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學偉++馬惠蘭++宋耀輝
摘要: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南疆地區(qū)農戶棉花生產中化肥、農藥、地膜等農業(yè)化學品的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化肥施用量狀況、農藥配制狀況、地膜回收程度受農戶個體信息影響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狀況受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土壤狀況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知等變量影響較大。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影響較為顯著。家庭純農人口數(shù)、地膜面積、種植模式、是否接受過培訓均對棉農地膜回收有著顯著影響。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包括鼓勵土地流轉、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加大污染宣傳力度、對農資店主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等。
關鍵詞:南疆;棉農;棉花生產;影響因素;施肥量;農藥配制;地膜回收
中圖分類號: F32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0-0452-03
收稿日期:2013-12-18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71163041)。
作者簡介:方學偉(1987—),男,湖北咸寧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農業(yè)經濟管理、區(qū)域經濟研究。E-mail:fang_wei1987@sina.com.
通信作者:馬惠蘭,教授,主要從事區(qū)域經濟研究。E-mail:mahuilan2003@yahoo.com.cn。
棉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主要的農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不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占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的23.93%,占新疆所有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2.87%,產量(不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占全國棉花產量的32.92%。南疆是新疆棉花的主產區(qū),2011年,南疆棉花播種面積達728 170 hm2,占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的4445%;產量達128.81萬t,占新疆棉花總產量的59.39%。棉花生產在南疆地區(qū)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疆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為脆弱,南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為脆弱,年降水量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土地沙化、土壤鹽堿化是南疆的重要特點。棉農對農膜、化肥、農藥等化學用品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板結、重金屬污染,水體水質變差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1-2]。過量施用化肥會引起土壤重金屬污染[3-4]。農藥噴施后約有30%附著在農作物表面,其余70%落入土壤或飄入大氣中,造成土壤、水體、大氣、農畜、水產品污染,并危害人體健康[5-6]。新疆地膜殘膜污染嚴重,0~20 cm土壤耕層是殘膜污染的主要區(qū)域,棉田耕層平均殘膜量為265.3 kg/hm2,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5倍[7-9]。本研究對南疆地區(qū)農戶棉花生產中化肥、農藥、地膜等化學品的使用行為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旨在為促進南疆地區(qū)棉花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1調查問卷的設計及調查取樣
1.1問卷設計
阿克蘇市、喀什市是南疆最主要的棉花播種地區(qū),2011年,兩地棉花播種面積之和占南疆棉花播種面積的72.22%。2011年12月,筆者對阿克蘇市、喀什市棉農開展問卷調查,調查了450戶。由于筆者的主要研究對象為棉農,因此剔除非棉農問卷50戶,有效問卷400份。
1.2樣本分析
在400份有效問卷中,男性占87.50%,女性占12.50%。受訪農戶平均年齡為42.57歲,以青壯年居多,其中31~40歲有109人,41~50歲有107人。此外,有17.75%的農戶年齡在30歲及以下,12.75%的農戶年齡在51~60歲之間,還有15.50%的農戶年齡在61歲以上。被調查的農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戶僅有38人,僅占950%,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3.2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25%。農戶平均家庭人口5.09人,其中純農人口3.13人,約占61.49%,每戶棉花平均種植面積為1.09 hm2。
2實證分析
2.1模型設定
