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淺論《儒林外史》中王三姑娘的追求

        2014-11-14 15:18:50夏愛軍
        明清小說研究 2014年1期
        關鍵詞:旌表守節(jié)王三

        ·夏愛軍·

        在《儒林外史》中,吳敬梓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以儒林士子為主,也包括近百位女性角色。眾多女性角色中,有情節(jié)者至60人。通過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吳敬梓揭示了當時社會條件下婦女的生存狀況及其悲慘命運。

        一、以死殉夫的王三姑娘

        吳敬梓塑造的女性人物中有一位丈夫去世后以死殉夫的烈婦。這位烈婦出現在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女殉夫 泰伯祠遺賢感舊》中。烈婦姓王,是秀才王蘊(字玉輝)的第三個女兒(以下稱其為王三姑娘)。王三姑娘出嫁一年左右,丈夫因病去世,她成了孀婦。據王三姑娘說,她的大姐姐早已孀居在家。為了不連累父母,王三姑娘決定“尋一條死路,跟著丈夫一處去了!”并最終絕食而亡。

        王三姑娘的舉動,在當時有個特有的稱呼,叫做“以死殉夫”。事實上,婦女以死殉夫之舉并非只是小說家之言。在現實生活中,有清一代女性以死殉夫之事雖稱不上常見,卻也時不時發(fā)生,各地方志甚至《清史稿》中都有大量的記載。

        從文獻記載的情況看,清政府對婦女以死殉夫的行為一向持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并不鼓勵??滴醯鄯浅7磳D女以死殉夫,并堅決主張對這一類女性自殺者不予旌表。他曾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諭,“輕生從死,事屬不經。若復加褒揚,恐益多摧折。嗣后夫沒從死旌表之例應停止。自王妃以下及小民婦人從死,永行嚴禁”。雍正帝更多次下詔要求地方官曉諭鄉(xiāng)間,禁止孀婦自殺殉夫。他指責自殺殉夫實際上是不愿承擔責任,是一種缺乏毅力的怯懦行為。雍正帝還一再強調自殺殉夫者不予旌表。他認為“烈婦以死殉夫,慷慨相從于地下,固為人所難能,然烈婦難而節(jié)婦尤難。蓋從死者取決于一時,而守貞者必歷夫永久。從死者致命而遂已,守貞者備嘗夫艱難”。雍正帝認為婦女以死殉夫的動機也很復雜,有的迫于貧困,有的逃避責任等等。他指出丈夫去世之后,孀婦如果面對的是上有翁姑,她就應該媳代子職,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的責任。如果面對的是下有孩子,孀婦就應該母代父職,承擔起撫養(yǎng)孩子的責任。而且還有的婦女可能還要承擔起經理家業(yè)等責任,也就是說丈夫死后,孀婦面對的事情其實很多,“安得以一死畢其責乎?”

        雍正六年(1728),借著有關孝子割肝為父母治療疾病是否合禮的討論,雍正帝下旨嚴禁類似的割肝以及殉夫等事件發(fā)生,他要求各級地方官,要將諭旨廣為宣布,務必做到家喻戶曉。同時指出,倘若依然有人不愛惜生命,此等行為“朕亦不概加旌表”。雍正十三年(1735),提督順天學政吳應棻不顧雍正帝此前諭旨,請旨旌表丈夫去世之后以死殉夫的博野縣生員鄭景淶妻子等數人。針對吳應棻的請旨,雍正帝一方面回顧了康熙帝的“婦人從死之事,當永永嚴禁之”的禁令和自己此前曾經多次下旨嚴禁輕生,另一方面強烈譴責地方官沒有認真地將以前的諭旨曉諭百姓,致使民間婦女激烈捐軀者更多于以前。他再次要求地方官將其旨意廣為宣布,必須做到即便窮鄉(xiāng)僻壤也能了解。同時重申婦女殉夫不予旌表。

        雍正帝等的諭旨充分顯示了清政府對以死殉夫之舉的態(tài)度,然王三姑娘們卻仍然執(zhí)意選擇這條道路,以死殉夫者們僅僅是出于對丈夫的愛抑或是對未來生活感到絕望,還是另有更加現實的追求?

