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哲,辛 邁李亞林,陸陳洲,潘 丁
(1.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50;2.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甘肅蘭州,730050;3.蘭州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蘭州,730050;4.解放軍94804部隊,上海,200000)
聯(lián)合時頻分析(JTFA--Joint Time-Frequency Analysis)是一類具有廣泛應用的技術(shù),在信號處理,地質(zhì)分析,水聲勘測和生理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應用優(yōu)勢明顯,是對非平穩(wěn)信號分析的有效方法,因此能夠用于對病理心音的分析。
該方法從時頻域同時分析非平穩(wěn)信號得到的信息與非平穩(wěn)信號一階或高階統(tǒng)計量隨時間變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從而可以有效提取非平穩(wěn)信號參數(shù)的時變特征,對于心音信號這樣的復雜信號的分析,引用該方法的先進意義正在于此。
基于對信號特征的了解和認知,在本文中擬選用:STFT(短時傅里葉變換)方法;Gabor變換法;WVD(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方法 ;CSD(Cone-Shaped Distribution)方法。利用LabVIEW2011高級開發(fā)工具包進行程序設計,將這些方法應用于對心音信號的分析當中,以起到簡化分析操作的目的。
在之前的實驗中已實現(xiàn)對于心音信號的無線采集以及對于心音信號的三類(時變,CWT,DWT)濾波功能,以此設備作為采集器和前期信號處理器,通過LabVIEW2011高級程序工具包編程,實現(xiàn)基于STFT、Gabor變換、WVD、CSD這4類方法構(gòu)成JTFA分析的功能。
按照設計構(gòu)想,將所提到的各類方法在同一個VI中集體實現(xiàn),所得到的處理圖將在之后的論述中展示。
本文所論述的JTFA方法一共選用了引言中所提到的4種方法,以下將一一描述。
圖1.利用STFT方法實現(xiàn)對于心音的分析
圖1所顯示的是利用STFT分析方法處理后的正常心音信號(上)和患有肺動脈瓣狹窄癥的心音信號(下)的對比。
肺動脈瓣狹窄癥的病理聽診特征:可聞噴射性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向左頸部或左鎖骨下區(qū)傳導,雜音最響亮處可觸及收縮期震顫,圖示也與之吻合,顯示了這類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
圖2.利用Gabor方法實現(xiàn)對于心音的分析
圖2所顯示的是患有單純性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病人的心音(下)與正常心音信號(上),經(jīng)過Gabor方法處理后強度圖的對比,下圖樣所顯示的高幅值強度圖樣延續(xù)時間明顯長于上圖,這是與在病理學上的主動脈關(guān)閉不全的特征是吻合的。
圖3.利用WVD方法實現(xiàn)對于心音的分析
圖3所顯示的是利用WVD分析方法處理之后的室中隔缺損癥心音信號(下)同正常心音信號(上)的對比。
室間隔缺損的病理學上聽診特征為:收縮期雜音,向心前區(qū)傳導,伴收縮期細震顫。若分流量大時,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張期雜音,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及分裂。通過對比,可見下圖所顯示特征是與病理特征相符的。
圖4.利用CSD方法實現(xiàn)對于心音的分析
圖4所顯示的是患心房顫動者心音(下)與正常心音(上),經(jīng)過CSD方法處理后的對比圖樣。
心房顫動的病理特征是心率快且不齊,這也在下方圖樣中能夠得到明顯的顯示,證明了該方法的準確性。
以上有關(guān)病理數(shù)據(jù)來源于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干二科的病人。
在實踐應用中,該方法顯示出了它自身的優(yōu)越性,它能夠靈活的對于各類病癥進行具體子方法的選用,力圖通過多方法的佐證,以幫助醫(yī)生對于有關(guān)疾病進行確證。
實踐應用證明:該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基于JTFA對心音信號分析,在心音相關(guān)心臟病癥判定方面準確性好;同時,由于該系統(tǒng)的參數(shù)能靈活設定,就使得該設備應用起來更為方便,適用性強。
[1]王祝文,王曉麗,劉菩華,等.裂縫性地層聲波測井的聯(lián)合時頻特征[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7,42(4):914-920.
[2]Jufang Chi,Hangyuan Guo,Biao Yang.Lutembacher Syndrome and Rheumatic Pulmonary Stenosis[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英文版,2008,(1):49-50
[3]呂青,劉夏天,等.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ortic Regurgitation[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英德文版),2006,(1):148-152.
[4]LI Fu-feng,WANG Yi-qin,SUN Ren,XUE Song.Pulse Wave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and Time-domain[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英文版),2013,(2): 47-54.
[5]ZHANG Cao-jin,HUANG Yi-gao,HUANG Xin-sheng.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after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 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 in a patient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2011,(4): 618-621.
[6]Roberto A.Franken Ronaldo,F.Rosa Silvio CM Santo s.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ly[J].老年心臟病學雜志(英文版),2012,(2):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