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
摘 要:高速公路是國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政府性、公益性、服務性的重要特征。高速公路不僅可以方便和滿足人們的出行要求,還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本文根據(jù)高速公路建設發(fā)展現(xiàn)狀出發(fā),就目前融資渠道和政策角度說明了現(xiàn)今高速公路在融資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就如何拓寬公路建設的融資渠道,提出了相應的見解,謹希望使高速公路的融資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
關鍵詞:高速公路;建設;市場融資;體制
高速公路的建設是我國公共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投資建設的重點。審視之后,發(fā)現(xiàn)高速公路具有以下幾處優(yōu)點:①高速公路建成之后,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各地之間的相對距離,也縮短了公路運輸?shù)臅r間,既提高了運輸效率也促進了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②高速公路改變了道路狀況,有了人們的出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解決了出行堵車的煩惱③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所以,高速公路的建設發(fā)展對經濟也起到了互補作用。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國道路建設資金來源單調,且融資環(huán)境十分動蕩,資金結構也出現(xiàn)失傾斜現(xiàn)象,加之高速公路建設本身成本偏高,綜合導致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難以正常運行與發(fā)展。筆者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簡要分析,據(jù)實提出自己觀點:調整資金結構并擴大資金來源,穩(wěn)定融資環(huán)境,促進高速公路市場化、企業(yè)化發(fā)展。
一、當前高速公路融資研究分析
(一)高速公路建設的基本特點
資金需求大,公路施工技術要高,道路規(guī)劃要求嚴格。但是,我國高速公路資金投入渠道比較單一,主要是國家中央撥款,地方政府集資,和銀行貸款。在這些投資中,國家中央撥款和當?shù)卣顿Y是有限的,一般最多能到達總投資的3/10,大多數(shù)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銀行貸款的利息過于高,導致高速公路的后期營運服務成本增加,在高額的銀行利息壓力下,容易產生高速公路龐大的營運費用,最終致使企業(yè)資金周轉不靈,從而妨礙我國高速公路的長期發(fā)展和建設。
(二)融資政策對高速公路支持力度有限
我國是一個以市場經濟發(fā)展為主的國家,輔之必要的國家宏觀調控,本應不存在任何的經濟制度問題,但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成熟,普遍存在些問題:首先,對上市公司要求比較嚴格,融資投資體制滯后,市場經濟發(fā)育不健全。其次,公司上市后期,有著高額的后期維護,管理費用有著較大的資金缺口,很難參與高速公路融資的環(huán)境中。最后,國家對高速公路建設融資的政策支持不夠,使民間的資金與外商投資不積極,導致資金結構不合理。
二、高速公路建設融資體系研究
(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高速公路的建設也逐步參與到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潮流之中。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設也可以利用生產運營方式,通過企業(yè)融資的渠道吸納更多的建設資金,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設步伐,同時,高速公路本身也在不斷發(fā)揮和提高自身優(yōu)點和服務,也贏得政府的更大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設融資機構,應面從廣闊的經濟市場吸納一些資金,采用相應的效益手段,例如擴大股東融資,放松市場準則,降低對個人、企業(yè)、外商的投資標桿,保證高速公路建設擁有穩(wěn)定的資金源頭,同時力求降低融資利息成本。
(二)高速公路建設的融資手段,應以市場經濟為遵守準則,運用BOT、ABS等投資方式與轉讓公路的經營權,促使融資結構合理化,實施此策略后,可以降低高額的銀行利息,延遲借款時間,而且融資得的資金量更大,。再者,政府要設立公路產業(yè)投資資金,國家在這個股份資金占主導作用,可以廣泛吸納社會各個團體的閑散資金,確保建設成本可以得到降低,而且還能推動高速公路的發(fā)展面向市場化的方向。應該注意的是,高速公路的經營權既然已經轉讓出去,那么在轉讓條款之上,應該注明經營者對高速公路也具有養(yǎng)護的職責,并且嚴格按照合同日期進行所有權的歸還。