        二、婦女守節(jié)與青史留名

        《儒林外史》中寫到,當王三姑娘的父親王玉輝知道女兒想以死殉夫時,非旦不加以勸阻,反而對極力阻止以死殉夫事件發(fā)生的親家說:“我這小女要殉節(jié)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罷?!蓖跤褫x支持女兒以死殉夫,主要是出于認同。他認為女兒此舉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是值得去做的。王秀才所說“青史上留名”,其實就是在官方的書寫系統(tǒng)如地方志、正史或者士大夫們的文集中占得一席之地。

        有清一代,對于女性來說,“青史上留名”的機會并不多,而且途徑也很單一。丈夫去世后,妻子堅守對其忠誠,即守節(jié),是婦女得以青史留名僅有的官方途徑。這一觀念由于官方長期的提倡,已經根植入當時許多婦女身心。如華亭人范壺貞在一首《楊貞女詩》中就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泉流不回山上水,弦開不回弓上矢。一日許名便許身,女也剛腸有如此。讀書不多解識字,古來識字幾男子。女生不生七尺棺,女死不死萬人齒,謂女不生真不死。吁嗟乎!喉間白練飛白虹,扶得青娥上青史。

        在這首詩中,范壺貞寫到了名聲對一位女性的重要性,在結尾中更提到了守節(jié)將使得楊貞女青史留名,而這種青史留名的機會還是很值得珍惜的。再如,身為孀婦的才女方維儀,對一位她教過的境況相同的侄女,曾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

        深嗟吾侄女,慧質乃天資。閨閣十四歲,蘭柬能詠詩。父母祝將來,富貴肇厥基。鸞鳳翔霄漢,雙飛連理枝。之知歸六載,與君永別離。孤蓬回望飛,匪石志不移。爾子學成時,揚顯當有時。峻節(jié)垂青史,百世為母儀。

        方維儀對侄女的鼓勵主要集中在她為同為孀婦的侄女編織的美好前景上。在未來,等待侄女的將是兒子學有所成,做母親的她則可以名垂青史,百世為母儀。另一位才女朱玙在“和芙娉女史絕命詩”中也寫到:

        從容歸妹當斯日,宛轉隨兄憶昔時。到死方知真烈女,此生直可愧男兒?;暧瘟帐疑砣缬?,命付羅巾淚似絲。海內詞壇傳詠遍,清風更覓手題詩。

        三、清代守節(jié)婦女的生存境況

        可見,清代孀居婦女大都認可守節(jié)能為其獲得青史留名的機會,但對于她們中的一些人來說,守節(jié)太難。清人俞樾在其《薈蕞編》卷十六轉載了一位李姓烈婦的經歷。這位李貞烈是江蘇太倉人,她在與一位新近成為孀婦的婦女討論到底應該殉夫還是應該守節(jié)時是這樣說的:

        (李)貞烈曰:尊章在乎?曰:亡矣。有兒女乎?曰:無有也?!?汝生亦贅也,盍死乎?死易,不死難耳。如不信者,吾為汝先。語訖,從容如平時。薄暮,有見貞烈立梅樹下,久不移,呼之不前,逼視之,繯脰死矣。乾隆丁巳孟夏也,距夫死二十一年。

        李貞烈認為既然對方的翁姑已經去世,自己又無子女,那么“汝生亦贅也”,還不如死了算了。因為“死易,不死難耳”。這幾句令人涼徹肺腑的話語,道出的卻是一個一無所有,一無所恃的孀婦的生存困境。在對話結束后,李氏即自殺了。李貞烈的自殺殉夫是在她丈夫已經去世21年之后,因此“死易,不死難耳”對她來說可能完全是從21年的孀居生涯中得出的肺腑之言。

