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nda+Mikel+Axl+小敏
“硬漢”安藤忠雄的建筑之旅
安藤忠雄的建筑屹立在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地上鋪著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碎片,引人冥思。“在今天這個視覺消費的時代,談精神和永恒是稀有的,也必然是孤獨和偏執(zhí)的?!?MAD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馬巖松在為《建筑家安藤忠雄》作序的時候這樣寫道。讓我們以安藤忠雄之名,開啟一場旅行吧。
厚積薄發(fā)的建筑旅行
安藤忠雄生于1941年,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依日本勞動法,他早已超過了退休的年齡,但他依然像晚年的路易斯·康一樣,每天帶著極大的工作熱情,去自己的建筑設計事務所,去世界各地旅行觀光,參加各大城市的建筑工程競賽,還花大量的精力去大學講學,宣告他新的“海上森林”的植樹目標。我們從他身上一點也看不到他投身建筑業(yè)四十余年來的疲倦感,也看不出這位全球風靡的建筑家半點驕傲的影子。
20歲的一天,安藤在舊書店里發(fā)現(xiàn)了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集,他被里面充滿靈性的建筑草圖深深吸引。不過安藤不懂法文和英文,于是他找到相關(guān)的日文譯本,大量閱讀相關(guān)文獻,了解了勒·柯布西耶這位現(xiàn)代建筑巨匠的身世。勒·柯布西耶自學出身,為了對抗體制,他開創(chuàng)出一條新的道路。安藤忠雄反復臨摹書里的圖畫和設計圖,渴望成為勒·柯布西耶那樣的大師。不能正式上大學,他就去大學旁聽或上夜校,盡可能接觸、參加設計實踐。為了體驗廣闊的建筑世界,22歲的安藤忠雄進行了一趟日本環(huán)島旅行,他遍訪日本近代建筑巨擘丹下健三的建筑,并被這些古老的建筑深深感動。
1965年,日本海外旅游開禁的第一年,早已游遍本國著名建筑的安藤忠雄毅然辭去好不容易穩(wěn)定下來的工作,用自己所有的積蓄作“賭注”,開始了漫長的國際旅行。他從橫濱乘船到納霍德卡(俄羅斯的遠東港口城市),又經(jīng)由西伯利亞鐵路前往莫斯科,再到芬蘭、法國、瑞士、意大利、希臘、西班牙,又經(jīng)由開普敦,去了馬達加斯加、印度、菲律賓,這一行花了七個月時間,這成了他“此后的人生中無可取代的財產(chǎn)”。在這個過程中,他見識到了無數(shù)當代建筑家的作品,看他們?nèi)绾慰朔谰淖匀画h(huán)境,將美麗的光線與生活細節(jié)融入到簡潔的建筑中,這令安藤感到新鮮、充實。這是一場觸動人心的心靈之旅,它讓安藤領(lǐng)悟到自己的渺小,也讓他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安灰7聞e人!創(chuàng)造新事物!跳脫一切事物的框架!自由萬歲!”這些聲音在安藤年輕的心靈中奏響了激昂的樂章,他成為建筑師的心意越發(fā)堅定。1969年,回國后的安藤忠雄開設了他自己的事務所。
事務所成立之初幾乎沒有工作,沒人上門委托,安藤唯一的工作就是參加國內(nèi)外建筑設計比賽。經(jīng)過幾年忍耐與拼搏,事務所脫離了谷底狀態(tài),工作漸漸增多,不過員工依然只有兩三名,規(guī)模極小。在事務所邁入第十個年頭,工作人員大約有十人的時候,還是以“游擊隊”的姿態(tài)存在著,但員工們都是一群抱持共同理想、具備信念和職責的人。
賦予生命的住吉長屋
1979年,“住吉長屋”榮獲日本建筑學院年度大獎,也讓安藤忠雄聲名鵲起。
