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在校學生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傳統的教學范式已經讓學生感到厭煩,我們應該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范式的改革,在內容的取舍、重點的確定、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體現出專業(yè)特色,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趣味,教學更有效果。
[關鍵詞] 改革;教學范式;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進程要求,從1999年起,各高校紛紛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招。在高等教育的各個層次中,高職高專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但是,傳統的教育的教學范式,以灌輸式的知識傳授為主,教師主導,學生為輔。?傳統的教學方法由于其定向、定時、定量的信息傳輸等特征,往往使課程顯得較為枯燥乏味,教學效率相應下降?。如果不進行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革,要求學生“到課”,都很困難?!澳阒v你的,學生做他的事去了”。老師們很困惑。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需要進行課程教學范式改革。
課程教學范式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根據現代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圍繞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我們應該提供什么樣的課程教學?怎樣提供這樣的課程教學?
一、有一個堅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差,入學成績普遍偏低。高職學校只要考生過了??铺釞n線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礎可想而知。這對于學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對他們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他們雖然此類學生圓了大學夢,但進校后,由于自身基礎不牢,學習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質都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反映在行為上就表現為沒有組織觀念、沒有時間觀念、上課經常遲到,甚至無故曠課,不重視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個人素質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識,對學習、集體活動缺少熱情,過分地強調自我性,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判斷力,沒有時代緊迫感。他們人生目標模糊,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足,學習習慣不好。這一條也是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差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同學都帶著原來的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使他們在接受知識上比別的同學要慢一些,對于人生的長遠打算更是缺乏認識,或者說有的同學是害怕考慮,在回避或者在逃避這個問題,缺乏青年人那種對知識廣泛涉獵,銳意進取的精神。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這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不選擇、不挑剔學生,讓人人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并把信念變成信心和行動。師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以此來堅定師生的信心,鼓舞師生的士氣。平時,又通過班會,校內傳媒與相關活動,樹立和宣傳典型事例。
二、從上課抓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的過程,應當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同時會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就是知識的傳授也很難真正到位,真正落實。教學組織能力是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建立一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會學、都能學好的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中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誰更重要?是讓“學生走向教師”還是讓“教師走向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
“教”和“學”的中心任務不是例行公事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盡快地學會提出疑問。學會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應該建立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消除教師的話語霸權,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學生擁有充分的表達權。在平等的氛圍中,在協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溝通和學術討論,形成開放和諧的學習情境。
三、要敢于棄舊圖新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在中央電視臺上說,創(chuàng)新就是破壞已有的,但任何創(chuàng)新都從現在開始。建構21世紀語文教學新范式,必然從解構已有的范式開始,要勇于“淘汰自己的產品”。解構不完全是否定,而是在吸納中重建;不是在廢墟上重建,而是在已有的傳統上創(chuàng)造。傳統是新范式的正面或反面力量??贫髡J為:“科學研究只有牢固地扎根于當代科學傳統之中,才能打破舊傳統,建立新傳統?!毙碌姆妒奖囟ㄔ谝延械姆妒街校┢淙绱?,才能改革舊范式,創(chuàng)建新范式。一種新范式的產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有一個孕育、生長、發(fā)展和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否定、肯定,篩選、升華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臻于完善。
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高職生的專業(yè)特點,符合各專業(yè)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內容的取舍、重點的確定、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體現出專業(yè)特色,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趣味,教學更有效果。
作者簡介:余艷(1970—),學歷:大學,籍貫:江西南昌,單位: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