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靜
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 在糖尿病篩查期間對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進行診斷檢測現(xiàn)已成為該疾病診斷的首要措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導致糖尿病患者例數(shù)不斷增多, 該疾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病。患者一旦出現(xiàn)糖尿病為終身伴隨, 并要進行長時間治療,會給患者生理、心理帶來較大影響;患者早期無異常癥狀,容易疏忽延誤治療時間, 致使病情加長, 因此, 要加強糖尿病篩查診斷檢查工作在臨床治療中具備重要意義[1]。運用血糖方法對患者進行檢測效果明顯, 但由于方法操作復雜, 并不適用于大型篩查工作。所本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進行糖尿病篩查56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運用糖化血紅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方式進行檢測, 并對其篩查結果給予分析, 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進行糖尿病篩查56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本組患者均屬于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協(xié)議, 其中男263例, 女298例, 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47.6歲。
1.2 試劑和儀器 患者進行空腹血糖檢測操作運用TBA-40FR自動生化分析設備( 山東博邁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劑主要由日本公司提供的;患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驗,選取血紅蛋白檢測設備和配套裝置(北京尚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實施糖化血紅蛋白:在靜脈抽取量為2 ml血液EDTA抗凝, 使用親和層高效率液體相色檢測法;進行空腹血糖:叮囑患者檢測前期禁止飲食, 實行靜脈空腹抽血, 將血清進行分離后, 運用己糖激酶方式進行檢測。對兩種檢測過程給予詳細記錄, 并對最中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2.1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本組患者進行HbAlc檢測后,HbAlc在<6.0%中, 正常組515例, 占91.8%, HbAlc在≥6.0%內(nèi), 糖尿病風險組46例, 占8.2%。
2.2 空腹血糖檢測 本組患者實施空腹血糖檢測后, FPG在<6.1 mmol/L內(nèi), 正常組503例, 占89.66%, FPG在≥6.1 mmol/L內(nèi), 糖尿病風險組58例, 占10.34%。
常規(guī)臨床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篩查操作過程較為復雜且風險高, 采用空腹血糖進行篩查操作風險也較高, 但運用該方法進行篩查工作存在一定缺陷, 例如:波動較大、漏診幾率較高, 雖然選用臨床方式檢驗, 但由于操作方法過于復雜,并且重復性較低, 并不能實行大型篩查工作[2]。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對糖化血紅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兩種檢測方法在糖尿病篩查中進行檢驗分析, 其中選用糖化血紅蛋白該方式進行檢測方法比較簡便, 摒棄無漏診現(xiàn)象, 最終結果比較穩(wěn)定, 可以對病患進行2~3個月糖尿病進行檢測, 根據(jù)最終檢測數(shù)據(jù)獲得最終結果;并通過將其與臨床檢測方法進行對比, 更能顯示出該檢測方法的優(yōu)點以及標準化。據(jù)相關報道顯示, 各大糖尿病醫(yī)療人員曾經(jīng)在2009年美國疾病會議中選用該方法作為糖尿病篩查主要方法, 選取其作為最有效的篩查方法之一。采用這一方法對疾病進行篩選治療,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運動承受能力, 確?;颊吖诿}血液可以獲得更好的供應情況。除此之外, 采用藥物對該疾病進行治療至幫助患者治療的首要基礎?;颊哌M行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飲食,并加以治療, 這樣才能保證治療的有效性, 提高質(zhì)量效果。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561例患者進行篩查操作, 運用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兩種方法實施篩查, 將兩種方法最終結果進行對比選取最為有效的篩選方法, 利于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與治療, 提高疾病治療質(zhì)量, 降低不良癥狀的出現(xiàn)。通過本次選用兩種不同方法檢測, 單一選用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后, HbAlc在<6.0%中, 正常組515例, 占91.8%,HbAlc在≥6.0%內(nèi), 糖尿病風險組46例, 占8.2%。采用實施空腹血糖檢測后, FPG在<6.1 mmol/L內(nèi), 正常組503例,占89.66%, FPG在≥6.1 mmol/L內(nèi), 糖尿病風險組58例, 占10.34%。通過對兩種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無論采用任何一種方法檢驗都會出現(xiàn)疾病漏檢、漏篩現(xiàn)象, 雖然將兩者數(shù)據(jù)重合對比, 但最終數(shù)據(jù)結果仍存在較大區(qū)別;采用有效的篩查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選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對糖尿病疾病患者進行篩查診斷過程中, 應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保持樂觀心態(tài)接受最終結果。
綜上所述, 選用單一方法檢測并不能準確的經(jīng)糖尿疾病患者完全檢測出來, 應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這樣才能提高篩查效率, 利于防止出現(xiàn)漏診現(xiàn)象, 加強檢測力度, 值得推廣。
[1]王慶美, 鄧演超, 李全雙.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與2型糖尿病腎損傷的關系探討.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1(14):167-189.
[2]尹更生, 李菊香, 邱霞, 等.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液流變學聯(lián)合檢測的意義.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 2010(2):1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