(三)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高速公路建設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并且不斷建立健全相應的經濟體制和法律制度,做到真正的政策扶持、財政補貼、法律維護三合一,進而合理調整高速公路收益的利潤。除此之外,國家還應適當放寬部分政策,極力促進民間股份的份額集合,并愿意對外資的加入進行部分政策上的允許和貼補,從而吸引外資的積極加入,降低高速公路的運營成本。
(四)根據(jù)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趨勢,可以猜想日后的高速公路發(fā)展方向必然朝著企業(yè)化、高速化的方向不斷邁進,并且高速公路的大范疇、廣面積發(fā)展也會成為一個難以遏止的趨勢,在高速公路企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中,高速公路的發(fā)展是主導方向,在大的方向下,企業(yè)應該適應市場體制的機制,制定一些融資政策方針,與此同時政府應該減少一些權利,保障高速公路企業(yè)的自主經營權,從而促進企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從根本上解決建設資金缺乏的問題。
三、引進市場機制,加快高速公路建設
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經營具有明顯的經濟性,所以建設資金的籌措應按市場的一般原則,引入各種投融資機制,促進融資渠道暢通。
(一)建立管理體制
我國應積極借鑒國外高速公路建設、營運的管理經驗,大膽推行和采用特許經營機制,由政府授權高速公路公司特許經營,并且特別允許高速公路企業(yè)可自行籌備建設資金、建設工程隊伍以及公路建成后的一系列管理、養(yǎng)護、收費等流程,放以企業(yè)較大的自我管理權力,形成融資,依法設立的企業(yè)或其他經濟組織以及自然人,有良好的社會信譽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承擔風險能力,均能夠參與高速公路的投資建設和高速公路的基礎設施維護,并且在得到國家統(tǒng)一的運營許可之后,能夠按照政府實行的收費標準和收費稅率進行收費,回收建設時所投入的資金,并且按照相應的回報額度進行資金核對,避免因利欲誘惑而產生不必要的主觀臆斷和違法行為,嚴處各種特權逃車、特權免費現(xiàn)象,保障資金的回收率,為建設的資金償還做好堅實的基礎。
(二)投資調節(jié)機制
融資的目的是為了投資。投資是國家促進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協(xié)調和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而投資結構在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關鍵作用。政府應根據(jù)融資的外部環(huán)境,合理調節(jié)投資來源結構,在高速公路建設初期,要以政府投資和政府信用貸款等融資手段為主,這是由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決定的。但高速公路又具有經濟性,可以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作為融資體系中的重要收費工具,可吸收保險基金社?;鸷妥》炕鸬却笮突鸷兔駹I資本參與投資。
(三)推進經營權轉讓機制
由于高速公路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所以可對已建好的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經營權實行公開拍賣,這樣公正公開的做法,首先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幕后手段,還可以滿足通行車輛提高運行效率和運輸速度的要求,間接地節(jié)省了燃料消耗和車輛機能消耗,對于城市環(huán)境的改善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時,各種資源的減少使用,也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貨運司機的利益,也顧及到了乘客、貨物的服務質量,最終達到了吸引車輛通過、快速回籠資金、利國利民利經濟的建設目的,所以必要的根據(jù)國家制定的有關公路融資建設的政策和規(guī)定,轉讓高速公路收費權,不失為一個好的想法。
四、結束語
總之,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業(yè)中最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要騰飛,加快交通發(fā)展步伐是關鍵。因此,營造良好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是高速公路網早日建成運營的關鍵,也才能夠避免高速公路建設面臨的復雜的尷尬處境。
參考文獻
[1]劉瑞波,趙寧.歐美國家高速公路融資模式及其借鑒[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8(04)
[2]徐青.淺析我國高速公路投融資中的問題及對策.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8(03)
[3]張世文,劉小明.高速公路建設投資體制改革的基本評價[J].公路. 2008(04)
[4]馬德家.工程?!咚俟方ㄔO融資模式新探索[J].交通財會. 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