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鎏
徐復觀在《中國藝術精神》中寫到:莊子之所謂道,落實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藝術精神。莊子的理論,強調以真以美,崇尚自然。這些獨特的藝術審美精神,對我們如今的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1.莊之所以為莊
1.1莊子的藝術人生
莊子出生于戰(zhàn)爭最為頻繁而統(tǒng)治者又最為驕橫的戰(zhàn)國時代,作為正直知識分子的莊子鄙視權貴,對現(xiàn)實不滿,不愿出仕,清貧自樂;他深情而又灑脫,執(zhí)著而又曠達,他孤獨,寂寞,在自然中尋找精神寄托。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個詩意盎然的藝術人生。
1.2從”心”到”忘”
1.2.1“心”的自由
“心”的自由是一種空明靈透的心境,這種心境用莊子的“道”來理解,便是“玄虛”的“虛”。在莊子看來,超越認知能力與想象力所能達到的一切境界,徹底遨游于方外,獲得真正的自由、終極的自由。②
1.2.2“游”的自由
“游”,從根本上說,是對苦難的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理想王國的一種向往。它崇尚的是行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
1.2.3“忘”的自由
“忘”就是去“累”,莊子凡事主張“相忘于江湖”。人之于“道”,關鍵在于“忘”。③忘卻自身和對俗世的追求,獲得心靈上的凈化,超脫于塵世之上,以便開始新的暢想和創(chuàng)造。
1.3莊子的藝術審美精神
1.3.1浪漫主義藝術精神
由于從人的自然和自由出發(fā),莊子認為在現(xiàn)實人間無以寄托對社會政治統(tǒng)治和道德倫理規(guī)范相對立的人格理想,故而就汪洋肆意,想象無羈。浪漫主義的想象是運用藝術的形象思維對現(xiàn)實社會的樂觀的幻想,具有超人間、超現(xiàn)實的色彩。
1.3.2創(chuàng)造性藝術精神
莊子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精神在《逍遙游》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其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也更符合藝術性,在浪漫主義精神的基礎上,大膽的進行意識的藝術創(chuàng)造,肆意發(fā)揮,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夸張想象是“心”“游”“忘”的最佳體現(xiàn)。
2.莊子的藝術審美精神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2.1莊子的藝術生死觀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在看待死亡問題上,莊子給我們的回答是齊生死。在莊子看來,人的生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運動過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因此,生不必喜,死不必悲。再而,莊子的藝術生死觀進一步升華,最終達到“逍遙游”。在機器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生活的節(jié)奏越來越緊張的當代社會,莊子的藝術生死觀對于我們如何
保持住本真的自我,在快節(jié)奏中尋求人間的詩意有著重要的意義。
2.2莊子的藝術政治觀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莊子主張無為而治,他的“忘”主要是對人間生存的追求而不得的一種心理調節(jié),給予普羅大眾在求而不得時的自我紓解的方法,由于當時人們最大的精神壓迫來自于政治,所以莊子主張應忘懷天下之心。另外,人們對感官生理欲望的追求擾亂了人內心的平靜,所以莊子告誡人們“應相忘于江湖”。這一人生-藝術哲學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更是尤為重要,它時刻告誡我們應堅持本真,做到即自的超越。
3.莊子的藝術審美精神對藝術人生的影響
3.1自由的藝術人生
崇尚自由是莊子思想的精髓,在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自由對于我們而言極為重要,它是開啟一切美好事物,探究一切根源的開始。莊子的審美思想為我們營造了一片寬大舒適的自由意境,,為我們的心靈開啟了一片自由寧靜的藝術想象空間,無論是藝術創(chuàng)作,還是在平時的為人處世中,秉承著這一原則,更利于我們對美的創(chuàng)造,對美的發(fā)現(xiàn)。
3.2賦予創(chuàng)造性的浪漫主義藝術人生
莊子的審美精神對于我們藝術人生的營造也有重大影響。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合理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為自己減壓,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
對于本專業(yè)是從事美術創(chuàng)造的我來說無疑是幸運的,莊子的審美思想不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成為我的信條和追求的目標。莊子超越世俗的凌然風姿一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
參考文獻:
[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臺灣,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2]劉紹瑾:《莊子與中國美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凱:《逍遙游(莊子美學的現(xiàn)代闡釋)》.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4]孫通海:《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
[5]Robert E. Allinson: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