化肥施用量的多少、農藥配制合理與否、地膜回收程度不僅對棉花生產有重要影響,對環(huán)境也會產生影響。本研究將農戶棉花生產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化肥施用量、農藥配制狀況、地膜回收程度3個?;适┯昧恳哉{查區(qū)農戶化肥平均施用量為標準,由于化肥類型不同其價格也不同,為了便于比較,將平均化肥施用量折算成單位面積的化肥價格,高于這一平均值的則認為化肥施用量較多。農藥配制狀況主要以農戶是否按照農藥標簽說明書配制農藥為標準,按照標簽說明配制或者配制比較接近于標簽比例的認為農藥配制合理,反之不合理。以地膜面積回收率代替地膜回收率,以《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公布的平均地膜回收率80.30%為標準,小于這一標準的認為回收率較低,高于這一標準的認為回收率較高。Logistic回歸分析法把分類的因變量通過Logistic轉換成分類變量的概率比,使被解釋變量變?yōu)檫B續(xù)的有區(qū)間限制的變量[10-12]。2.2變量的選取
以調查區(qū)平均化肥施用量為標準,高于這一標準的則認為棉花生產中化肥施用量較多。以文化程度、務農時間、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過化肥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化肥效用的認知、對土壤質量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識等作為解釋變量,作為化肥施用量狀況(Y1)的主要影響因素。以農戶配制、使用農藥時是否按標簽說明進行操作來衡量農藥配制狀況(Y2),按標簽配制農藥則認為是合理的,取值為1,反之為不合理,取值為0。以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務農時間、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的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造成污染的認識程度等作為農藥配制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能否看懂說明書是指能否看懂說明書中的化學名稱。被解釋變量地膜的回收程度(Y3)定義為高、低2個值,以《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公布的平均地膜回收率80.30%為標準,地膜回收率小于這一標準的認為回收率較低,反之較高。以年齡、文化程度、務農時間、家庭純農人數(shù)、地膜使用面積、是否接受過培訓、種植模式、對地膜污染與危害的認識等作為地膜回收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若農戶認為地膜會造成土壤板結,則認為農戶對地膜的污染與危害有所認識,反之則認為農民對地膜的污染與危害認識不足(表1)。表1變量選取及定義endprint
變量定義化肥施用量狀況(Y1)使用量較多為1,其他為0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為1,初中為2,高中及以上為3務農時間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務農時間家庭人口數(shù)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種植面積是否從銷售人員處了解過化肥信息 是為1,不是為0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 接受過為1,反之為0對化肥效用的認知 認為化肥一定會增產為1,認為不一定為0對土壤質量的認知 認為土壤質量不變或者變好為1,認為變差為0是否對造成的污染有所認識 有認識為1,認識不足為0對化肥價格的認識 認為化肥價格漲得太快為1,認為可以接受為0農藥配制狀況(Y2)按標簽配制為1,反之為0年齡 30歲以下為1,30~40歲為2,41~50歲為3,51~60歲為4,61歲以上為5性別 男性為1,女性為0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為1,初中為2,高中及以上為3務農時間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數(shù)據(jù)能否看懂說明書 能看懂為1,不能看懂為0是否對選購農藥毒性有所了解 了解為1,不了解為0是否了解禁用的農藥 了解為1,不了解為0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 接受過為1,沒接受過為0對造成污染的認識程度 有認識為1,認識不足為0地膜回收率狀況(Y3)回收率較高為1,回收率較低為0年齡 30歲以下為1,30~40歲為2,41~50歲為3,51~60歲為4,61歲以上為5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為1,初中為2,高中及以上為3務農時間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數(shù)據(jù)家庭純農人數(shù) 被調查農戶的實際純農人口數(shù)地膜使用面積 被調查的實際使用面積是否接受過培訓 接受過地膜技術方面的培訓為1,沒有接受過為0種植模式 純棉種植為1,果棉套種模式為0對地膜污染與危害的認識 有認識為1,認識不足為0
2.3模型結果
運用SPSS 17.0中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進入法進行Wald統(tǒng)計量檢驗,其中P值在0.1以內的變量對因變量具有解釋作用。從模型檢驗的參考指標來看,指標顯示效果均較好,雖然H-L對應的P值大于0.05,但沒有充分的理由拒絕零假設,表明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模型的估計擬合了數(shù)據(jù),且預測準確率分別為74.60%、81.00%、70.40%。
2.3.1化肥施用量的影響因素由表2可知,化肥施用量狀況(Y1)受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過化肥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土壤質量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識等變量影響較大。其中,種植面積、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造成污染的認識3個因素對化肥施用量狀況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文化程度、務農時間、對化肥效用的認知對化肥施用量狀況的影響不明顯。家庭人口數(shù)量與化肥施用量呈正相關。家庭人口數(shù)量多的農戶化肥施用量多,這可能是由于塔河流域以農業(yè)為支柱產業(yè),被調查的農戶家庭收入來源以農業(yè)收入為主,為了獲取更高的農業(yè)收益,往往傾向于多施化肥。種植面積與化肥使用量呈正相