        在下面兩個故事中,女主人公都是守節(jié)時間非常長的節(jié)婦,她們向人們講述了她們自己是如何度過漫長而寂寞孤獨的孀居生涯:

        胡源渤妻董,臨清人。源渤卒,董年十五,為嫠八十年,年九十五乃卒。里婦或問:守節(jié)易乎?曰:易。如無夫何?曰:如未嫁,如無子何?曰:如有子而死,若不孝。曰:何以制心?曰:饑而食,倦而寢,不饑不倦,必有事焉,毋坐而嬉。吾嘗為人傭,治女紅,必求其工。求工,則心專;心專,則力勤;力勤,則勞而易倦。倦即寢,寤即興,毋使一息閑,久之則習慣矣。

        一節(jié)母,年少矢志守節(jié)。每夜就寢閉戶后,即聞撒錢于地,明晨啟戶,地上并無一錢。后享上壽。疾大漸,枕畔出百錢,光明如鏡,以示子婦曰:此助我守節(jié)物也!我自失所天,孑身獨宿,輾轉不寐,因思魯敬姜“勞則善,逸則淫”一語,每于人靜后,即熄燈火,以百錢散拋地上,一一俯身撿拾,一錢不得,終不就枕。及撿齊后,神倦力乏,始就寢,則晏然矣。歷今六十余年,無愧于心,故為爾等言之。

        與一生都生活在冰冷而孤寂的孀婦世界中,要么靠著數銅錢打發(fā)無盡的長夜,要么靠著辛苦勞作忘記心靈的寂寞相比,以死殉夫這種激于一時意氣的行為,既能彰顯婦女對死去丈夫的忠誠,又不用去面對漫長歲月的種種艱難?!八酪祝凰离y耳”道出的是孀居婦女真實生活境況。

        四、社會對婦女以死殉夫行為的認同

        孀居生存困難,加之當時的社會輿論對婦女以死殉夫表現出的異乎尋常的熱情,這些對女性的自殺實踐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儒林外史》中寫到,王三姑娘的以死殉夫之舉獲得了來自官方的認可,她獲得朝廷旌表,在門首建牌坊。而她的牌位則進入地方的節(jié)孝祠。不僅如此,“到了入祠那日,余大先生邀請知縣,擺齊了執(zhí)事,送烈女入祠。闔縣紳衿,都穿著公服,步行了送。當日入祠安了位,知縣祭、本學祭、余大先生祭、闔縣鄉(xiāng)紳祭、通學朋友祭、兩家親戚祭、兩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場面好不熱鬧!關鍵是全縣幾乎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到了現場。身死之后能有如此排場,在當時別說婦女,就是男子也沒有幾個能夠得到。

        王三姑娘身后的排場卻也不是吳敬梓的杜撰,現實生活中人們對以死殉夫者的推崇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人方苞在文集中提到了一位康烈女,這位康氏不識字,沒有讀過《列女傳》之類的女教書,卻在很多的場合聽說過有關忠孝節(jié)烈的故事,這種轉述的故事在她的腦海中生了根??凳献杂自S配鄰居張家的兒子??滴跞荒?1692),張氏子去世,消息傳來,康氏女向母親請求說:“兒聞古之女子,有未嫁為夫守義者,后世以為賢。兒身雖未歸,心屬張氏久矣。愿母載兒從夫喪!”但她守節(jié)的意愿遭到了親人的反對,康氏女于是自殺了。父母決定將女兒與張氏子合葬??凳吓难彻?jié)在京師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士大夫們紛紛寫詩悼念。有好事者甚至繪制成圖,謳歌其事,“暄騰兒童女婦間”。康氏女的節(jié)烈行為在京師的街頭巷尾廣為傳頌,以致婦孺皆知。原本張氏因為由富而貧,又素無行,“其鄉(xiāng)人戚黨羞齒之”,但借著康氏女的事跡,“于時京師之人,咸知東門張氏”。