長屋是大阪比較普遍的住宅形式,普通長屋大約以二間的寬度為一戶住宅,然后將其連續(xù)排列而成?!白〖L屋”取代了原來的三座連排長屋中間的一座,它的地基、梁與旁邊的長屋是共用的。封閉的長方體塊使有限的地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整棟建筑的立面幾乎是全封閉的,恰好滿足了地處中心城區(qū)的住宅對私密性的要求?!拔宜非蟮氖沁@樣一個空間:對外封閉,但通過光線在內(nèi)部造成戲劇性效果?!焙蛡鹘y(tǒng)長屋相比,安藤忠雄把“住吉長屋”處理得更為封閉,來凸顯內(nèi)部光線的豐富性。光影是組織空間的重要因素,讓光撒向墻與柱的間隙,直接塑造空間,取得神圣而親密的效果。墻體在光的作用下變得抽象了。同時,“住吉長屋”凹入處的墻板將光線反射到街道上,光線成為這座內(nèi)向式住宅與街道相聯(lián)系的調(diào)節(jié)器。據(jù)說,安藤忠雄對光線的運用源于日本傳統(tǒng)的數(shù)寄屋茶室——數(shù)寄屋喜歡用一束不經(jīng)意的光線刺破昏暗。“住吉長屋”的墻面都開有通風的小地窗,與相鄰住宅之間有十厘米的縫隙,通過這個縫隙就可以通風,是一座沒有空調(diào)裝置也能令人舒適生活的節(jié)能型住宅,同時也起到一定的采光作用?!白〖L屋”的立面嚴格對稱,不僅使建筑有均衡感,而且也讓處于傳統(tǒng)長屋區(qū)的建筑保留一定傳統(tǒng)觀念。
更讓人嘆服的是,安藤忠雄擅長將混凝土作為一種高精度的材料來對待,其表面都打磨得像鏡面一樣光滑,使之失去了作為結(jié)構(gòu)體的重量感,使空間達到了某種無重力狀態(tài)。他是這樣說的:“我樂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種明朗、安寧的無機材料,并賦予它一種幽雅的表達。”
安藤忠雄的這件處女作當時卻飽受批評。第一個問題是房屋四面都被墻包圍,除了入口就沒有別的開口;第二個問題是房屋內(nèi)外、墻壁和天花板,都是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而爭議最大的第三個問題,則是把已經(jīng)很狹小的混凝土箱形房子再切成三等分,中間的部分不加天花板,當作中庭使用。簡而言之,一樓是客廳與廚房等會用到水的空間,二樓是夫妻的臥室與孩子的房間,各個房間都被中庭切斷,下雨時,主人要打傘才能去廚房,人在建筑里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不過,這間房子絕對無法從一般的住家角度來詮釋,安藤的這件開山之作融入了他近40年的生活狀態(tài),那就是在艱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信念。安藤的設計理念無關(guān)他游歷時代見到的各種世界風格,而恰恰源自他從小住的又窄又暗、冬冷夏熱的木造長屋,而改善居住環(huán)境成了他從事建筑業(yè)的源動力。
用清水混凝土面對生活
安藤善用“清水混凝土”的風格,舍棄裝飾,直接展現(xiàn)材料的質(zhì)感,以質(zhì)樸的混凝土傳達日式建筑的感性,創(chuàng)造出樸素又充滿力量的空間。他對光、影極為敏感,對空間、溫度、氣候的考慮要比一般人更復雜、深入,但又懂得深入淺出。這都是他長期生活在關(guān)西,接觸奈良和京都古建筑,耳濡目染形成美感意識的流露。難怪有人說,安藤的建筑就如同藝妓的臉給人的感覺。在西方人眼里,他的作品充滿日本的禪意,而在東方人眼里又非常西化。安藤認為,汲取傳統(tǒng)精神,為現(xiàn)代活用才是繼承傳統(tǒng)的真意,他就是秉持這種理念來做設計。endprint
如今的安藤忠雄依然將改善生活環(huán)境放在首位,他開始強調(diào)愛護自然的重要性,呼吁社會應多種樹,增加綠蔭。然而植樹更深層的意義是讓人意識到所謂環(huán)保是“培育與成長”的過程。透過培育的辛勞,我們會發(fā)現(xiàn),改變環(huán)境就是改變自己。
安藤提出,如今要喚起人們對東京歷史的反思和對自然的敬畏,并不在于設立一座炫耀都市壯觀的紀念碑,而應種植“行道樹”,讓散落在東京的大小公園以及森林,串連成綠色“回廊”,讓東京成為一座充滿活力和靈性的城市。因為這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zhì)也注重創(chuàng)意的時代,人們應該在有限的資源里充實自己的生活,對環(huán)境負責。他期許有朝一日東京能從“綠色回廊”發(fā)展成“海上森林”,作為一位年逾70的老人,他依然為了這個目標奮斗著。
