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
看過《單身男女2》的朋友都叫:“無法想象這是銀河映像!”
沒什么說的,《單2》開場就是標(biāo)準(zhǔn)爛片。看過“黑”字頭、“暗”字頭、“槍”字頭的,再來看韋杜組合的《單2》,肯定會有匪夷所思的感覺,仿佛科波拉拍了《小時代》。
《單2》比《單身男女》又爛了許多。這次,杜琪峰、韋家輝完全沒心思講故事,片中兩女三男,動作片一樣相遇,動漫片一樣相愛,科幻片一樣分手,災(zāi)難片一樣結(jié)局。五個偶像派,保持著各自在廣告片中的腔調(diào)和臺步,為了一部廣告長片,走到一起來了。其中,比較諷刺的是,這些美男靚女,角色設(shè)定的智商都接近人類極限,不是股神,就是天才,但從頭至尾,他們的智力行為連美羊羊都比不上。
不過,畢竟《單2》不是郭敬明拍的,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我還真是想了很久。都知道,銀河映像一直左右手拍電影。左手黑,右手粉,粉嫩的愛情神經(jīng)片養(yǎng)育凌厲的黑色江湖片,幾乎也算是銀河的傳統(tǒng)。所以,韋杜組合拍愛情片不稀奇,甚至,拍愛情爛片也不稀奇,銀河需要維持,這很正常,就像我們也時不時地吃點肯德基,雖然這部電影實在爛得有點沒底線。
銀河愛情系列如果終結(jié),說實在,不會有很多人嘆息。這種商業(yè)劇,00后都可以接手。我在這部《單2》中,看到的是,銀河左手的危機,因為這么爛的《單2》居然有邏輯奇特的點贊聲。
2013年,銀河映像三當(dāng)家“杜琪峰、韋家輝、游乃?!币黄鸪鍪?,完成了在內(nèi)地公映的《毒戰(zhàn)》。這部電影一改銀河以往風(fēng)格,在自然光里發(fā)動槍戰(zhàn),使得影像呈現(xiàn)接近現(xiàn)實主義的風(fēng)格,尤其是最后一場戲,殘酷、激烈,不抽象。但是,這部被很多香港人視為《黑社會》系列續(xù)集的電影,遭遇了一些港版酷評,其背后的理由很一致:因為這是一部合拍片,《黑社會以和為貴》中的那種對大陸方面的挑釁性,在這里沒有延續(xù)。銀河映像的壓力挺大的,籌拍中的《黑社會3》,杜琪峰就放出話來,估計大陸上映會很難,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陸港合拍也好,香港獨資也好,作為一種電影經(jīng)濟,當(dāng)然會對影片構(gòu)成產(chǎn)生巨大影響,這些年,我們的確也看到了合拍片對香港電影的生態(tài)重構(gòu),其中包括婚姻般的束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合拍片”和“獨資片”在新的政治經(jīng)濟語境里,成了評估香港電影的一個美學(xué)前提,好像“獨資”意味著更高深的電影理想。同在這個邏輯里,合拍片就仿佛帶著一種原罪,搞得港人做不好合拍片,反而有了道德上的悲壯。關(guān)于《單2》的失敗,就有神奇的辯護(hù)出來說:反正目標(biāo)觀眾在大陸,嘖嘖!
用電影外的邏輯去攪亂電影內(nèi)的語法,香港電影還能走多遠(yuǎn)?作為多年的銀河粉絲,我覺得,杜琪峰的腦子其實是清楚的。去年底,在蒲鋒對他的一次采訪中,蒲問杜,“黑幫片會消失嗎?”杜說:“我們在50年代出生,60年代的周邊總有幾個黑幫,到七八十年代仍是這樣,我們有那種氣息吹過來。他們現(xiàn)在少得多了,可能時代不同了,有些東西自然消失,這是一個生態(tài)……電影或多或少是時代的一些記錄,人隨著它一起轉(zhuǎn)變,我們不能硬把他們拉回來去搞黑幫題材,因為他要寫的是另一些題材。黑幫片自然消失的話,就讓它自然消失。因為新一代作者沒有這方面的靈感,黑幫片衰落或消失已不再是與審查有否沖突的問題?!?/p>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電影,有人覺得《毒戰(zhàn)》脫離了黑社會的范疇,生出怨言,怪在合拍片上;有人覺得《單2》太爛不像銀河映像,生出同情,怪在合拍片上,這同一個撒嬌的邏輯,我想,韋杜組合應(yīng)該是看得穿的吧。說到底,作為銀河粉絲,我們從來不怕銀河拍爛片,我們怕的是,支持爛片的邏輯也被用來支持銀河的黑色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