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漱如
“我們兩個人年收入12萬元左右。每月除去固定的生活開支5000元左右,加上寶寶每月生活開支1500元左右,基本上還能余下3500元。但不知道怎么了,總是存不住錢。過幾年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光是學前階段就能花掉幾萬元,沒有存款真是著急。”剛生了寶寶的80后媽媽趙小姐十分著急。許多80、90后的父母現(xiàn)在已經開始考慮孩子的未來了。
“經常有年輕的家長來咨詢給孩子做理財規(guī)劃。”青島銀行麥島支行的理財師王思寧告訴記者。
娃娃財富積少成多
80、90后的小夫妻消費的隨意性比較強,很難做到定期儲蓄。這時候就需要理財師的幫助了。王思寧介紹,對于年輕的父母可以選擇保險加定投的理財組合來保證強制儲蓄。
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而言,在10歲以下還不急需繳納大額學費時,可以定期定額買入基金,長期持有仍有獲取較大收益的機會。有統(tǒng)計顯示,5年基金(偏股型)定投收益率超70%,遠跑贏預期年均4%的CPI。
考慮到孩子上大學的教育金、出國留學費用、婚嫁金、創(chuàng)業(yè)金等,年輕家長們可以選擇將教育基金與子女身故保障設計在一起的保險。相比儲蓄等單純的投資渠道,更多了一層保障功能。
娃娃理財從小抓起
許多年輕家長從孩子出生開始就為孩子做好了理財規(guī)劃,但是再好的規(guī)劃都不如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思維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領先一步。
猶太人善經商,天下人盡知。猶太人在商業(yè)上的精明不都來自天分,他們認為擁有商學思維、商業(yè)頭腦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對小朋友的教育上很有一套。
當孩子滿1歲的時候,很多猶太父母都會把股票當作禮物送給孩子,這是猶太家庭的慣例,也是猶太父母對孩子們獨特的理財教育。送孩子股票,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觸錢、認識錢、了解錢。
方法1:輪流當管家
父母可以把理財當作游戲與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記賬本,讓孩子記錄一天內的開銷情況。這樣,孩子就有了初步的花費概念。慢慢地,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零用錢是有限的,就會重新設計自己的購買計劃,逐漸養(yǎng)成對資金使用的預算能力。
方法2:帶孩子去銀行存款
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上銀行存取錢,并為他們開設一個賬戶。
比如孩子手上有400元,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一開始可以把存期縮短,讓孩子可以短期內看到存款的數(shù)目在增加,他們也一定會對與這筆錢相關的理財信息十分感興趣。
方法3:讓寶寶一起參與“埋單”
帶著寶寶一起去超市購物,讓孩子參與“花錢”,不但可以讓他們理解到買與賣的關系,還可以讓他們體驗購物的樂趣,從而也知道物有所值的道理。買了東西讓孩子來給錢,父母可以從旁給予指導。這樣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錢觀,還會讓他們知道錢怎樣使用才得當。
作為青島本地的法人銀行,青島銀行根據(jù)客戶的個人金融需求“量體裁衣”,定制客戶“專屬”理財產品,深耕細作,并通過每年一屆的海融財富理財節(jié)將青島銀行的產品優(yōu)勢及各種服務方案通過各個渠道傳遞給島城居民,做到“溫馨加放心”的服務理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