        安徽黟縣人吳定有一位祖姑,也是一位烈女,自殺的時候才17歲。她的事跡上報朝廷之后,也獲得了旌表,族人給她立了一塊牌坊。立牌坊的那一天,當地的主要政府官員和士紳“咸白衣冠赴吊,旌旗遮途”,族人收集到的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的挽歌頌章甚至有上千篇之多。而祖姑的墓又正好修在交通要道上,那些來來往往的行人要么駐足,要么放下肩上的擔子前往觀看,不論貴賤交口稱贊祖姑。面對如此的盛況,吳烈女事跡的記錄者吳定滿懷自豪地感嘆道:“嗚呼!可謂榮矣。”

        還有的士大夫認為婦女的以死殉夫足以與忠臣死國相媲美,并大加稱贊。清人潘耒認為:“食人之祿,有死無二者,謂之忠臣;處人之室,有死無二者,謂之節(jié)婦?!狈桨跒橥ㄖ菘凳狭遗鶎懙膫饔浿螅苍潎@說:“以余所聞見如此,是何奇女子之眾與!”士大夫們紛紛認為男性與女性相比,在忠誠的顯示方面差了很多,清人劉開在文集中無可奈何地說:“今則婦人之行能合乎古人,而士君子或反不逮?!逼浜?,更進一步哀嘆:“自有宋以后,婦人之以節(jié)義著者,代不可勝數,而士大夫之風節(jié),或反不及其盛。豈天地嚴正之氣,不鐘于男子,而鐘于婦人歟?”清人戴鈞衡則直白地感嘆說:“今之時,子之孝、臣之忠、弟之悌、友之信,多不可見矣。獨婦人以節(jié)聞者,相接續(xù)不斷于世,豈天之正氣偏鐘于婦人哉!亦男子梏亡于利欲而女子猶有以存之也?!鼻迦藙⒋髾溕踔琳J為:

        然女子猶有能明大義者,而男子則泯然,惟知富貴利達之求。一邑之中,女子之節(jié)烈可采,常至不可勝載。至于國家將亡,其能見危授命者,百不一二睹焉。豈天地之義氣,澌滅之未盡,而猶或鐘于女婦歟。

        他舉了一位守節(jié)的媳婦在城池即將陷落之時,如何勸諫不愿意為國盡忠的公公自殺的例子,用以說明男子在氣節(jié)上與女子相比稍遜一籌:

        聞昔有達官者,世世受國恩至渥。后值城陷,家人以為義無復生,而主人顧遲回,不忍其死。其子婦守義已二十年,察其舅終無為國就死意,乃設為盛飾來前,舅驚問之,笑曰:婦將改適他氏矣。舅愧其言,然后死。

        劉大櫆總結說:“由此觀之,茍明于妻之為道,又可推類以及臣道也?!彼J為推廣女性的貞節(jié)道德,應該有助于男性更好地了解為臣之道。

        所有的情況表明,婦女一旦實踐以死殉夫,不僅能為自己贏得國家對其旌表,并因此得以青史留名,在地方志及正史的書寫中占有一席之地,她們的行為還使得其所在家庭及家族名揚天下,從中亦獲得了巨大的好處。

        五、以死殉夫可為個人及家族帶來巨大榮譽

        婦女以死殉夫行為獲得各方輿論的共同認可,這種認可為以死殉夫者及其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榮譽,從而使之一起進入各種書寫系統(tǒng),留名傳世有了現實可能。于是一些女性將其視為可行途徑,當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便將以死殉夫付諸實踐。清人高德泰輯《江寧林烈婦事實》中主要記載了一位于咸豐八年(1858)九月以死殉夫的林張氏的事跡。張氏在丈夫去世之后,因懷有身孕,沒有自殺。一個月后,她生下了一個女兒。張氏開始實施以死殉夫之舉。在留下的遺書中,張氏寫道:

