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霞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小川未明是日本近代兒童文學巨擘,在日本兒童文學乃至亞洲兒童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于1910年出版的童話集《紅船》被日本兒童文學界公認為一部劃時代的作品,開啟了日本近代文學童話的先河。在近六十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小川未明共留下了四、五百篇小說,近千篇童話,以及大量的詩、隨筆、感想文等。約有20多篇代表性作品無數(shù)次成為各個童話集的必選之作。他所倡導的“童心主義”童話觀在大正時期(1912—1926)掀起了日本兒童文學發(fā)展的高潮。中國對小川童話的譯介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張曉天在《小說月報》上發(fā)表的譯作《蜘蛛與草花》,由此小川未明成為民國時期中國譯介最多的日本兒童文學作家。
1924年2月,《小說月報》第15卷第2號上刊登了張曉天翻譯的《蜘蛛與草花》,這是小川未明童話在中國的首個譯文,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1924年至1925年兩年間,《小說月報》共刊登六篇小川未明童話,譯者均為張曉天(具體篇目見附表1)。如果對比這六篇童話在中國和日本的發(fā)表時間會發(fā)現(xiàn):中譯文或僅晚于日本的發(fā)表時間半年至一年;或雖最初發(fā)表時間不明,但中譯文早于收錄它的童話集的出版時間。可見當時中國文壇的消息極為靈通,并且張曉天所代表的文學研究會非常關注同樣處于兒童文學發(fā)生期的日本兒童文學的發(fā)展狀況。
我國對外國兒童文學作品的譯介始于清末民初。二十年代,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結社——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了一場“兒童文學運動”?!缎≌f月報》作為文學研究會的代用會刊,在沈雁冰、鄭振鐸兩位主編的先后努力下,自1921年起開啟了譯介外國兒童文學的旗手的時代,并逐漸成為當時譯介外國兒童文學的重鎮(zhèn)?!缎≌f月報》的影響力也為小川未明童話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1925年4月,文學研究會出版了譯著童話集《牧羊兒》,收錄葉紹均、徐志摩等人創(chuàng)作的四篇童話及兩位外國童話作家安徒生、小川未明的各三篇童話,并在卷首附上了二人的照片和簡介。這是當時的文學研究會將小川未明視為與安徒生比肩的亞洲兒童文學代表的有力佐證。
張曉天是將小川未明介紹至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積極的推廣者。1929年他在《開明》上連載了三篇《小川未明童話文學論》,評價小川未明的童話創(chuàng)作的同時,選譯了兩篇小川關于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隨筆。張曉天認為使小川未明綻放出最高光彩的是他的童話,他的童話是散文詩的,是真正獨出匠心的創(chuàng)作,并且教兒童以人生、正義、道德?!八耐挶愫孟裆趹?guī)r上的野百合花一般,有神秘性,有純潔自由孤寂的心,幽遠清麗的香和美,而且又都是童心的感激,正義和美的結晶的?!雹僦皇菄鴥冗€無人注意到他的童話的真正價值。對于小川未明本人,張曉天認為他是一位擁護人類自由的悲壯的斗士。在《蜘蛛與草花》的譯文后記中,張就曾寫道:“小川未明君是日本社會主義文藝作家頂有名的一人,他的真實和熱情的力的作品,獨耀文壇。童話的創(chuàng)作者,要數(shù)第一二位哩!”②這段簡短的后記傳達出一個重要信息,即當時的小川未明既是一位日本頂尖的童話作家,也是一位極具名望的社會主義文藝作家。雖說以今天的角度看,張曉天對文學家的評價有些傾向于作品的階級性而非藝術性,但他也是滿懷對兒童文學的熱情來介紹小川未明的。
經(jīng)過《小說月報》、《開明》的鋪墊和積累,1932年1月開始,張曉天翻譯出版四冊《小川未明童話集》(詳見附表2)。這四冊童話集是小川未明童話在中國的第一個單行本,也是日本童話作家在中國出版的第一部純粹個人創(chuàng)作的童話集。因此,這次翻譯出版得到了小川未明本人及日本兒童文學界的重視。小川為本書親自寫就一篇序言,被譯者收錄在童話集的第四冊《黑人與紅雪車》中。這則消息以“未明氏的童話在中國出版”為題,刊登在《童話研究》1931年10月號上。并且,在目前最權威的講談社版《定本小川未明童話全集》(1977年)的年譜中,于1931年條目下紀錄了這一年中國上海出版張曉天譯《未明童話集》(四冊)。中國學界在論及五四翻譯文學時,也從未忽略它的存在。從事中日文學關系研究的王向遠先生曾高度評價此譯本:“影響最大的是著名日本兒童文學翻譯家張曉天翻譯的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小川未明的童話作品。(中略)小川未明的許多重要作品通過張曉天之手,大都被譯介過來了?!雹?/p>
本部童話集中共收錄63篇童話,及四篇序言④。張曉天在譯者序中寫道:童話“根于人類的本然性,而真純的寫出人類的博愛和一派天真的東西。(中略)便是大人讀著也可以回復童心保持和善天真的自然性的?!薄巴捘軌蚺囵B(yǎng)和保護同情心、想象力、正義心等人類最寶貴的自然性?!雹蓐U明了張曉天對于童話文學的認識。他的觀點與小川未明如出一轍,或許可以認為深受小川未明的影響,由此也能夠理解張曉天在文字中流露出的對小川未明的敬仰之意。童話集的選目基本以小川未明1917年至1921年間的創(chuàng)作為中心,僅有少量新作。另外,張曉天盡可能回避了國內已經(jīng)翻譯過的作品。1920年代開始,童話(此時為兒童文學代稱)一躍成為新興的文學領域,不論是民間故事、寓言,還是著名童話家如安徒生、格林、王爾德等人的作品,幾乎都有過翻譯,此時只有未譯過的新作品才有意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他越過了具有濃郁日本民族色彩、被譽為小川未明童話最高峰的《紅蠟燭與美人魚》(1921);而是選擇了那些清新、真純;表現(xiàn)善與美;放入任何國家文化中都可以被理解的、極具文學性的故事。其實這不僅是張曉天選譯的特點,也是小川未明童話被介紹至中國的最初二十年的翻譯特征。
