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忠 張敬洲 張先龍
土庫曼300億增供氣項目主要包括采氣單井(包括采氣管道240km)60座、預處理廠6座、集氣管道72km、處理廠2座及外輸大口徑管道435km。該項目中采氣和集氣管道材質為Incoloy825合金復合管,規(guī)格主要為φ219mm與φ610mm兩種。
目前,國內(nèi)Incoloy825焊接主要采用氬電聯(lián)焊工藝,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向上立焊也有試驗。為此,針對土庫曼工期緊、工作量大、焊工少等現(xiàn)狀,我單位進行了Incoloy825合金復合管向下立焊工藝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Incoloy825鐵鎳合金是Ni-Fe-Cr系,主要用于耐熱與耐蝕環(huán)境。鐵鎳基合金具有較大的焊接熱裂紋傾向,相對于奧氏體鋼必須更嚴格地限制有害雜質。雜質存在造成焊接時與鎳形成低熔點共晶夾層,增加了焊接熱裂紋的形成。
(1)焊接方法及材料 焊接設備:米勒pipepro450rfc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機;母材:新興鑄管生產(chǎn)L360QS/Incoloy825冶金復合管,φ219mm×(7.1+3)mm;焊絲:Inconel625實芯焊絲,φ1.2mm。
(2)焊前準備 坡口角度70°,無鈍邊,間隙2.0~2.5mm。采用定位塊點固兩點,分別布置于9點與5點位置。焊前將接頭內(nèi)外表面兩側各20mm范圍內(nèi)用角向磨光機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并用丙酮擦拭打磨部位,以避免焊接時生成夾雜物,影響焊接質量。
焊前進行5min左右的充氬置換,充氬量為20L/min。坡口外部采用錫箔紙包覆,焊接時最好有專人與焊工配合逐步打開,打開長度與焊槍保持50~80mm之間。充氬時必須均勻,避免直接采用膠管充氣(見圖1)。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膠管直接充氣,由于氣流不均勻,往往會導致背向膠管一側焊縫氧化傾向增加,所以最好采用帶均勻出氣孔的充氬器進行充氬(見圖2)。
(3)焊接參數(shù) 焊接位置為水平固定,最好采用錐形噴嘴,尺寸φ15mm,焊絲干伸長約10mm;氬氣純度≥99.99%。其他焊接參數(shù)如表2所示。
(4)操作要點 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打底。打底焊時,從12點處引弧,焊絲與坡口面接觸,起弧要從坡口上引燃,馬上移至對面坡口面上,使熔池形成兩邊坡口搭橋,這時向前移動焊槍,使焊絲在坡口下棱邊燃燒。在12點至2點間做鋸齒形運絲擺動,2點至4點間焊槍做直拉或微擺,4點至6點焊槍做微鋸齒擺動。注意在焊接到4點后,不能采用直拉擺動,避免因焊縫中心過高而兩側夾角過深。
12點接頭時必須把已焊完的焊縫打磨成斜坡狀,長度30mm(見圖3)。接頭時從斜坡后端引燃電弧,依鋸齒形擺動,焊槍角度與焊接方向呈15°~25°。焊接收弧時要填滿弧坑,避免產(chǎn)生弧坑裂紋(見圖4)。
在另一側進行封閉接頭時,要將之前已焊焊縫打磨成斜坡狀以利接頭。焊至斜坡時,一定要看清熔池,注意焊槍角度,不要穿絲。待接頭封閉后,再向前焊20~30mm,把所打磨的斜坡面填充飽滿后再熄弧。接頭即將封閉時,一定要將內(nèi)充氬流量降至10L/min左右。
根焊完成后,采用角向磨光機打磨整道焊縫,使焊縫成凹形,避免填充時兩側夾角形成夾渣(見圖5)。
第二,填充(熱焊)。內(nèi)充氬,氬氣流量10~15mL/min,焊槍氬氣流量10~15mL/min,從上12點開始向下作月牙形,擺絲運動,一槍填充至管時鐘5點位置。在焊接過程中注意不要在3點和9點位置?; ⒔宇^,那樣會使接頭形成夾渣氣孔和接頭脫節(jié)或接頭超高缺陷。一般從5點位置?;?,接頭可減少以上缺陷的產(chǎn)生,6點收弧時一定要注意填滿弧坑,如果6點鐘收弧過快,弧坑會產(chǎn)生裂紋缺陷。5點位置接頭:從所留焊縫熔池前5~10mm處引燃電弧,這時迅速將焊絲移至接頭所留焊縫熔池最后面,作半圓劃弧動作,然后采用月牙形擺動運絲,正常焊接至6點填滿弧坑熄弧。
表1 Incoloy825鐵鎳合金復合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 (%)
圖1 膠管充氬
圖2 帶有均勻出氣孔的充氬器充氬
表2 焊接參數(shù)
圖3 接頭修磨
圖4 弧坑裂紋
圖5 內(nèi)外根部焊道
焊槍與焊接方向角度為12點至2點,70°左右;2點至4點,40°~35°;4點至6點,120°~110°。焊絲伸出長度10~12mm。
第三,蓋面。從上12點位置開始向下焊接,焊槍角度與填充相同,擺動方法采用月牙形,上12點至2點位置擺動要稍慢些,兩側坡口要熔合良好,并且填滿熔池。2點至4點位置擺動要快并且均勻,注意不要讓熔池超過電弧,兩側注意咬邊缺陷。4點至6點位置擺速要比2點至4點位置慢。當擺動至兩側坡口時要稍停留,擺動幅度要比2點至4點位置小些,比12點至2點位置大些,下6點位置收弧時,要填滿熔池再收弧,不要收弧太快。
蓋面12點位接頭要把起弧所焊焊縫打磨成斜坡形,注意焊縫起頭兩側未熔合處一定要打磨去除,接頭和擺動方法與填充時相同,5點位接頭方法與填充相同。
蓋面6點位接頭,注意當與前半部所焊焊縫熔池接觸時要作劃圈擺動,并向前移動焊槍填滿熔池時熄弧。焊槍不要馬上離開所焊焊縫,要用焊槍滯后停氣保護熔池3~4s。蓋面焊道如圖6所示。
此次復合管向下立焊試驗,打底是重中之重。在打底成形后,后續(xù)填充與蓋面難度較小。為驗證打底質量,特填充蓋面了兩道管口進行探傷檢測。第一道管口在填充層2點位置左右有側面夾渣出現(xiàn)(見圖7)。第二道管口則未有明顯缺陷出現(xiàn)。分析原因,主要是填充時,第一道管口使用的功能檔不同,正面焊縫成形也隨之變化,容易造成焊道側面夾角過深。第二道管口在換用合適檔位后,熔池容易攤開,兩側夾角變淺,再配合適當打磨,就會徹底解決夾渣問題。
通過以上試驗,可得出如下結論:
(1)焊接鐵鎳合金操作手法與焊接碳鋼稍有不同,且需要加大擺幅,以保證兩側熔合。
(2)鐵鎳合金線膨脹系數(shù)較大,對定位焊點數(shù)量與焊接順序都有較大影響。
(3)鐵鎳合金打底與填充蓋面在功能選擇方面會有不同,主要與其各自焊接特點有關。
實踐證明,采用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進行Incoloy825鐵鎳合金復合管向下立焊是完全可行的。
圖6 蓋面焊道
圖7 射線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