表2回歸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
關,這可能是由于農戶受傳統(tǒng)經驗的影響,認為棉花種植面積較小,能夠吸收的化肥量及養(yǎng)料也相對較少,種植面積越大,能夠吸收更多的化肥及養(yǎng)料,因而可以獲得更多產量。是否從銷售人員處了解過相關信息對化肥施用量狀況有著負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銷售人員向農戶介紹化肥時,著重提到了化肥的效用,因而農戶減少了化肥施用量。參加農技培訓對化肥施用量有著負影響。農技培訓已經成為農戶獲得農業(yè)科學生產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農技培訓,農戶可掌握更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發(fā)揮化肥增產增收的作用。對造成農業(yè)污染的認識對化肥施用量狀況有負影響,認識到過量施化肥會帶來農業(yè)污染的農戶傾向于少施肥。對土壤質量的認識與化肥施用量呈負相關關系,土壤質量降低會導致農戶多施化肥。對化肥價格的認識與化肥施用量呈負相關關系?;首鳛檗r業(yè)生產中重要的物質資料,其施用量必然受到價格因素的影響,認為化肥價格漲得太快的農戶,其化肥施用量有所減少。
2.3.2農藥施用的影響因素由表2可知,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Y2)影響較為顯著。其中,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影響非常顯著。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務農時間、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農藥配制狀況的影響不顯著。能否看懂說明書與農藥配制狀況呈正相關關系。能看懂農藥說明書的農戶可以分辨農藥的毒性,較為謹慎地配制農藥。不能看懂說明書的農戶因為不清楚農藥的特性,為了能有效殺滅害蟲,大多數(shù)會配制濃度較高的農藥。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對農藥配制狀況有正向影響,這可能是因為農戶了解了所選購農藥的毒性,會按照農藥說明書配制,從而減少對人體的危害,還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是否了解禁用的農藥對農藥配制狀況有正向影響。農戶了解禁用的農藥,會合理地配制農藥,即使選購了禁用的農藥,也會按照標簽說明配制農藥或以較接近于標簽說明的比例配制農藥,以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的影響非常顯著,農戶參與相關的技術培訓不僅有助于其閱讀農藥說明書,還可以幫助農民了解農藥的相關特性。
2.3.3地膜回收程度的影響因素由表2可知,家庭純農人數(shù)、地膜使用面積、種植模式、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均對棉農地膜回收有顯著影響。戶主年齡、文化程度、務農時間對農戶地膜回收程度的影響不顯著。純農人口數(shù)與地膜回收程度呈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家庭純農人數(shù)越多,投入到回收地膜工作中的勞動力也越多,地膜回收率也相對較高;家庭純農人數(shù)越少,從事其他非農職業(yè)的人數(shù)越多,只有較少的勞動力投入到地膜回收工作中,地膜回收程度相對較低。地膜使用面積對地膜回收程度有負向影響,地膜面積越大,農戶投入的時間、勞動力也越多,回收地膜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影響了地膜回收率。種植模式與地膜回收程度呈正相關。果棉套種農戶的地膜回收程度相對較低,這可能是因為果棉套種的林間空隙較小,不便于回收地膜。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地膜回收程度影響非常顯著。接受過地膜使用技術培訓的農戶會較大程度地回收地膜,這可能是因為參加地膜使用技術培訓,農戶不僅學到了地膜的使用技術,也了解到地膜殘留對土壤、農作物的影響,因而會盡量回收殘留的地膜。endprint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化肥施用量狀況、農藥配制狀況、地膜回收率狀況受農戶個體信息影響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狀況受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土壤質量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識等變量影響較大。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影響較為顯著。家庭純農人數(shù)、地膜面積、種植模式、是否接受過培訓均對棉農地膜回收有著顯著影響。鑒于南疆地區(qū)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適量施用化
肥、合理使用農藥、加強地膜回收對南疆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保持土壤環(huán)境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谝陨辖Y論,結合影響地膜回收程度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議:一要鼓勵土地流轉,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將農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農戶有足夠的時間回收殘膜,提高地膜回收效率;二要加強培訓力度,讓農戶清楚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技術、使用規(guī)范;三要加強化肥、農藥、地膜污染與危害的宣傳力度,使農戶了解到使用化學用品的污染與危害[13-14];四要規(guī)范市場,確保農資銷售人員如實介紹化學品的使用效果與危害。
參考文獻:
[1]曹利江,湯婷媚,盧瑛瑩. 農業(yè)污染減排途徑及對策研究[J].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2,33(6):29-31.
