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紹華
改進作風貴在講認真
■ 楊紹華
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強調(diào),“在改進作風上要講認真,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能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這一明確要求,揭示了我們黨抓作風的根本態(tài)度和方法,是克服形式主義、走過場,破解作風建設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凡事就怕認真,成與敗、好與壞,其分水嶺,就在“認真”二字。講認真是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政治品格,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毛澤東同志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chǎn)黨就最講認真?!绷暯娇倳浿赋觯骸爸v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tài)度,必須做到無私無畏、敢于擔當,把認真精神體現(xiàn)到黨內(nèi)生活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方方面面。”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能夠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以認真的態(tài)度搞活動,從中央領(lǐng)導干部帶頭示范,堅持開門搞活動,到突出問題導向,以問題整改交出答卷,始終貫徹了“認真”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打通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關(guān)鍵之役,同群眾聯(lián)系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矛盾和問題更具體、更尖銳,如果沒有講認真的態(tài)度,就難以真正把中央要求貫徹落實到“末梢神經(jīng)”,難以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因此,必須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在“認真”二字上下苦功。
講“認真”,是黨性強的表現(xiàn)。當前,有的地方征求意見“一窩蜂”,表面上熱熱鬧鬧,實則害怕觸及矛盾,擔心意見聽多了、問題擺多了,影響班子團結(jié)、影響個人進步,對存在的問題遮遮掩掩、回避隱瞞等等,這些都是黨性不強、不認真的表現(xiàn)。講認真,必須旗幟鮮明堅持黨性,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動真碰硬。要不怕“丟選票”、“丟面子”、“抓辮子”,真正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發(fā)揚整風精神,開展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真誠的而不是虛假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讓那些身染“四風”尚不自知、自省的同志來一次警醒,出一身冷汗,通過刮骨療毒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切忌“批評上級放禮炮,批評同級放啞炮,自我批判放空炮”。一把手要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萬萬不能“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自己卻“燈下黑”。要努力提高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和戰(zhàn)斗性,對錯誤的思想和言論,敢于理直氣壯地批評教育。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其辭,更不能退避三舍。在關(guān)鍵時刻和關(guān)鍵問題上,要有主見、敢于亮劍,站在風口浪尖上表明政治立場,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quán)威。
講“認真”,就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當前,有的地方和督導組抹不開面子、拉不下臉,不愿當“包公”、不敢唱“黑臉”,工作不嚴格、不到位。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各級黨組織和督導組要鉚足勁,從難處抓起,往嚴處把關(guān),確保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任何一名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成就大小,都必須自覺遵守黨內(nèi)政治生活準則,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強化政治擔當意識,嚴守黨的各項紀律,各級領(lǐng)導干部都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領(lǐng)導帶頭,萬事不愁。只有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不正之風才能轉(zhuǎn)得快、改得徹底。要堅持求真務實,察真情、說實話,出真招、辦實事,下真功、求實效,讓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華,讓作風飄浮、嘩眾取寵的干部無以表功、受到貶斥。要堅持清正嚴明,形成正氣弘揚的大氣候,讓那些看起來無影無蹤的潛規(guī)則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要在立破并舉、扶正祛邪上下功夫,健全科學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強化明規(guī)則,靠剛性約束和強制推動,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社會風氣,讓歪風邪氣無處藏身。
講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tài)度,必須做到無私無畏、敢于擔當,把認真精神體現(xiàn)到黨內(nèi)生活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方方面面。
講“認真”,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才能避免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當前,有的地方推進活動不夠務實,把學習當作任務強行攤派,片面追求會開了多少次、筆記寫了多少本、心得體會達到多少字;有的把參加活動簡單當作“命題作文”、以考試代替教育、以分數(shù)衡量效果;有的把聯(lián)系點當“盆景”,點上過硬、面上一般,用路邊工程、點上開花對付上級檢查;有的熱衷于編“一二三四五”,提口號、唱高調(diào),搞展板、印畫冊,形式大于內(nèi)容,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卻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其本質(zhì)上是在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是“四風”之首,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guān)系的重要根源。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diào)講認真,倡導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quán)、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新要求,對于力戒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等不良傾向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盡管“四風”問題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及其復雜成因,但只要用有嚴格的尺度來衡量、有堅定的決心來糾正,就能看得清楚、認識明白、解決到位。如果不講認真,就容易馬虎敷衍,即使問題擺在眼前也看不到、識不透,就容易淺嘗輒止、虛晃一槍,即使花了很大精力也可能搞形式、走過場。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是萬萬要不得的。能不能實實在在解決問題,關(guān)系到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敗,關(guān)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望,關(guān)系到黨的執(zhí)政基礎(chǔ)和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必須以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從群眾最關(guān)心、最迫切的地方入手,著力解決關(guān)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切實糾正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認真整改問題,防止和避免活動走形變味、做成夾生飯,讓群眾得到實惠,深切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講“認真”,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堅持“標本兼治”?!八娘L”問題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習以為常的“潛規(guī)則”、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因此,不僅要著力解決眼前問題——“治標”,還要著重解決根本性問題——“治本”,做到“標本兼治”。加強制度建設,讓“軟建設”成為“硬約束”,從根子上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鏟除歪風邪氣滋生的土壤。當前,有的地方雖然也出臺了一些制度,但對難啃的“硬骨頭”不愿碰、不敢改,對難度較大的問題繞著走,只停留在“治標”上,沒有下功夫“治本”。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標本兼治”。認真查找制度漏洞,總結(jié)新經(jīng)驗新做法,并及時用制度建設固定下來。要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通過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層面破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quán),建立健全權(quán)力制約監(jiān)督機制,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等制度,形成促進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命在于務求實效。再好的制度不能落實,一切都是空談。講認真就要狠抓制度的執(zhí)行和落實,決不能讓制度懸空,決不能靠會議和文件落實工作。要使紀律和制度落地扎根,必須做到鐵面執(zhí)紀、違紀必究,堅決反對一切特權(quán)思想和特權(quán)現(xiàn)象,堅持在紀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體現(xiàn)責任擔當,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地敲,一件事一件事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要讓紀律和制度成為“帶電高壓線”,用制度的剛性力量保障問題的根本解決,使為民務實清廉的各項要求真正轉(zhuǎn)化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
(作者為《求是》雜志社政治編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