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家Mommy
嘟嘟一歲時,我買了積木送給他。起初我對積木的概念就是壘高高,又時常記掛著書上說一歲半的孩子應(yīng)該能壘四五層,所以總是引導(dǎo)孩子壘得很高,可是嘟嘟并不配合,很快對積木就失去了興趣。后來,我和嘟嘟摸索出了其他玩法,越玩越有花樣。
塞呀塞呀塞洞洞
積木有各種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很多積木箱的蓋子上有配合這些形狀的洞洞,通過這些洞可以將積木塞進桶里。于是有一段時間,我們就玩“塞洞洞”這個游戲:把積木都倒出來,再一個個找到能裝進的洞塞進去。一開始要求比較低,只求能塞進去就好;后來就增加難度,必須得找到最合適的洞塞進去;再后來,要找到指定的顏色塞進去……這個游戲我們可以玩好久,而且最妙的是,玩完還不用收拾。
大毛小毛在哪里?
有些積木是不規(guī)則的形狀,有些則是上面有圖案。我們會給積木取名字,讓它們變成嘟嘟的小伙伴。我和嘟嘟會很認真地和“小豬”“貓貓”說話,有時甚至會抱抱、摸摸它們,讓它們參與到過家家游戲中來。
可能是因為給積木取了名字,嘟嘟的觀察能力也很細致,同樣是正方形,他就能分出哪個是“大毛”,哪個是“小毛”。
廚房大作戰(zhàn)
有一段時間,我們將積木當成做飯的原料,不同的形狀就是不同的食物或者調(diào)料。嘟嘟點菜我做,或是我點菜他做,我們會盡量將積木弄成類似的形狀,并且加上一點想象力。嘟嘟對于味道很有心得,他的菜有草莓味、芒果味、蘋果味,還有自創(chuàng)的,我聽都沒聽過。
我當“大廚”時,要求嘟嘟吃飯必須在餐桌上,而且飯菜還不能灑出盤子;作為報復(fù),嘟嘟當“大廚”時,不準我挑食,也不準我剩飯。反正我們“吃飯”時的規(guī)矩特別多,好處是,嘟嘟正常吃飯的時候,也特別有規(guī)矩。
積木小主人走走走?
有段時間,我們用積木壘房子,拿一個小積木來當主人,這個小主人會在家里不同的地方活動,我們要根據(jù)他的活動,繼續(xù)增加設(shè)施。有一次小積木要去上廁所,嘟嘟趕緊在廁所里放了另外一塊積木當馬桶,我把小主人放到馬桶上。嘟嘟提醒說:“還沒脫褲子。”自己認真轉(zhuǎn)著圈給小主人脫褲子,再放上去。上完廁所,嘟嘟還會認真地幫小主人穿褲子。
小主人一直動個不停,我們的游戲也就可以一直玩下去。在什么地方該干什么事情,嘟嘟也就有了概念。
小藍去做客
今天早上,忽然想起《小黃和小藍》這本繪本。我于是靈機一動,用所有黃色壘出一個小黃家,用藍色壘出一個小藍家,挑兩個積木當成“小藍”和“小黃”,并且選了麥洛格系列繪本里的片段——小豬邀請朋友們到他家做客,并且倒茶給朋友們喝。因為以前讀過這兩本書,嘟嘟玩得分外開心。在這個愉快的過程中,嘟嘟知道了到別人家要敲門,聽到敲門要先詢問,要給客人倒水等等……最近嘟嘟要求我們不能用鑰匙開門,我回來時,要敲門讓他來開;他出去玩回來時,也要敲門讓我來開。?
小小的積木,真的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小朋友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用積木來比喻,來模擬。只要大人適當引導(dǎo),就沒有“不好玩”的玩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