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鳴
盡管路面是堅硬的,汽車是鋼鐵的,但還是有一些故事,能讓人備感溫暖。日前有報道說,澳大利亞一位男士坐飛機出差回來,在停車場取車時,看到一只小鳥在雨刷器上筑了個精致的巢,還孵了蛋。他沒有采取貿(mào)然行動,而是與野生動物官員聯(lián)系。當聽到可請人將巢移走或等蛋孵化出再取車的答復(fù)后,這位車主作出決定:將車留在機場,自己騎車回家。一位中國女孩說,聽過這則故事之后,她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每天早上發(fā)動汽車前,要圍著車轉(zhuǎn)一圈兒,看看是否有小動物藏匿其中。
很快,這個故事有了“中華版”,而且更加精彩。今年初春某晚,巴先生應(yīng)邀與朋友見面,聚會后開他的路虎時,看到幾位男女青年正圍著他的車找什么。上前一問,原來是他們的一只小貓鉆到車底下了。于是,他也加入尋找。掀開引擎蓋,可只偶爾聽見貓叫,手電筒的強光卻照不到它的蹤影。其間,不時有附近的居民過來支招兒。小貓的膽子很小,決心倒挺大,堅持把“躲貓貓”進行到底。直到凌晨1點,大伙兒都有點扛不住了。巴先生擔(dān)心車子一發(fā)動,小貓的命就沒了。實在沒辦法,他在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下。
故事還在“接力”——長話短說,第二天,幾位路過的巡防隊員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況,他們搗鼓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找到貓,于是報了警。接下來,巴先生撥打4S店的電話,想把車拖到4S店拆開,再把貓營救出來。很快,4S店的救援車來了。因為拖車公司有規(guī)定,晚上9點之前不能進市區(qū)。車是沒法拖了,只好當場拆卸。4S店的修車師傅掰開格柵、掀開發(fā)動機蓋,都沒看見貓的影子。這時,“奇跡”發(fā)生了:一條狗從旁邊經(jīng)過,它聞到了貓的氣味,沖著引擎蓋吠了幾聲。很快人們聽見有東西在抓引擎蓋。掀開引擎蓋的瞬間,一只黑白相間的小貓亮相。鬧騰了16個小時的“喵星人”終于被抓住,熱心市民趕緊拿來清水喂小貓。見此情景,貓的主人感動不已,不停地向大家致謝。4S店的師傅表示,拖車加上拆車大概需要800元,但4S店只收200元。對于這筆花費由誰出,車主認為應(yīng)該由他本人支付,巴先生微笑著說:“一條小生命多重要啊,我做這些都沒啥?!?/p>
世間很多感人的故事,并不都是驚濤駭浪或慷慨悲歌。有時,只是一只小貓或偶然飛過的小鳥,便可撥動人們的心弦,奏響一曲悅耳的歡歌。這兩則故事,完全可以被當成經(jīng)典寫入駕校教材,讓司機和準司機們牢記在心。最近看到市公交公司一則招聘司機的啟事,除了要求熟悉交通法、有責(zé)任心、有上進心、身體健康、無不良行駛記錄等,還強調(diào)應(yīng)聘者“善良細心”。在解釋為什么著重寫上這一條時,招聘方說,一位善良細心的司機,會等所有乘客坐好之后才發(fā)動車;會把車耐心停在人行道前,讓老人和兒童慢慢通過;每天發(fā)動汽車之前,他都要檢查車況,避免任何隱患;而且,他從不違法,絕不粗暴,處處以保護生命安全為己任。凡是具備這種素質(zhì)的司機,都是心懷慈悲之人。這種人的心里,都有一只美麗的小鳥,輕盈地飛翔在鮮花之間。聽到這樣的回答,有人問招聘者:您是詩人吧?這位班車司機出身的領(lǐng)導(dǎo)回答:噢,我不會寫詩,但詩歌在人間。
朋友,假如見到一只小鳥正在您的車上筑巢,請耐心等待,再等等。
(編輯·宋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