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陳虹(北京武警總醫(yī)院移植科,北京100039)
本講座結合1例肝移植術后新發(fā)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的疾病特點及診療過程,討論了UC的臨床特點,并充分探討了肝移植術后新發(fā)UC的發(fā)病率及誘因?,F(xiàn)將相關內容概述如下。
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癥,病變主要位于結腸的黏膜層,且以潰瘍?yōu)橹?,多累及直腸和遠端結腸。其主要癥狀包括腹瀉、膿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輕度貧血,急性期可有發(fā)熱。查體往往可及左下腹或全腹部壓痛。血清α1, α2, γ球蛋白,血清抗中性粒胞質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尤其是腸鏡檢查,對于診斷有重要價值,且腸鏡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UC藥物治療主要為氨基水楊酸類藥物、激素,對于中型、重型的患者應適當、適時地予以激素治療。
(點擊圖片播放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均與炎癥性腸?。↖BD)密切相關。大約70%的PSC患者伴發(fā)UC,15%AIH的患者伴發(fā)IBD。對于肝移植術前原發(fā)病為PSC或AIH,尤其是PSC的患者合并UC并非罕見,但對于術前未出現(xiàn)UC,術后新發(fā)UC的患者,目前國內尚未查見相關報道,而國外至今術后新發(fā)UC的報道也僅僅有47例。
結合文獻及本文病例的發(fā)病,究其誘因主要是與肝移植術后激素使用的劑量或維持時間不足有關,另外,巨細胞病毒感染是可能誘發(fā)UC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