有人以為安藤忠雄的人生之路是條康莊大道,其實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日本的建筑業(yè)還是學院派的天下,自學的人要比科班出身的人花更多的心力才能達到目標。盡管如此,安藤還是一心向前,抓住每一個機會,朝著一個個目標邁進。他在自傳中坦承地說:“我沒有卓越的藝術(shù)資質(zhì),只有與生俱來的即使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也絕不放棄、堅強地活下去的韌性。”
尋找達利的奇幻之旅
如今的Cadaqués,紫色薔薇放肆張揚地在城中每個墻頭綻放,如同達利的化身永遠注視著潮漲潮落。
西班牙若是塊斑斕的畫布,位于巴塞羅那以北加泰羅尼亞的小城Figueras便是畫布上華彩張揚的那一筆。
我總在思索,這最絢爛的濃墨重彩,是因為加泰羅尼亞的旖旎感性,還是因為這座城曾經(jīng)的主人達利?這位集癲狂、自負、魅力,才情于一身的魔法大師,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家,與畢加索和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大畫家,如同一劑散著妖媚幽光的迷藥,一旦沉入便讓人無力也不想自拔。
就如達利自己所說的那樣:“I don't do drugs. I am drugs, take me!”縱然巴塞羅那有千百種玩法,但這一次,我們想探究這謎一般狂人的傳奇的一生。
達利的小宇宙
Figueras達利劇院美術(shù)館無疑是探尋之旅的首站,這里似乎是濃縮了其一生的最佳注腳。寓意著重生的雞蛋們盤踞著粉色城堡般的美術(shù)館,墻上布滿的金色圓球,據(jù)說象征著城里面包鋪的面包。城堡就是達利的小宇宙,荒誕奇幻的作品充斥著整個城堡空間。仿佛是盛滿了精靈古怪思維的儲蓄罐頭從高處被其狠狠砸下,各種璀璨想像,癲狂念頭,閃耀著金幣光澤以slow motion的速度四濺,其所到之處便妖嬈出纏著藤蔓的蠱惑花一朵。
入口庭院,黑色1941年版凱迪拉克上倒扣著達利和愛妻嘎拉曾用過的漁船,淌著的藍色之淚是對嘎拉無盡的思念。正中大廳是達利為愛妻嘎拉創(chuàng)作的巨畫,身后奔騰著故鄉(xiāng)的大海,而達利畢生摯愛之人的身軀則纏繞著Figueras的橄欖樹。
此后是Homage to Mae West展廳,這個展廳是達利對好萊塢明星Mae West的致敬。墻的左側(cè)掛著埃菲爾鐵塔畫,中間靠墻是鼻孔形狀的壁爐,前面是唇形沙發(fā)。每一組都是獨立成章的作品,而當你爬上小閣樓再從透鏡里望去,它們卻曼妙合成了Mae的臉龐。
正如其性格使然,達利美術(shù)館洋溢著濃烈又撲朔迷離的情緒,如夢囈般卻又驚世駭俗地沖擊著視覺感官。天花板上的這雙腳丫,描繪的是達利走向天堂的情景。達利身軀變異為打開著的抽屜,寓意著他最終掏空了一切,毫無保留地供奉給了他心中的小宇宙。
小漁村的色彩王國
美術(shù)館永遠不過是畫家的憑吊,若想了解他的一切,那不得不走入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
Cadaqués,這個有著藍色的海,紫色的風,白色民居,繽紛漁船的小城是造物主賜給世間的恩物。悠遠歷史讓小城留下了古羅馬人的體味,阿拉伯人的足印,讓Cadaqués如一甕透著光芒的秘制土酒,混合著迷一樣的珍奇谷物在歲月蹉跎中悠然陳為金波玉液。百年橄欖林蒼??澙@著陡峭海岸線,交錯著依次梯升而上的白屋紅瓦被陽光洗滌得清澈而靈動。無怪乎自18世紀以來,這里就成了文人和藝術(shù)家愛的天堂,當年,達利也在此建立其第一個工作藝術(shù)室。
離Cadaqués 3公里外,另有個海天相連的村子——Port Lligat,是達利曾經(jīng)定居的地方。1930年,與嘎拉邂逅不久,達利買下了這棟小屋,與心上人共筑愛巢。之后的幾十年,他們穿梭往來于依山傍水的Port Lligat和巴黎、紐約之間。