        不孝媳張氏遺稟:翁姑大人座前,石甫既亡,遺腹又女。古者未亡人,或為事親,或為撫孤,今翁姑尚有二三郎大三妹,(媳)又無子,何用生為?不如早死,隨石甫于地下。惟是翁姑之恩未報,只好來世報之。至于(媳)身后之事,務從儉約。(媳)但要厝于石甫之側,則愿足矣。三郎當早議婚,早娶,一則翁姑有人侍奉,二則可早生侄子。平兒幼小,望翁姑教導,切勿溺愛姑息,長其驕傲之性。長大議親時,只要人家清白書香,亦不必論貧富也。小女無乳,或同宜宅商酌,或與人為女為媳皆可,當不至饑死。悲夫!(媳)今已矣,所恨者,凡為子媳的養(yǎng)老送終,今反使翁姑頻辦兒媳喪事,慘不勝言,但祈翁姑珍重,不必悲傷著急,倘急壞了身子,益增兒媳地下之罪,更不可借下債來,使(媳)冥中不安。專此敬稟。

        大妹等不必害怕,我此死乃正經事,非是負屈含冤,斷不唬你們的。

        在信中張氏認為活著對于她來說已經毫無意義,還不如跟隨丈夫而去,以踐夫妻之間的生死之約。張氏在這封遺書中,還為女兒寫了幾句話,交代女兒的脾氣要改一改,建議女兒可以和素來疼她的大姑姑睡等等,充滿了一個母親的慈愛:

        平兒,平兒,爾莫怨我不撫養(yǎng)汝姊妹成人。奈汝父已亡,我豈忍獨生于世。但是,我不克終事汝祖父母,又丟下汝等累汝祖母,我實不安。我之于汝祖父母謂之不孝,于汝等謂之不慈。俟汝長大時,當竭力孝敬汝祖父母。汝資質雖不甚拙,我嫌汝不渾厚不純靜,汝以后務必改改脾氣,總以和平溫厚為要。汝叔,汝當事之如父。將來娶了嬸娘,汝事之當如母,不可拗強。汝大姑姑素昔疼汝,我死后汝可跟著汝大姑姑睡覺。汝可哄著汝祖母頑頑。不要常時思念汝父與我。我本舍不得汝,因此留下幾個字來。汝認得字時看看,如看見我一樣。

        前在唐家港住時,汝祖母病重,我曾許每年齋孤一壇。此乃我之心愿,汝記之。

        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張氏放棄了撫養(yǎng)孩子的義務,不僅如此,她還放棄了贍養(yǎng)公婆的義務。張氏知道自己這樣做既不孝,也不慈,但她還是這樣做了。在遺書中,張氏將兩個女兒全部托付給了公婆。張氏,作為一名應該盡贍養(yǎng)老人和撫養(yǎng)孩子義務的媳婦,竟然向贍養(yǎng)對象提出要他們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盡管公婆還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可以盡贍養(yǎng)之責,但張氏的做法還是令人覺得奇怪。然張氏本人卻并不這樣認為,她在遺書中很冷靜地勸家人不要害怕,因為“我此死乃正經事,非是負屈含冤,斷不唬你們的”。如此看來,張氏是完全意料到自殺后會發(fā)生什么而有意識選擇以死殉夫,她的行為可以理解為一種非常明顯的求名的作法。張氏只有認為自己的死能給家庭、家族帶來比自己的活著更大的利益才會主動放棄自己的義務。

        六、結 語

        《儒林外史》寫到,王玉輝回到家中,邊看書邊等女兒的死訊。果然沒幾天,女兒便絕食而亡。這位王秀才“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這個情節(jié)被很多人引用,以抨擊貞節(jié)制度壓迫下人性的喪失和殘酷。不過,王秀才另一句話卻往往被人忽略。他說:“三女兒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她怎的?他這死得好,只怕我將來不能像他這一個好題目死哩!”非常復雜的心情,自豪之中帶著一點自愧和艷羨。在王玉輝看來,女兒以死殉夫是一種非常高尚的行為,她從此青史留名,流芳千古。他甚至有點自怨自艾,因為自己找不到同樣好的機會也可以死于崇高,從而讓自己青史留名。