[2]朱小娟,普智曉. 農業(yè)非點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防治對策[J].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4,20(6):444-446.
[3]王海燕,杜一新,梁碧元. 我國化肥使用現(xiàn)狀與減輕農業(yè)面源污染的對策[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20):135-136.
[4]鄭良永. 農業(yè)施肥與生態(tài)環(huán)境[J]. 熱帶農業(yè)科學,2004,24(5):79-84.
[5]侯博,侯晶,王志威. 農戶的農藥殘留認知及其對施藥行為的影響[J].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2):99-103.
[6]崔偉偉,張強斌,朱先磊. 農藥殘留的危害及其暴露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883-884,889.
[7]王維崗,申玉熙. 新疆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狀況及防治措施[J]. 新疆農業(yè)科技,2002(6):5.
[8]姜益娟,鄭德明,朱朝陽. 殘膜對棉花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1,20(3):177-179.
[9]張從. 中國農村面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其控制對策[J]. 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2001(4):10-13.
[10]江激宇,柯木飛,張士云. 農戶蔬菜質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藁城市151份農戶的調查[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2(5):35-42.
[11]馬琳,顧海英. 轉基因食品信息、標識政策對消費者偏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9):65-73.
[12]王二朋,周應恒. 城市消費者對認證蔬菜的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10):69-77.
[13]郝敬芝. 試論地膜污染與防治措施[J]. 農機推廣與安全,2006(10):32-33.
[14]杜曉明,徐剛,許端平,等. 中國北方典型地區(qū)農用地膜污染現(xiàn)狀調查及其防治對策[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增刊):225-227.endprint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化肥施用量狀況、農藥配制狀況、地膜回收率狀況受農戶個體信息影響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狀況受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土壤質量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識等變量影響較大。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影響較為顯著。家庭純農人數(shù)、地膜面積、種植模式、是否接受過培訓均對棉農地膜回收有著顯著影響。鑒于南疆地區(qū)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適量施用化
肥、合理使用農藥、加強地膜回收對南疆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保持土壤環(huán)境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谝陨辖Y論,結合影響地膜回收程度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議:一要鼓勵土地流轉,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將農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農戶有足夠的時間回收殘膜,提高地膜回收效率;二要加強培訓力度,讓農戶清楚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技術、使用規(guī)范;三要加強化肥、農藥、地膜污染與危害的宣傳力度,使農戶了解到使用化學用品的污染與危害[13-14];四要規(guī)范市場,確保農資銷售人員如實介紹化學品的使用效果與危害。
參考文獻:
[1]曹利江,湯婷媚,盧瑛瑩. 農業(yè)污染減排途徑及對策研究[J].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2,33(6):29-31.
[2]朱小娟,普智曉. 農業(yè)非點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防治對策[J].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4,20(6):444-446.
[3]王海燕,杜一新,梁碧元. 我國化肥使用現(xiàn)狀與減輕農業(yè)面源污染的對策[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20):135-136.
[4]鄭良永. 農業(yè)施肥與生態(tài)環(huán)境[J]. 熱帶農業(yè)科學,2004,24(5):79-84.
[5]侯博,侯晶,王志威. 農戶的農藥殘留認知及其對施藥行為的影響[J].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2):99-103.