誰都知道,沒有嘎拉就沒有畫壇巨匠達利的誕生。25歲那年,達利在巴黎結(jié)識了超現(xiàn)實主義陣營中的一些人物,之后邀請他們到Cadaqués度假。這其中就有法國詩人艾呂雅和他的妻子嘎拉。達利無可救藥地迷戀上了大他10歲的嘎拉,同樣墜入愛河的嘎拉,在度假結(jié)束后留在了達利身邊,開始了兩人一生的相伴。當年因這場活色生香的不倫之戀,達利還被逐出家門。在與達利50余年的相濡以沫中,嘎拉承擔了多重角色:妻子、情人、模特、經(jīng)紀人。1982年嘎拉奔走天國,達利從此再也沒有提起過畫筆,這場曠世的愛情終畫下句點。
買下第一棟小屋之后,達利和嘎拉又先后買下周圍的幾幢。歷經(jīng)了多次翻修、改建,才有了如今這個充滿著奇幻色彩的童話王國。達利在此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作品,還有他多年來收集的一些怪誕神秘的藏品。嘎拉去世后,達利也了別了這塊土地,故居中一切擺設保持達利1982年離開它時的模樣。
薔薇在墻頭張揚綻放
如今的Cadaqués,紫色薔薇放肆張揚地在城中每個墻頭綻放,如同達利的化身永遠注視著潮漲潮落。云集著各類小販的集市很應景地沿海邊蔓開,海風俏皮地拽著滴答聲左右搖蕩,讓時間無法前行。及著人字拖,邊吮吸著鮮榨的李子汁,邊穿梭于散著濃郁異國情調(diào)味道的攤位之間,偶爾與懶散在棧橋上的流浪貓交錯一下眼神。這一刻,房貸股票,愛恨情仇,各種塵世的糾結(jié)與胸悶象被泵足了氫氣的氣球,終大徹大悟松開了纏于人肉身上的繩索,升騰蒸發(fā)于藍色地中海的上空。endprint
酒菜香從各色小酒館裊裊飄出。一家叫L'hostal的吧除了供應傳統(tǒng)西班牙Rioja紅酒之外,還有自家釀的鮮啤,等待著給予客人以驚喜。西班牙的酒保或伙計通常都是天生的調(diào)情高手。一挑眉,一抿嘴,上揚尾音,低沉聲線,皆成文章。每每在提供了親和力十足的體貼服務同時,也演繹了回無傷大雅的小曖昧, 成就了旅行日程表上叫人迷醉的小章回。
小城以南的公園里周末則有規(guī)模盛大的跳蚤市場牽動著古玩愛好者的神經(jīng)。賣家們氣勢豪邁地攤開著種種斑駁銀器,瓷具,古木櫥柜,還有各色蕾絲搖曳的西班牙舞扇子,躺在它們香艷無邊的夢里,不愿醒來…….
暮色下的Cadaqués,退卻明媚,披上了層燈火闌珊的紗。海色濃為深藍,荒草藤蔓被斜陽染到嫵媚通透。知倦海鳥作歸巢前最后的滑翔。長天,如一張被點燃的明信片,被灼紅到漸漸卷起了邊,上面的風景一點點于氤氳中化開,消散。
雖夜已低垂,但西班牙人的夜生活才剛撩開帷幕的一只小角。在長達2-3小時的Siesta(西班牙人的午休)之后,精力元氣已被養(yǎng)得異常飽滿,鼓鼓發(fā)亮。倒是選些什么來大開食戒,放肆一頓成了頭痛的問題。撩人欲念的甜醋腌魚?白灼蟶子?香氣肆虐的墨汁飯?蒜烤鱈魚?生猛Paella?還是小清新的番茄冷湯?樸素的Casa Anita——-達利最心儀的餐館,集結(jié)了這些人間尤物,等待著你從菜單上一道道把它們親手采摘下來,食到雞犬升天的境界。
夜色溫柔中,邊酌著Cava,邊把對Cadaqués和達利的留戀凝成剪影片斷,卷起存檔于大腦海馬區(qū)的記憶格段卻未留意,海上此刻已悄然滿起了一輪明月。
傾聽香波傳說
夜,如不小心倒翻的墨汁,從一角肆無忌憚地延開,化掉云霞,流過斜陽,繼續(xù)汩汩曼延,直至浸潤掉整個天空。在香波城堡即將消失于暮色的剎那,煙火升騰起來,綻放出最斑斕的世間盛景。
清晨在呦呦鹿鳴聲中被喚醒,遠處的香波城堡頂著無數(shù)個童話般的煙囪在被風卷起又松開的莎簾后影影綽綽地閃現(xiàn),呈現(xiàn)出幾近失真的夢幻。流淌了兩千年的盧瓦爾河心無旁騖地繚繞著城堡潺湲。從未停下腳步的河水見證了這座法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與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相結(jié)合,散發(fā)著法蘭西光耀的城堡的建成。而身為規(guī)模最為恢弘的香波同河谷其他城堡群又投倒影于盧瓦爾河中。分別于1981年和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香波城堡和盧瓦爾河就這樣成為彼此的風景,凝煉為并蒂蓮般的百年纏綿。
