑方式?,F代遠程教育輔導答疑可以采用實時和非實時方式為學習者提供服務。如利用BBS進行實時討論,教師和學員同時在網上進行溝通交流;為學生設立全方位服務的呼叫中心;通過可視電話、雙向視頻會議等實現人際遠程面對面的教學會談;還可采用電子郵箱等方式進行非實時互動;還可以把學生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發(fā)布在門戶網站上,供學生學習下載。二是網上輔導答疑內容。(1)課程輔導答疑,可以安排一定的網絡互動課程輔導,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所學課程內容,掌握課程重難點,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專業(yè)問題,保證一般專業(yè)問題在24小時內回答,促進學生遠程學習的完成;(2)作業(yè)輔導答疑,由于不能及時請教老師,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不在少數,遠程教學也要對學生進行作業(yè)輔導,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作業(yè)難題,及時檢查學生上傳的課程作業(yè),進行必要點評;(3)考試輔導,考試輔導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考試前的復習,對學生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做好網上輔導答疑工作的關鍵是輔導教師,因此遠程教育機構要不斷提高輔導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專業(yè)素質,健全輔導教師評估及相應的考核、競爭、激勵制度,建設一支熟悉網絡教育教學課程輔導、數量適中、結構合理、業(yè)務精良、責任心強、穩(wěn)定性高的輔導師資隊伍。
1.3 網上互動交流平臺
建立網上互動交流平臺,不僅可以方便地進行班級管理,促進學生方便快捷地獲得信息,而且可以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信息交流與相互學習。一是建立完善的班級通訊,設計網上公告、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二是建立學習交流的區(qū)域,創(chuàng)建班級QQ群,發(fā)布學習信息,傳遞學習資源,開展學習討論,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和互動。三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積極的交流,在進行學習交流的同時可以進行工作、生活、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消除學生的孤獨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四是采用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視頻輔導答疑,將教學和一些考試之類的信息方便、快捷、及時地傳遞給學生。五是利用即時通訊工具,如短信發(fā)布平臺、移動電話等方式,在節(jié)省人力和物力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服務和學生的交流,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1.4 網上教學技術支持
網上教學技術支持要求在整個遠程學習過程中為學生與教學機構之間、學生與輔導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提供便捷的工具和渠道,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建立和維持高效、良好的教學技術支持是保證現代遠程教育發(fā)展的關鍵之一,也是影響遠程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的支持。開展現代遠程教學,建立一套衛(wèi)星視頻廣播與計算機互聯網協同工作的機制,將衛(wèi)星通訊的高速廣播性能與互聯網融為一體,解決互聯網多媒體信息高速下載的問題,實現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快速瀏覽、下載;建設包括衛(wèi)星遠程教育資源接收平臺、數字化綜合校園網平臺、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課件開發(fā)制作室、數字圖書館等網絡教學環(huán)境;充分利用現有通信及計算機網絡資源,保證遠程教學的硬件環(huán)境。二是建立相應的技術部門。遠程教育組織機構應建立技術服務中心,負責遠程教育基礎設施的研究規(guī)劃、遠程系統(tǒng)的日常維護,規(guī)范技術服務內容;同時要配備足夠的技術人員,隨時跟蹤學生對系統(tǒng)的使用情況,確保各類服務器的正常運行,定期對一些資料進行備份,對各種軟件進行升級。
1.5 網上教學管理
如何充分利用網上教學資源、網絡教學支持服務、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師生交互反饋,加強教學管理,對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針對遠程教育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必須建立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保證遠程教育的教學秩序。一是建立學生管理系統(tǒng),提供對學生注冊、學習、考試、畢業(yè)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遠程學習者要經歷注冊、課程選擇、教學計劃制訂和教師選擇、學生自主學習、考核、學分認定、授予學位和畢業(yè)等環(huán)節(jié)。二是建立教師管理系統(tǒng),提供對教師任職審查、教師授課及教師考核評價等的管理。三是建立教務管理系統(tǒng),提供對專業(yè)設置和專業(y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課程計劃、教學內容發(fā)布等的管理,優(yōu)化開設專業(yè),優(yōu)化課程體系,適當增加線上視頻答疑交流學習環(huán)節(jié)。四是建立遠程考試及評價管理系統(tǒng),強化教學質量,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考試命題和批閱做到合理、規(guī)范,考題適當體現平時作業(yè)和模擬試卷;逐步提高形成性成績比例,將在線時長、導學資料點擊、課程討論等指標引入形成性考核,引導學生開展過程學習。
2.1 面授輔導
在遠程教育中,要針對學習者的實際需要,適當安排有針對性的面授輔導,解決學生難題,把學習者從虛擬的網絡拉回到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如遠程學習者的入學教育和導學培訓可以采用面授形式,轉變學習者的學習理念、學習方式,樹立自我學習意識,了解和掌握網絡學習平臺的功能和操作,掌握網上學習的技巧和途徑,熟悉使用網上教學資源和檢索工具,讓學習者學會管理自己,合理安排學習和工作時間等。讓學員深刻理解遠程教育。如專業(yè)課程的面授輔導,在學員有限的課時內適當增加高質量的面授輔導課程。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程的特點,可以聘請當地高校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集中面授輔導,指導學員充分利用面授輔導,掌握課程知識體系及其重點、難點,使網上學習的靈活性和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相結合。如依托學習中心開展的線下教學體驗,組織教師、學生開展面對面討論等活動,分享和交流學習內容、學習感受、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等,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按照專業(yè)進行小班交流、采用座談會答題等形式,營造溫馨、輕松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學生與教師、同學直接接觸的教學環(huán)境。
2.2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不足一直是影響遠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問題,組織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也一直是遠程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導致遠程知識的學習難以轉化為學員的能力、素質,因此要注重依托學習中心、當地高校資源及當地社會資源,加強遠程教育的實踐教學,強化遠程教育實踐教學的效果。一是可以組織學生直接到主辦院校和當地其他高校參觀、學習和開展交流,借助當地高校相關專業(yè)資源參加學術活動或參觀實驗室,體驗大學學習氛圍和文化。如英國的開放大學每年都安排遠程學生到校本部和其他的一些高校進行學習,效果良好;又如日本遠程教育的本科學歷獲得者,要求取得不少于20個通過集中面授獲得的學分才能畢業(yè);還可通過“校園行”、“母校行”等活動多渠道地創(chuàng)造學生與學院、試點高校交流接觸的機會,增強學生對高校的認同感。二是組織學員到生產實習基地具體操作學習、開展社會實踐獲得專業(yè)操作技能和應用體驗。整合學習中心當地教育資源與當地高校合作,實現實驗實訓設備共享;與社會聯系,實現當地公共實訓基地等實踐教育資源共享。如對于法學專業(yè)的學員,可與當地法院協調建設法學專業(yè)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有機會參加刑事或民事訴訟審判觀摩,還可以開展一些模擬法庭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當地社會優(yōu)質資源,為遠程學習者提供實踐教學支持。
[1]王義寶.遠程高等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3,07:20-22.
[2]丁雪華.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4:32-33.
[3]張曉蘭,陳奮.淺談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2:11-13+26.
[4]萬光龍.構建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09:90-92.
[5]孫忠峰,郭志強.加強學習支持服務提升遠程教育質量[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89-91.
[6]曾祥躍.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運行體系分析[J].高等繼續(xù)教育學報,2014,0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