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陳姬姬
她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機會讓她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學習聲樂。她是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機會讓她憑借歌聲捧起了小白楊的獎杯。她是五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的機會讓她站在了《快樂女聲》西安唱區(qū)的舞臺上。她就是牛悅敏,也是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大獎”的得主。
偶然的選擇,序幕拉開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的頒獎典禮上,一個率性直爽的小姑娘一舉摘得了表演大獎的頭籌。她憑借在音樂劇《江海潮》中的精彩演出,當之無愧地獲得了這項榮譽。
然而,又有誰能想到這個開朗的白羊座女孩兒進入傳媒大學學習聲樂是因為偶然呢?
在采訪時,牛悅敏如是說:“當初藝考的時候,因為父母還是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學習文化課,找一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工作,所以一直到藝考前都沒有考藝術院校的打算。然而正巧在2010年得知中國傳媒大學招收第一屆聲樂演唱生,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來考試了,結果就考上了?!逼鋵嵳f是偶然,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牛悅敏能夠脫穎而出必然是有她的優(yōu)勢的。在我們采訪她的恩師——中國傳媒大學聲樂系教授盧國平老師時,他這樣回憶道:“我們當時只招4個聲樂特長生。牛悅敏的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她的文化分500多,在當時是很高的,同時她的鋼琴彈得也很好,唱得好技術也很過關,她的確是一棵好苗子,我們對她的關注也比較多?!?/p>
其實正是因為這份偶然,正是抱著這份試試看的心態(tài),讓牛悅敏能夠放松心態(tài)正常發(fā)揮,從而得到了進入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聲樂演唱的機會,同時也為她的音樂道路拉開了序幕。
毫厘的偏差,正軌回歸
然而,蛻變的道路上必然是充滿坎坷的。牛悅敏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也出現過一些認識程度上的偏差。在我們采訪盧國平老師時,他這樣說道:“剛入學的時候,她還是比較浮躁的,年輕人喜歡參加各種演出,那其實是很浪費時間的。那個時候她不是很踏實,比較浮躁,對于基礎課不是很重視。她大一的時候還參加了《快樂女聲》,我對于這件事是很不贊成的,這對于她將來的發(fā)展一點用都沒有。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迷信名利,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的話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過幾年就會被淹沒了。”關于《快樂女聲》的事情,盧國平老師進一步解釋道:“她當初要參加《快樂女聲》,我就堅決不同意。她第一次去了,第二次要去的時候向我請假,我跟她說如果是幾天的話可以。但是她說需要去好幾次,可能得半年時間,那我就不同意了,但她自己偷偷買了票,沒經過我的同意就去了。那次我發(fā)了好大的火。我當時把她攔在教室外面不讓她進來上課,我說你既然要去那你就去吧,你這樣子干脆就退學吧。她后來回來后自己也覺得這樣做不合適。但是,現在就好很多了,現在她漸漸把心沉下來,靜下心來學習,參加活動前總會先請教我是否有必要參加?!?/p>
師生的共處,實踐磨礪
在牛悅敏自己看來,參加這些活動對她自己的舞臺表演技藝是一個很大的提升,演出經驗方面也會有很大的收獲。這些都是一些聲樂方面的實踐,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在這些經歷中肯定會有她最為難忘的。在采訪過程中她如是回憶道:“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那次盧老師帶我們去廣州參加孔雀獎評選比賽。在那邊緊張加上不適應環(huán)境,嗓子啞了,盧老師帶我們去買藥,還給我們買西瓜吃。比賽的時候他還在臺下看著我們,他自己也參加比賽,我們也在廣州很多地方玩。在那邊四五天,那段時光還挺快樂的?!?/p>
牛悅敏在音樂的路上找尋著自己的奮斗目標及方向。對于這次參演《江海潮》并一舉獲獎的原因,牛悅敏是這樣看的,“我想,勤奮是最重要的。我的底子比別人薄,必須更加努力,更何況給我的時間并不多,要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里調整聲音,學習形體、表演、臺詞。這是沒有老師來教的,都需要自己去學習,去請教,去模仿,去思考。還有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我也曾郁悶地哭過,被導演批評形體松,自己恨自己為什么總是做不到位,羨慕別人演得那么好。但是后來慢慢調整心態(tài),告訴自己放輕松,要自信,雖然我的舞蹈動作并不像那些專業(yè)的舞蹈演員那么到位,但是當你自信了,笑容展現在臉上時,這些瑕疵都會被忽略”。從她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雖然在舞臺上我們看到的演員都是那么光鮮亮麗,但是她們臺下付出的努力確實是很多人所不能體會的。
參加比賽會占用大量學習時間,刻苦好學的悅敏總是想方設法及時將功課補回來。對此,平時幫她補課的同學說:“悅敏是一個要強的人,她在學習方面也比較要強,比如課落下了,她就會找我看有時間能不能幫她補一下,其實幫她補課也就是幫她指點一下,兩個人互相幫助互相促進。”臺上的牛悅敏環(huán)繞著女王般的光輝,氣場十足,而在臺下的她卻是一個活潑的小女生。在同學眼中悅敏是一個開朗熱心的好伙伴?!八看味紟臀忆浉琛K€愛吃‘林妹妹,‘林妹妹是我們那兒的特產,我從家里帶過來的時候就推薦給她,發(fā)現她很喜歡吃辣的,后來我們就經常買來一起吃,或者我從家里帶來給她?!?/p>
基石的鋪墊,蛻變登場
其實這次的獲獎只是牛悅敏音樂成功路上的一塊基石,關于音樂夢想,她還有其他的話要說:“我想要繼續(xù)深造,繼續(xù)唱。因為學習是一種能力,它幫助我們思考。大學期間的不斷嘗試,就是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什么是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而于我而言就是希望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大家,與音樂相伴終生!因為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同,每個人都需要遇到一些人經歷一些事,讓自己認識到究竟什么樣的前行軌跡才是最適合自己的。而大學則是每個人做嘗試最好的地方。因為沒有什么地方比在大學嘗試更不用害怕失敗,即便輸得徹徹底底,你還是擁有翻盤的機會。”
今年暑假,牛悅敏就初入職場進行了自己的嘗試。假期在央視少兒頻道《兒童劇場》的實習工作讓作為導演助理的牛悅敏又有了自己新的認識?!耙粋€月的實習時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電視工作者的辛苦和壓力,充分了解到了什么叫作跟時間賽跑;同時我也見證了節(jié)目組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感受到了什么是專業(yè)態(tài)度鑄造職業(yè)輝煌。我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更有作為一個電視工作者的專注,充滿激情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我真切地感受到唯有勤奮才能做一個稱職的電視人?!逼鋵?,她和每個人都一樣,每一次嘗試都是在為理想的豐滿增添羽翼。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雜活”也需要勤奮地耕耘,只有勤問、勤學、勤做,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摘自《show大學》2013年第11期,稍有改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