傳說當初建造城堡的動機僅是因為弗朗索瓦一世愛上了住在這里的一位姑娘。無論其真實性如何,坐落于一片廣袤綠茵上的白色香波堡彌散著空靈而浪漫的唯美氣息。占地5500公頃,440間房間,14座大型樓梯,11種不同型式的塔樓,800根雕刻圓柱,32公尺高的吊燈,當這一串理性數(shù)據(jù)化為具象時,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這個柔曼著幾何線條,無數(shù)座鐘塔直沖云霄,檐飾柱廊每個細節(jié)極盡著繁復華美的浩瀚絕倫的空間。
達芬奇的魔術(shù)棒
香波堡在法國王室時期作為一處重要的狩獵行宮。酷愛狩獵的弗朗索瓦一世將麋鹿頭顱和動物標本掛滿房間。有些屋子則是收藏著中古時期的武器。國王還為設計者達芬奇留了一間臥室。說到達芬奇,位于城堡主塔中央兩個單螺旋梯交錯盤繞著一根空心石柱而成的一座大型雙螺旋梯就是其的驚世之作。樓梯由八根方形柱支撐,位于四室的十字中心點,貫穿樓層。在各處于對立位置設立兩處出入口,不同的人順著不同的螺旋梯,都不會見到對方。在感受這曼妙雙旋樓梯的體驗時,恍若中瞥見身著絲絨蓬裙的王后和國王情人懷揣著心思,聲色不動地從各自的那座樓梯拾級而下,在似乎要相遇的那個瞬間,山雨欲來的不安分被達芬奇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及時旋開了。一切,在她們交錯離去的背影中又墜落,沉靜下來,只留下蕾絲襯裙劃過的幽光在閃爍不定……
二樓是呈現(xiàn)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錦繡風格的皇家套房。桂冠,絲帶,藤蔓花飾讓空間附著上了一種絢彩的流動感,在玉石馬賽克、瑪瑙鏡子、多彩織物、金絲鑲嵌品,鍛鐵攀爬的壁爐,細木鑲嵌鍍金青銅的柜櫥,龐貝紅華蓋大床,水晶吊燈的層層疊加之間翻騰著非理性的奇幻,似爆發(fā)火山,噴涌著如巖漿般火燙的奢華氣勢幾乎要將人消融。登上三樓,龐大扁圓形拱頂由四百個尺寸相同的藻井組成,每個井中雕琢著弗朗索瓦一世的蠑螈徽章和F字母。繼續(xù)前行,踏入天臺,如山巒起伏般的屋頂,365座大小林立的玄灰煙囪,石雕百合從城堡制高點的頂塔婀娜垂下,俯望人間,這一切演繹成了一座懸在空中的仙境。在各式天窗,高聳梯塔之間仿若隨時都會閃過一個捏著魔術(shù)棒,舞動著透明翅膀的精靈。極目遠眺是水渠繚繞,樹木蔥蘢的皇家狩獵林區(qū)。
石墻內(nèi)的獨立王國
香波城堡與外世之間由一條長達31公里的石城墻隔開。城墻之內(nèi),幾乎等同于巴黎市面積的森林公園讓香波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從西元1519年始建,直至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時代才告完工的城堡,由于地處偏僻,歷任國王較少來此游玩。但路易十四對香波堡卻相當傾心。每次巡幸這里,他都會在打獵、看莫里哀與呂利的芭蕾舞劇和戲劇中度過美妙光陰。十八世紀是城堡歷史上有人居住時間最長的時期。路易十五的岳父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斯找路易十五尋求庇護,他在香波堡住了八年時間。1748年,莫里斯.德.薩克森成為新住戶。為了獎勵他為法國取得的輝煌戰(zhàn)功,其被路易十五封為香波堡的終身長官。在他居住的兩年時間里,來自凡爾賽家具庫的皇家陳設與家具源源不斷運來,城堡被裝飾一新。從1932年開始,城堡歸國家所有,此后的修復工作一直沒有間斷。歷史上多位所有者或使用者都采取了積極的森林維護措施,從而更加凸顯了城堡的價值。
現(xiàn)如今,森林公園已成為法國最負盛名的自然遺產(chǎn)勝地之一,擁有總面積5540公頃的橡樹林、松林、荒野、沼澤和林中空地。數(shù)百年來,對整個園區(qū)的管理都是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眼光出發(fā),接納了各種索洛涅地區(qū)的珍貴動植物物種。城堡還同時肩負著接待公眾的使命,公園在1000多公頃的土地上設置自行車道、步行道、越野自行車道、馬道和觀景臺。游客們可在草坡綠蔭之間上演場暖意融融的合家歡戲碼;或于清霧繚繞,野生馬鹿跳躍的林間來段小布爾喬亞意味濃烈的晨跑;亦可泛舟戲水于高松河、護城河和大運河里,體驗一番當年路易十四的逍遙。每年公園的國家狩獵和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參觀項目的開放,把狩獵愛好者的訴求也體貼地考慮到了。香波城堡的游覽在這一系列應景節(jié)目的點綴之下,退卻了旅行指南上的生硬呆板,妙趣橫生地立體起來。endprint
