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甲
(周口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情景教學法在大學藝術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談小甲
(周口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其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對于大學里的藝術生而言,其英語水平的高低成了衡量他們綜合素質的一項指標。但是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是基礎差,底子薄,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情景教學法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把教材內(nèi)容的語境激活,使多數(shù)學生感到身臨其境,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不但能使學生比較輕松地吸收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給英語基礎薄弱的藝術生提供一個更容易深入其中的課堂環(huán)境,很適合在大學藝術生英語教學課堂上廣泛應用。
情景教學法 英語教學 學生主體地位
大學里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比其他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低,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藝術生的文化課基礎薄弱,另一部分跟英語課堂的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有關。我國傳統(tǒng)英語課堂之所以給人枯燥乏味的感覺,和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教學模式有關。大部分學校的英語課堂都是以“教師教,學生聽”為主,換言之,就是教師說什么,學生聽什么。一節(jié)課50分鐘,由于部分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持續(xù),老師講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從學生的記憶中溜走。然而,情景教學法反其道而行,它建立的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新型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僅僅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電影中的人物表演對白,或者設計一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游戲,等等。學生在這樣生動逼真的場景設置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語言使用能力,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把常用的英語詞匯和英語語言結構牢牢地記住。
情景教學法產(chǎn)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把教材內(nèi)容的語境激活,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倡導者們認為,在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時,具體真實的情景決定說話時所要選擇的方式、節(jié)奏和語調,從而刺激對話者的聽覺和視覺,并作用于處于場景中的人的大腦,誘發(fā)人腦迅速做出反應和加速記憶,從而達到記憶痕跡的長期儲存。
情景教學法的產(chǎn)生,主要受到語言結構主義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情景教學法借鑒索緒爾結構主義理論的成果,將語言看成是一個完整的結構、一個極其規(guī)律的系統(tǒng),因此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更加重視句法結構,并根據(jù)場景選擇合適的句型結構,然后根據(jù)所選句子選擇恰當?shù)脑~匯,詞匯的使用必須服從于句子的結構,句子的選擇必須服從于場景的需要。
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具有決定作用,行為可以通過學習修改、增加或消除。在行為主義基礎上發(fā)展的強化理論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強化理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人的行為幾乎可以通過同一個公式來表達,即:辨別刺激——行為或反應——強化刺激。根據(jù)強化理論的觀點,人們學習語言的過程是先受到對方或自己的語言刺激,而后有反應,再強化的過程。受此影響,情景教學法的倡導者們認為語言的習得是一種行為強化習得的行為,而語言習慣的形成則是靠不斷重復、模仿和變化來強化形成的,所以外部環(huán)境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情景教學法這種重視場景的特點,使其在語言教學中有著其他教學法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首先,它以學生為中心,能夠更好地發(fā)掘學生習得語言的潛力。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部分是由個人的智商決定的,但更主要的是受興趣的驅使。情景教學法能夠通過設置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情景教學法符合學生對知識的感知規(guī)律,直觀、感性,充分利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所以能夠長時間維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情景教學法在語言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可以用來教口語、閱讀、寫作甚至語法。本文主要介紹情景教學法在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1.借助日常生活場景
根據(j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論,“教”與“學”應該合一。語言本身就來源于生活,而語言的應用則是它回歸生活的體現(xiàn)。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日常生活的直觀場景和英語對白練習結合起來學習英語是一種很常見的教學方法。例如:英語短語“on a bus”,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角色扮演公交車上的不同人物,像司機、售票員、不同身份的乘客。然后鼓勵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歷,設計不同的公交車場景對白,按次序表演。還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錄音,在表演時放汽車喇叭聲、啟動聲、行駛聲來增強表演效果,或者準備一些道具,比如:毛巾,公交車卡,等等。每次表演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學生就可以從中得到很大樂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牢牢地記住公交車上比較常見的英語對話和短語。
2.演示實物情景
對于知識性的介紹,人們往往感覺很抽象很陌生。為了使學生能認識、熟悉并記住某個事物的英語說法,教師可以選取實物讓學生觀察,以此創(chuàng)設某一特定情境,激起學生的聯(lián)想,增強對這一實物的感知能力,從而達到積累感性知識的目的。
英語里有很多食物的名稱是學生必須牢記的。當學習這些單詞的時候,老師可以把與英語單詞相對應的食物和水果拿到班里,讓學生品嘗的同時啟發(fā)學生在這一情境中用英語提問。比如:“What’s this?”“This is a watermelon.”把“watermelon”這個單詞寫到黑板上,進一步給學生分析,這個單詞是由“water”和“melon”組成的合成詞。利用這個機會,讓學生積極回想,還有哪些食物或者水果是用合成詞表達的。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了解這些食物名稱,對它們產(chǎn)生感性認知,聯(lián)想能力被激發(fā),對這些單詞的記憶就相對地牢固而長久。
3.利用多媒體制作情景
自多媒體被應用到課堂中以來,它就以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深對情景的理解,使學生身臨其境,降低接收新知識的難度。比如:課本上講到奧運會精神(Olympic Spirits)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設置生動活潑的動畫,把奧運會會旗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一起討論會旗上的五環(huán)及其代表的意義。并播放一些歷屆奧運會片段,尤其是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比賽及領獎儀式的鏡頭,在屏幕上插入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和三大理念,讓學生口頭翻譯?;蛘甙褮v屆奧運會的吉祥物在多媒體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說出名稱及對應的舉辦國家和城市,使課堂氣氛熱烈有趣,既加深了學生對奧運會的印象,又拓展了相關知識。
4.借助英語歌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很多學生反映,自己說的英語別人聽不懂,別人說的英語自己也聽不懂。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漢語為第一語言的國家,平時生活中沒有英語語境,聽的少。教學材料中單一的課文錄音由于內(nèi)容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很容易聽著聽著就入睡或者走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選擇旋律優(yōu)美、歌詞簡單的英語歌曲給學生聽,可以使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Love”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聽他們很喜歡的經(jīng)典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聽了兩遍以后,可以讓他們一邊回憶電影情節(jié),一邊把歌詞寫出來:“Every night in my dreams/I see you,I feel you/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Far across the distance/And spaces between us/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Near far/Wherever you are/I believe/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學生對這首歌的旋律和部分歌詞已經(jīng)比較熟悉,讓他們在心儀的旋律中回想歌詞,對他們來說,學習的積極性比聽枯燥的英語課文要高得多。
情景教學法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方法,運用范圍比較廣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教師選擇情景的時候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挑選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努力做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身臨其境,并盡量以教材內(nèi)容為依據(jù),在緊貼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有新意有啟發(fā)性的新穎獨特的場景,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要組織好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熱烈活躍的學習氣氛中遵守好課堂紀律。
[1]霍琳琳.情景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1):239-240.
[2]柯芳美.淺談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池州師專學報,2000(4):134-136.
[3]蘇玉.論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146-148.
[4]王麗.情景教學法在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方法探索,2014(9):61-62.
[5]王艷珍.淺談情景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