當時兒童文學翻譯者已經(jīng)開始關注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并根據(jù)讀者年齡和認知程度來劃分面向少年兒童的出版物。如開明書店1926年開始出版的“世界少年文學叢刊”,將讀物分為A、B、C三類。A類為初中一二年級適用,B類為小學五六年級適用,C類為小學三四年級適用。這四冊童話集沒有插圖,童話內容本身也并不適合幼兒,如果再結合小川未明的序言“我的童話集得介紹于中國的好善美愛正義的兒童們及成人一讀,這是我衷中感到欣快的”⑥,則不難理解本書盡管沒有明確標注讀者對象群,它應該也是面向小學高年級及中學以上甚至是成人讀者的。
總體來看,這部童話集譯作選擇審慎,譯文準確度高,文筆清新流暢,并且盡量保持了原作的風味,是難得的翻譯佳作。關于譯者張曉天,由于條件所限,筆者沒有找到更多的資料。只知道他是文學研究會的成員,曾留學日本多年,是巴金的友人。1929年春曾與巴金、吳朗西等人一同在泉州黎明高級中學擔任教職。除小川未明童話外,還翻譯過秋田雨雀的童話劇《佛陀的戰(zhàn)爭》(《小說月報》1924.11),《演劇技術入門》(《文藝舞臺》1936.2卷1期)等文章。
如果說張曉天譯文的流傳得益于《小說月報》的影響力的話,那么同樣影響力巨大的《文學周報》和文學研究會的另一份刊物《文學》,也為國內讀者了解小川未明起到了揚聲器的作用。這三份辦刊時間長、影響力巨大的文學刊物,先后刊載小川未明的童話,既與小川童話本身較高的文學性、藝術性有關,也與當時國內童話創(chuàng)作極少,迫切需要優(yōu)秀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滋養(yǎng)有關。30年代譯介外國兒童文學的熱潮已經(jīng)過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小川未明童話的譯作仍然散見報端,并被收入不同的日本童話集中。特別是趙景深在編輯《初級中學北新混合國語第1冊》第七版時,收錄了小川未明的《花與少年》(姜景苔譯)一文。相對于各類童話集、少年文集,一篇異國的文學童話被收入國語教材意義非凡。在翻譯童話作品的同時,也有人注意到了小川未明闡述文學見解的隨筆?!段膶W周報》在1928年10月發(fā)行的第339期上,刊登了高明譯小川未明隨筆《少年主人公的文學》。這篇文章闡明了小川未明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的態(tài)度:以少年做主人公,不是為了沉浸在昔日的夢幻中、忘記現(xiàn)實的苦悶,只是希望像兒童那樣率真。
在1926年5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發(fā)表題為《今后做一名童話作家》的宣言之前,小川未明一直同時從事小說和童話創(chuàng)作,并且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成為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鄭振鐸著《文學大綱》(商務印書館1927.04)、謝六逸著《日本文學史》(北新書局,1937.02)等文學史著作中,都較客觀地評價過小川未明的文學活動。
由于歷史的原因,此后的40多年再未有小川未明的任何作品在中國出現(xiàn),直至80年代初,外國兒童文學的譯介活動重新繁盛起來。截至2013年底,我國共出版了11冊小川未明童話選集,收錄小川童話的各種童話選達78種之多,幾乎遍及所有日本童話選及部分世界童話選。探究小川未明童話的藝術性、以及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過程,無疑是筆者今后繼續(xù)前進的方向??偨Y這段歷史,既可以明確小川未明童話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也可以側面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兒童文學的關注點。(附表1、2見下頁)
注 釋:
①張曉天.介紹小川未明——關于他的童話[J].開明,1929,第1卷(11):619-622.
②張曉天.蜘蛛與草花[J].小說月報,1924,第15卷(2):3-4.
③王向遠.日本文學漢譯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52.
④這四篇序言分別是:譯者序、《創(chuàng)作童話時的心情》(代序)、蘆谷蘆村著《明治以來最偉大的散文詩人》(代序)、小川未明著中譯本序。
⑤小川未明.張曉天.小川未明童話集魚與天鵝[M].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1.
⑥小川未明.張曉天.小川未明童話集黑人與紅雪車[M].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2.
附表1 (發(fā)表于刊物的小川未明童話)
附表2 (收錄小川童話的書籍)
[1]小川未明.張曉天.小川未明童話集[M].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
[2]王向遠.日本文學漢譯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
[3]張曉天.蜘蛛與草花[J].小說月報,1924,第15卷(2).
[4]高明.少年主人公的文學[J]文學周報,1928.10.14(339).
[5]上笙一郎編.小川未明論集,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