夜,如不小心倒翻的墨汁,從一角肆無忌憚地延開,化掉云霞,流過斜陽,繼續(xù)汩汩曼延,直至浸潤掉整個天空。在香波城堡即將消失于暮色的剎那,煙火升騰起來,綻放出最斑斕的世間盛景。弗朗索瓦一世懷揣著夢想和對藝術(shù)的狂熱而造就的這座石質(zhì)龐然大物在瑰麗光芒的盤桓之下,儼然演化為一道由月宮投下璀璨之極的“君士坦丁堡天際線”。它的奇幻消融了一切歷史的雜沓紛紜,只讓人澎湃著荷爾蒙想迫切鉆進鯨魚箍蓬裙中,穿越到四百年前。昂著雪白脖頸,交錯于絲絨帷幔間,遭遇一場甘汁淋漓的曠世之戀,不問劫緣……
隱于時光隧道里的圖書館
位于墨爾本市區(qū)的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是澳大利亞最古老、歷史最具悠久的公共圖書館。1854年7月,維多利亞新就職的總督Charles Hotham爵士為圖書館的奠基培上了第一撥土。此后,這棟地標性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在風雨中一佇立就是155個年頭。
八根柱頭盛開著極其“巴洛克”的毛莨葉的Corinthian柱以擎天之勢撐起了這位沙巖色的巨人。設計師Joseph Reed賦于其的是嚴謹,大器與恰到好處的華麗。前廣場,創(chuàng)始人Redmond Barry爵士的銅像立于正中,左右各以大片清朗草坪作綴飾。陽光溫潤的日子,草坡上通常棲滿了人群與鴿子,享著人間美好,意境寧合溫暖。墨綠色古味濃郁的街燈若有似無地旁于數(shù)座泛著幽光的黑銅像邊。其中一座圣女貞德(Jeanne dArc)是法國雕塑家Emmanuel Frémiet位于巴黎相同作品的復制品。
圖書館于1856年正式對外開業(yè)。館藏品種豐富,收藏了2百多萬冊圖書,涵蓋了文學、地理、藝術(shù)、傳記、維多利亞州歷史,以及最新出版物等16000個系列。包括城市開創(chuàng)者:John Batman和John Pascoe Fawkner的日記,三次遠征太平洋,最早發(fā)現(xiàn)南半球新西蘭,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英國探險家、航海家 James Cook船長的對開本藏本。館內(nèi)珍有3500多件寶貴歷史文物。而各種演出節(jié)目單、商標、海報、兒童文獻、國際象棋文獻、地圖專藏這些“另類”的文化資源也都在圖書館的收藏范圍之內(nèi),并對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的文獻采用了相對應的保護措施。
整個建筑共有6層。步入正廳,空間闊敞。木質(zhì)地板淡散著花紋,歷經(jīng)久遠年頭,竟仍華彩生輝。書架連排,環(huán)繞于整個大廳周遭。簡約書桌用隔板相連,列于大廳中央,有序井然。大廳數(shù)個旁口又連接若干由玻璃墻間隔著的小廳,既與大廳相連,又獨立成章。它們分別是陳列微縮膠片讀物裝備的報刊閱讀區(qū),懸掛超大屏幕的彩色多媒體感受區(qū),還有依照澳洲多元文化特性設立的Genealogy Centre(家譜查詢中心)。這些地方說是“廳”,其實是佇于敞開的庭院里,石磚為墻,藍天為頂。
拾級而上二樓,Cowen畫廊翩翩而至。在維多利亞州立美術(shù)館遷址之前,圖書館還履行著博物館和展覽畫展的使命。這個收藏著超過400幅油畫,一系列雕像作品的畫廊主要從地理,歷史和人文發(fā)展的各角度記錄了早期維多利亞州的風土人情。相當一部分巴比松風格的風景作品描繪了墨爾本的早期風貌,生動地展示了歷史的演變及其發(fā)展軌跡。酒紅色背景墻雅致地寸著文化名家,各任總督的頭像。200前年潺潺流動的Yarra河和維多利亞時代的古建筑在射燈下影影綽綽,念叨著城中傳說。
