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來了說改革
葉小文
改革沒有退路,別無選擇,只能“馬上”成功。說“馬上”成功,不是垂手可得,而是要志在必得
馬年來了。中國新一輪改革,躍馬揚鞭,“上馬”啟程了!騎上馬,就下不來,成敗在此一搏。改革沒有退路,別無選擇,只能“馬上”成功。說“馬上”成功,不是垂手可得,而是要志在必得。
中華民族這一百多年來歷經磨難,現在離民族復興越來越近。近代百年為了從積貧積弱走向民族復興,經歷過多少苦難、掙扎和悲傷,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好不容易走到現在,切切不可再耽誤。必須往前走,必須勇于試,這是我們的責任所系。不干可能不犯錯誤,但要承擔歷史責任。
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各項事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再往下走,每一步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飛躍。世界上許多經濟體的發(fā)展在連續(xù)增長后,往往出現拐點,由盛而衰。中國經濟能否邁過這個坎,持續(xù)發(fā)展?再往下走,每一步都是驚險的一跳。歷史上,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功虧一簣、積重難返的教訓不少。這一階段,思想難以統(tǒng)一,心理常常失衡,顧此往往失彼,步子容易邁錯,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機遇容易丟失。
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進入了起步堅實、開始提速、百年難遇的機遇期,但也是充滿風險、挑戰(zhàn)和變數的敏感期、復雜期、危險期。珍惜難得的基礎, 抓住難得的機遇,正確應對挑戰(zhàn)化解風險,保持發(fā)展勢頭,就可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縱覽百年興衰史,終于迎來機遇期,成敗在此一搏?;饷苤ā⒔鉀Q問題之策、戰(zhàn)勝挑戰(zhàn)之方、持續(xù)發(fā)展之道,惟有改革,別無他途。已經“上馬”的中國新一輪改革,我們心心相許,祝愿“馬上”成功。我們別無選擇,也只能“馬上”成功。
馬年來了,“一馬當先”?!爸醒肴嫔罨母镱I導小組”閃亮登場,改革總指揮部掛帥升帳了!全中國都瞪大眼睛,看著這個具有高度權威、掀起中國變革風云、調遣千軍萬馬的“深改組”,亮出令牌,言出法隨;分兵布陣,全面啟動;一招一式,決不含糊?!吧罡慕M”指揮若定,“紫云團影電飛瞳,駿骨龍媒自不同。騎過玉樓金轡響,一聲嘶斷落花風?!?/p>
馬年來了,“萬馬奔騰”。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已經鋪開。從廢止勞教制度到放開“單獨兩孩”,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改革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雷厲風行的舉措,讓群眾感受到強勁的改革之風。這些“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如疾風驟雨,“積小勝為大勝”,激活了深化改革的大棋盤。接下來,還會有“涉及面廣、需要中央決策的改革”,會有“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
改革者催動著改革駿馬飛奔,必須“蹄疾而步穩(wěn)”。這對改革騎手來說,需要多么高超的本領!然而,我們的本領,隨著形勢和任務不斷發(fā)展,適應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適應的一面正在上升。正如毛澤東同志1939年在延安的講話: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我們必須把高度的責任感、清醒的危機感化為加強學習的緊迫感,把外部的巨大壓力轉化為內部的高度自覺,多一點學習、多一點思考、多一點實踐,少一點無謂的應酬、少一點虛妄的空談,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
馬年來了說改革,既要快馬再加鞭,也要蹄疾而步穩(wěn)。試看中國新一輪改革,蹄疾走日月,步穩(wěn)度關山。
(作者為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
責編/劉建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