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總結(jié)的。我在平時的習作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了以下兩點:小學習作指導(dǎo)不僅要生活化,還要注重不斷積累。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堅持做下去,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guān)鍵詞:習作教學;生活;積累
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觀察生活,獲得實感,是作文的先決條件。因此,作文教學不僅要指導(dǎo)學生觀察生活,從中獲取素材,更要引導(dǎo)學生體驗生活,獲得充沛的情感和深刻的認識。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不僅有充實的內(nèi)容,更會充溢著鮮活的靈性。
一、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他們積極體驗生活。例如: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每到星期五下午回家時,每個十字路口的東西南北方向的街道上,都擁擠得水泄不通。此時,孩子們和老師們回家的心情,那真可以用“歸心似箭”來形容,然而面對擁擠的人群和車輛,校車走的速度比蝸牛爬行的速度還慢。面對這種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我讓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體會,寫一篇小作文。有一個學生以《走在回家的路上》為題寫了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每到星期五中午,那是我們最高興的日子,感覺陽光明媚,心情舒暢,這是因為我們下午就可以回家了。但也有一件讓人鬧心的事,那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交通嚴重堵塞。在那擁擠的街道上,有賣蔬菜、水果的吆喝聲,最讓人討厭的是賣雞、魚、羊肉的叔叔、阿姨們,聽到他們聲嘶力竭的叫賣聲和不顧別人利益我行我素的嘴臉,我好想給那些當記者的哥哥、姐姐們反映一下,讓他們報道跟這些類似的一系列事情,以引起有關(guān)部門的注意,解決這些不良現(xiàn)象。假如有一天,我當了市委書記一定要辦好這件事,讓那些賣蔬菜、水果的小販們有專門買賣的區(qū)域,決不能讓他們在大街上,甚至在人行道上任意販賣。哎,這些討厭的小販們。”因為是學生的親身感受,也留心觀察了,所以細節(jié)描寫得非常生動、精彩。
二、融入生活,點燃習作激情
生活是習作之源,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越豐富,習作內(nèi)容就越飽滿。因此,教師就要努力拓展學生的生活時空,激活他們的情感、點燃他們的寫作激情。我常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有一位同學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盼望已久的運動會終于到了,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和同學們的期待,為班集體爭光……我就在下一輪,雖然心里有點兒緊張,但看到同學們信任的目光,我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我做了一個深呼吸,雙手按在了起跑線上,集中精力聽槍聲?!疽宦?,我像離了弦的箭一樣不顧一切地向前沖了過去,同學們的吶喊聲和風聲交織在一起,我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卻聽不清他們在喊著什么,就這樣,我像脫了韁的一匹野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不知跑了多少圈,漸漸地我的嗓子像是冒著火,口干舌燥的,腿也感覺越來越軟了,但我心中的意志沒有變,老師和同學們期待的眼神在我的腦際浮現(xiàn),我咬緊牙關(guān),堅持著,堅持著,快了,快了,馬上就到終點了,我就這樣不斷地給自己鼓勁,終于離終點還有10米、6米、3米……終于跨過了終點,我被老師抱在了懷里??吹嚼蠋熀屯瑢W們激動、興奮的樣子,依偎在老師懷里的我,是多么的幸福?。 币驗槭菍W生的切身經(jīng)歷,所以心理描寫非常到位,感情也很真實。
三、體驗生活,激發(fā)習作欲望
語文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習作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如母親節(jié)那天放學前,我布置學生回家后替媽媽洗腳或是幫媽媽做家務(wù),并把媽媽當時的反應(yīng)和自己的感受記下來。第二天早讀課,我讓學生把昨晚的經(jīng)過寫下來,那些習作真摯感人。有個學生這樣寫道:“這是我第一次給媽媽洗腳,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媽媽那么激動,甚至眼里都浸滿了淚光,讓我的嗓子眼也堵塞了,淚花在眼眶里直打轉(zhuǎn)。因為我在為媽媽洗腳之前,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已,沒有任何的感情成分。當看到媽媽那么感動,我突然覺得為媽媽做的是那樣少,以至于給她洗個腳都讓她那么感動。這只能說明她太缺乏孩子的愛了,同時也說明我給予媽媽的愛太少太少了。是啊,平時媽媽為我洗衣、做飯,甚至是洗襪子,我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慚愧了……”有了情感方面的親身體驗,學生的寫作有一氣呵成之感,細節(jié)描寫很生動,感情也非常真摯。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重點,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更是一項復(fù)雜而艱辛的工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實踐,定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董小玉.基礎(chǔ)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王曉琴,女,1980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位奇中心小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