穿越過這幅歷史長卷便步入了Redmond Barry閱覽室。Redmond Barry是圖書館的創(chuàng)始人,這個開放式高挑空間的兩層樓閱覽室便以其名字命名。館廳每個角落洋溢著精致。第二層繚繞于大廳邊緣,通透的空間散著濃郁書香。書架密然列于最外圍的四邊,幾十米高的朱紅廊柱內(nèi)側(cè)派出了一排排與古味相應成趣的電腦書桌,方便讀者查閱信息,也同時隔出了中間奢華的閱讀區(qū)域。灰色低腰沙發(fā)婉約圍著木質(zhì)圓桌,亮上盞盞巴洛克風格的花形臺燈,燈影把雙層館廳暈成點點金黃。
處于第三層,由Norman G. Peebles設計,在1913年開放的La Trobe Reading Room將圖書館朝圣之旅推向了最高潮。推開弓形大門,呈現(xiàn)于眼前的是博爾赫斯心中的“天堂”。34.75米高的八角形館廳著一身高貴奶白恢弘矗立,從跨度達35米的圓形玻璃穹頂(在其同類型建筑中位居世界首位)撒下的陽光完美到令人窒息,如沐于教堂般恍若隔世的圣潔光芒之中!1990年至2004年,圖書館花費了2億澳幣,進行了規(guī)模宏大的整修工程。設計師Ancher Mortlock 和Woolley為穹頂換上了高性能層壓玻璃板,將原先大圓頂因漏水問題而不得以在1959年用銅片將通透屋頂封起,改為人工采光的遺憾心結(jié)終得解開。直徑5米的圓窗和八角形空間的設計初衷是為百萬書籍和500多位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暢通透的空間。玄色古書架貼墻而置,由4層樓高的空間滿滿鋪陳而下,如雅致花邊勾勒出大廳唯美線條。書架上方,刻著泛著智慧之光的名言警句。八排昆士蘭產(chǎn)棕黃色銀樺樹雕刻而成的古舊桌椅,從大廳中央如暗藏著某種難以名狀的密碼般呈輻射狀散開。每個小桌上貼心設計了可上翻的小面板,垂吊著湖綠小燈以方便讀者閱讀時的最佳視角。La Trobe閱讀廳高挑穹頂撐起了整個圖書館的莊靜肅穆。順梯而上,書香氤氳中,仿若聞見挲挲的筆耕聲。無論從哪個落地窗口憑欄向外望去,都是席視覺之宴。
州立圖書館內(nèi)設施基本上免費提供于讀者。館內(nèi)還設立了藏有與藝術(shù)相關(guān)的世界級書籍,期刊,錄音,音樂的藝術(shù)館;多媒體娛樂體驗區(qū)域讓你接觸到最新的技術(shù)和數(shù)字信息,甚至還配備了人氣電子游戲,訪客們可盡情來一次酣暢淋漓的搏殺;棋牌室則是另一個驚喜。國際象棋安放于數(shù)十張桌上,供人們對壘娛樂。這個多用途室除了用于閱讀研究與象棋有關(guān)的書籍和期刊外,還珍藏了歷史久遠的象棋工具,如安德森象棋藏品等,是世界上三個最大的國際象棋公共收藏者之一。圖書館還提供免費無線上網(wǎng)服務,桌面都有筆記本電腦接入點。并備有可供搜索圖書館目錄、書籍庫和電子期刊的電腦,復印機等相關(guān)設施。信息問訊處專職人員還能提供專業(yè)輔助。endprint
每年有上千場針對不同族群,主題的公益活動,藝術(shù)展覽在州立圖書館進行。其中包括演講,表演,互動參與等多樣化的體驗。充分體現(xiàn)了圖書館資源為大眾公共所有的屬性。 圖書館還發(fā)揮著網(wǎng)絡開發(fā)中心的功能,為地市圖書館統(tǒng)一建立網(wǎng)絡系統(tǒng),對基層圖書館開展的服務也大都是通過網(wǎng)絡來進行。州立圖書館除公共假期外全年無休,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四從上午10點到晚上9點;而周五至周日則從上午10點至下午6點,這也充分適應了廣大公眾的時間安排。
從喧囂到沉寂,這個城市周而復始流轉(zhuǎn)著日夜。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挺立于奔騰不息的Swanston大街上,默望著膚色交錯的往來行者,如梭車流,和鈴鐺悠揚的古老馬車。荏苒中,它始終是那抹隱于時光隧道里,未被光怪陸離侵蝕掉的,最靜謐沉著的光芒。
全羅北道 韓屋村
