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誠,彭國輝,應 豪,曹滿超,何頌雄,周世龍,王 婷,馬玉姣
(青島阜外醫(yī)院,山東青島 266034)
我院收治1例泌尿系結石患者,其成分為“硅結石”,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53歲,農(nóng)民,因“左腰腹部疼痛3月”入院,在當?shù)蒯t(yī)院診斷泌尿系結石,行4次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未排出結石。既往體健。泌尿系CT 提示單個結石,位于左輸尿管中上段,第四腰椎平面,1.3 cm×1.0cm×1.0cm,CT 值:最小值為366 Hu,最大值為1 513Hu,結石不同部位的CT 值相差較大。手術方法: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下行Micro-PCNL 術,術前取截石位行膀胱鏡左側輸尿管置入輸尿管導管,接無菌生理鹽水制造人工腎積水,在超聲引導下行左腎中盞穿刺,用筋膜擴張器逐漸擴張至F16,留置Peel-away鞘,用Wolf F8.8/9.8輸尿管鏡配合第4代EMS 氣壓彈道碎石探針進行碎石,碎石能量100%,頻率12 Hz,碎石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結石質地堅硬,將結石擊碎后,用異物鉗取出較大碎塊(圖1)。采用天津藍莫德公司的LⅡR-20型紅外光譜儀進行結石分析分析,結果為“硅結石,未檢出其他成分”。
圖1 泌尿系(輸尿管)硅結石碎石后結石標本
目前常見尿路結石成分主要有6 種: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磷酸鎂胺、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和碳酸鈣結石。含硅元素的泌尿系結石在臨床中十分少見,而單純性硅結石更為罕見,1912年 國外學者首次在牛的泌尿系發(fā)現(xiàn)硅結石,通過對動物泌尿系結石的進一步研究,證實牛、馬、豬、羊、狗和鼠等動物的尿石中含有硅元素,但是人類泌尿系結石中硅結石者較為少見。1998年國內學者陳興發(fā)報道此類罕見結石種類共18例,1例為單純性硅結石,17例為含硅質結石,參閱國外文獻,共報道39例,結合病史,分析病因,考慮與口服含有三硅酸鎂成分的藥物有關。三硅酸鎂作為一種抑酸劑多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癥,雖然三硅酸鎂的抗酸作用弱而慢,但是維持時間較長,可達4~5h,中和胃酸時可產(chǎn)生膠狀二氧化硅,后者可覆蓋在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表面,除有機械的保護作用外,并有吸附的性能,吸著游離酸,由于少量二氧化硅能被吸收,并經(jīng)尿道排出,故長期服用可能發(fā)生硅結石。本例患者平素并無長期口服藥物史,生活環(huán)境良好,家族中亦無泌尿系結石成員,出現(xiàn)此類型泌尿系結石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