[6]崔偉偉,張強斌,朱先磊. 農藥殘留的危害及其暴露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883-884,889.
[7]王維崗,申玉熙. 新疆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狀況及防治措施[J]. 新疆農業(yè)科技,2002(6):5.
[8]姜益娟,鄭德明,朱朝陽. 殘膜對棉花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1,20(3):177-179.
[9]張從. 中國農村面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其控制對策[J]. 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2001(4):10-13.
[10]江激宇,柯木飛,張士云. 農戶蔬菜質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藁城市151份農戶的調查[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2(5):35-42.
[11]馬琳,顧海英. 轉基因食品信息、標識政策對消費者偏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9):65-73.
[12]王二朋,周應恒. 城市消費者對認證蔬菜的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10):69-77.
[13]郝敬芝. 試論地膜污染與防治措施[J]. 農機推廣與安全,2006(10):32-33.
[14]杜曉明,徐剛,許端平,等. 中國北方典型地區(qū)農用地膜污染現(xiàn)狀調查及其防治對策[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增刊):225-227.endprint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化肥施用量狀況、農藥配制狀況、地膜回收率狀況受農戶個體信息影響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狀況受家庭人口數(shù)、種植面積、是否從化肥銷售人員處了解信息、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土壤質量的認知、對造成污染的認識、對化肥價格的認識等變量影響較大。能否看懂說明書、對選購農藥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農藥、是否接受過相關培訓對農藥配制狀況影響較為顯著。家庭純農人數(shù)、地膜面積、種植模式、是否接受過培訓均對棉農地膜回收有著顯著影響。鑒于南疆地區(qū)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適量施用化
肥、合理使用農藥、加強地膜回收對南疆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保持土壤環(huán)境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谝陨辖Y論,結合影響地膜回收程度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議:一要鼓勵土地流轉,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將農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農戶有足夠的時間回收殘膜,提高地膜回收效率;二要加強培訓力度,讓農戶清楚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技術、使用規(guī)范;三要加強化肥、農藥、地膜污染與危害的宣傳力度,使農戶了解到使用化學用品的污染與危害[13-14];四要規(guī)范市場,確保農資銷售人員如實介紹化學品的使用效果與危害。
參考文獻:
[1]曹利江,湯婷媚,盧瑛瑩. 農業(yè)污染減排途徑及對策研究[J].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2,33(6):29-31.
[2]朱小娟,普智曉. 農業(yè)非點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防治對策[J].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4,20(6):444-446.
[3]王海燕,杜一新,梁碧元. 我國化肥使用現(xiàn)狀與減輕農業(yè)面源污染的對策[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20):135-136.
[4]鄭良永. 農業(yè)施肥與生態(tài)環(huán)境[J]. 熱帶農業(yè)科學,2004,24(5):79-84.
[5]侯博,侯晶,王志威. 農戶的農藥殘留認知及其對施藥行為的影響[J].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2):99-103.
[6]崔偉偉,張強斌,朱先磊. 農藥殘留的危害及其暴露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883-884,889.
[7]王維崗,申玉熙. 新疆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狀況及防治措施[J]. 新疆農業(yè)科技,2002(6):5.
[8]姜益娟,鄭德明,朱朝陽. 殘膜對棉花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1,20(3):177-179.
[9]張從. 中國農村面源污染的環(huán)境影響及其控制對策[J]. 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2001(4):10-13.
[10]江激宇,柯木飛,張士云. 農戶蔬菜質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藁城市151份農戶的調查[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2(5):35-42.
[11]馬琳,顧海英. 轉基因食品信息、標識政策對消費者偏好影響的實驗研究[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9):65-73.
[12]王二朋,周應恒. 城市消費者對認證蔬菜的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1(10):69-77.
[13]郝敬芝. 試論地膜污染與防治措施[J]. 農機推廣與安全,2006(10):32-33.
[14]杜曉明,徐剛,許端平,等. 中國北方典型地區(qū)農用地膜污染現(xiàn)狀調查及其防治對策[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增刊):225-2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