全羅北道,一座充滿著濃厚傳統(tǒng)文化氛圍的韓國城市,這里有人們熟悉的韓屋村,還有全州拌飯。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載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板索里藝術(shù)就發(fā)源于這里,韓屋、韓餐、韓紙等最經(jīng)典的韓國傳統(tǒng)文化代表也大量集中在這里。
全州韓屋村是可以找到最接近韓國文化的千年全州之地標。來到全州韓屋村,仿佛時光倒流,于古色古香中,讓人忘卻置身于什么時代。匯集七百余間韓屋的全州韓屋村,是位于全州豐南洞一帶的國內(nèi)最大規(guī)模的傳統(tǒng)韓屋村,亦是全國唯一的都市型韓屋部落。有慶基殿、梧木臺、鄉(xiāng)校等重要文化遺產(chǎn)與文化設施散布的全州韓屋村是全州獨有的文化空間??审w驗傳統(tǒng)文化與昔日書生們的風流倜儻的場所,這就是全州韓屋村。
歷史觀點來看,位于豐南洞一帶的都市型韓屋可說是從1910年開始在進入工業(yè)化社會的演變過程當中,所發(fā)生的韓國居住文化之發(fā)展過程的重要史料。尤其慶基殿、梧木臺、鄉(xiāng)校等在19世紀以前朝鮮時代的歷史性與建筑方式為基礎(chǔ),更可一窺因近代日本帝國被變質(zhì)的房屋結(jié)構(gòu)、解放后演變?yōu)榻n屋的過程等,可說是極具價值的綜合性韓屋住宅空間。韓屋村周圍有豐南門與供奉著太祖李成桂御真的慶基殿、全州八景之一的寒碧堂、李太祖的高祖父曾經(jīng)住過的梨木臺與梧木臺、全州鄉(xiāng)校、學忍堂等朝鮮時代之文化遺產(chǎn),可飽覽韓國傳統(tǒng)文化的風貌。
全州韓屋村雖然小,一景一致里卻透著濃濃的韓民族的歷史之氣。
韓屋是采用韓國傳統(tǒng)建筑方式建造而成的房屋,在連接房間和房間的木地板里,夏天有涼爽的風通過,房間內(nèi)地上的溫突則在寒冷的冬天給房間提供暖氣。它用木頭和泥土等自然材料建造,頂部再涂上韓國傳統(tǒng)的韓紙便完成了。但還好,村里還保持著韓國特有的整潔干凈以及安靜,沒有嘈雜的車流,沒有喧鬧的人流,也沒有現(xiàn)代化的繁華。
慶基殿 帝王之氣
全州曾是后百濟時代的首都,也是朝鮮王朝的發(fā)源地,這樣的歷史背景讓全州人驕傲地認為,全州是皇帝的故鄉(xiāng)。到全州不能錯過的就是全州慶基殿,它是為供放朝鮮開朝皇帝李太祖的遺像,于1410年修建。這里的景色非常宜人,漫步其中不僅可以了解韓國傳統(tǒng)歷史還能享受悠閑時光。
門前的栓馬石碑上的一行字檔下,石碑上刻著“至此皆下雜人勿得入”以彰顯皇帝所在的威嚴。慶基殿仍保留過往建筑架構(gòu),以傳統(tǒng)韓國人進殿規(guī)矩,中央大門只有神和皇帝能走,一般人從右門進、左門出,大門前可見一座小紅門,門框中央有長茅狀突起,是為避邪驅(qū)魔之故。慶基殿內(nèi)除李太祖外,還供奉著純宗、哲宗、英祖等朝鮮王朝歷代皇帝的畫像及,并陳列著格式轎子。其中又以遷移牌位時使用的神輦和高官出巡視乘坐的駕轎最為引人注目。作為歷史劇《龍之淚》和《明成皇后》、《王的男人》的拍攝地,隨著電視劇的升溫,慶基殿也漸廣為人知。
慶基殿園內(nèi)風景優(yōu)美,不論是春夏秋冬都有著各具特色的風景,園內(nèi)的竹林風兒吹過沙沙作響,很多韓國人都把這里作為周末休閑的好去處。
韓屋之美
全州韓屋村的傳統(tǒng)美感尤其體現(xiàn)在韓屋的屋檐曲線上。屋檐角向天翹既是韓屋的特征又是韓舞韻為所在。韓屋大致分為里屋和客房兩部分。里房多為女人居住的地方,設有閨房;而客房則多是男人使用的地方,設有書房。韓屋的這種結(jié)構(gòu)正體現(xiàn)了古代男女有別的特征。其中,里房作為女人活動的場所一般設在最深邃最隱秘的地方。韓屋的另一特征就是火炕房。韓國人的生活習俗與坐文化相連,因此家里都設有火炕。在房間外的灶口里點上火加熱,整個房間就變暖了。冬暖夏涼是火炕最大的特征。
韓屋村內(nèi)還單設有韓屋生活體驗館,游客可親身到其中的閨房和書房體驗韓國傳統(tǒng)火炕的感覺。此外,體驗館還提供盛在納清瑜器內(nèi)的傳統(tǒng)韓餐,為體驗韓國傳統(tǒng)韻味更添色彩。在全州韓屋村內(nèi)不僅可以體驗韓國傳統(tǒng)的生活,還能吃到有名的全州拌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