        可以說,在清代,更多女性接受了教育,并因此產生了與男性類似的建功立業(yè)與留名傳世的強烈欲望,但這種欲望在現實中缺乏實現的途徑。在國家和社會的強力提倡下,女性將心中固有的留名傳世的愿望與國家和社會要求的貞節(jié)結合在了一起。這種結合,使得愿望的實現有了可以依托的主體,也使得女性看到了愿望實現的途徑。留名傳世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然而,由于守節(jié)的生活異常艱辛,一些女性無法持久堅持。在這種情況下,自殺即以死殉夫就成了便捷的選擇。

        注:

        ①張?zhí)鹛稹度辶滞馐分械呐匀合瘛罚逗幽辖逃龑W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②⑧[15][27][清?吳敬梓著,榮斌校注《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女殉夫泰伯祠遺賢感舊》,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407-409頁。

        ③[清](光緒)《大清會典事例》卷四〇三,續(xù)修四庫本,第804冊,第395頁。

        ④⑤⑦《清世宗實錄》卷六十七、卷一百三十六。

        ⑥《清圣祖實錄》卷一百三十五。

        ⑨[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卷一,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藏本。

        ⑩轉引自李志生譯,[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6-177頁。易宗涒《歷代名媛齒譜》,慈世堂,1795年。

        [11][清]潘衍桐《兩浙輏軒續(xù)錄》卷五十四,續(xù)修四庫本,第1687冊,第218頁。

        [12][清]俞樾《薈蕞編》卷十六《李貞烈》,筆記小說大觀本,第二編第四冊,第2289頁。

        [13]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五百九《列女二》,中華書局 1998年版,第3599頁。

        [14][清]青城子《志異續(xù)編》卷三,筆記小說大觀本,第一編,第10冊,第6476頁。

        [16][19][清]方苞著,劉季高點?!斗桨芳馕木戆恕秱鳌た盗遗畟鳌罚虾9偶霭嫔?983年版,第760-761頁。

        [17][清]吳定《紫石泉山房文集》,《烈女祖姑行略》,清光緒十三年(1887)黟縣李氏藏版。

        [18][清]潘耒《遂初堂文集》卷十九《沈節(jié)婦墓志銘》,續(xù)修四庫本,第1418冊,第19頁。

        [20][21][清]劉開《劉孟涂集·文集》卷七《桐城列女志序(代)》,續(xù)修四庫本,第1510冊,第376頁。

        [22][清]戴鈞衡《味經山館文鈔》卷二《戴氏節(jié)婦總錄序》,續(xù)修四庫本,第1545冊,第587頁。

        [23][24][清]劉大櫆《海峰文集》卷一《書汪節(jié)婦事》,續(xù)修四庫本,第1427冊,第318頁。

        [25][26][清]高德泰輯《江寧林烈婦事實》《烈婦林張氏遺稟》,光緒六年刊本。

        猜你喜歡
        旌表守節(jié)王三
        王貨郎回家過年
        報仇(小小說)
        江河文學(2022年2期)2022-04-22 14:24:49
        唐張守節(jié)與司馬貞同為張嘉會弟子考
        神話
        延安文學(2021年1期)2021-02-04 07:29:56
        清代朝廷孝行旌表探析
        ——以直省民人為中心
        明清宜荊地區(qū)旌表列女探析
        ——以方志為中心的考察
        《曹母張孺人節(jié)孝序》考釋
        蘇武守節(jié)
        衢州牌坊女性文化探析
        藝術研究(2014年3期)2014-08-29 23:43:32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播放播| 黄色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韩国视频| 亚洲第一女人av| 性色做爰片在线观看ww|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高清美女久久av|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麻豆|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国内免费自拍9偷1拍| 正在播放强揉爆乳女教师|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精品国产爱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叶草|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线茬精品成av|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女同|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潮| 日韩人妻ol丝袜av一二区|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夜骚| 高清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男男啪啪激烈高潮cc漫画免费|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96|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看全色黄大黄大色免费久久|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搡老熟女中国老太|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