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
對于古鎮(zhèn),我似乎有著一種偏執(zhí)的情愫。幾乎每年,都會找個古鎮(zhèn)去盤桓幾日。
比如南潯,較之烏鎮(zhèn)、周莊,摒棄了一份喧囂熱鬧,顯得曲深徑幽,小家碧玉一些,但又不像查濟、楓涇古鎮(zhèn)的原始,它美好中滲透著雅致與靜謐,溫婉細膩讓人著迷。
走在南潯的石板路上,陽光明媚。石板條石兩邊鑲嵌著一些舊瓦片,委婉地曲成弧形,豎著立在泥土里,露出彎彎的沿。路不寬,約兩米,適合兩、三人并行。穿過古鎮(zhèn)的小河,單薄,有著淺淺的平靜。沿河廊屋皆是店鋪。茶葉店,絲綢行。還有燈籠,油紙傘,木門,八仙桌。小飯館門前盛在鍋里碩大的田螺,醬紅的蹄膀,還有酒館、酒柜后賣酒的女子,望著我,也是淺淺地一笑。
飄點雨多好。雨中的南潯,會更有詩意。在濛濛細雨中,石板路會光滑如鏡。老屋,檐下,滴答滴答的,落到舊式廂房的天井里,很有節(jié)奏。但我等了很久。天空依然明凈。南潯的香樟樹很多,一棵比一棵大。雨沒有,香風卻是一陣一陣。
走累了在街邊的椅子上坐下來,感受太陽照在身上的溫熱、和風從臉上劃過的柔美。有女子在水邊浣衣。有一種聲音從后面?zhèn)鱽?。細聽,是烏篷船?jīng)過橋下的搖櫓聲,還有回音。隨意鉆進一條巷子,那種窄窄的,深深的,間或有老式煤餅爐子的青煙飄起的小巷,踱進古鎮(zhèn)深處,就像漫步在時間的刻度上,融入了時光的深處。
江南一帶明清古宅大體相似,臨水。規(guī)模大。外觀森嚴封閉,威風氣派。老宅內(nèi)彌漫陰森森的氣息,讓人壓抑。但在南潯的古宅里,在高筑的青瓦白墻中我看到了歐式建筑風情的西式樓房,這是南潯與其他江南古鎮(zhèn)的最為不同之處。
剛過5點,太陽還未下山,古鎮(zhèn)上所有的景點就關(guān)閉了,街面上很多的店鋪也已經(jīng)紛紛打烊。古鎮(zhèn)的傍晚沒有華燈初上的市井喧囂,也沒有燈紅酒綠的意興闌珊,下班回家的人們在沿河的長廊里不緊不慢地趕路,一如古鎮(zhèn)與世無爭的生活節(jié)奏。
在南潯,總會提到絲綢,古老的中國文化輝煌的象征之一。中國絲綢的根源在南方,在浙江,在湖州,而南潯,便是根源之頭。
阡陌,桑田,一個個背著竹簍的采桑女提著裙角踏著碎步在我面前飄過。一臉的光芒和笑靨,像極了柔軟的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