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縣有個康西草原,依山傍水草場遼闊,是京城人感受草原風光、體驗草原生活最近的地方。那里雖然是北京市的一部分,但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塞外。因為它在居庸關八達嶺長城之外,這道長城是過去游牧區(qū)和農(nóng)業(yè)區(qū)的重要分野,草原地貌證實了久遠歷史中它的游牧性質(zhì),氣候也比北京城和城近郊寒涼,平均溫度低上7~8攝氏度。它又毗鄰北京最大的濕地、離北京城僅70公里的沙漠,怎么感覺都是京畿之地的異類,好奇心把京城人吸引過去,而在那里要玩得痛快,充分體驗,且讓所有的好奇心基本得到滿足,不找個地方住上個一兩日可辦不到。住宿的選擇就成了想酷玩康西草原的游客特別關注的問題。
健龍祥和農(nóng)家院
有私家車的感覺真好,說去康西草原,周五下了班,一個電話,相約著就出發(fā)了,而且保證當晚就到。住宿是事先預訂好的,車開到附近后找卻費了點兒神,村莊連著村莊,莊稼地連著莊稼地,樹冠茂盛的路邊行裁樹把路遮得烏漆麻黑。有GPS指路,它也就指到村,再細,就是村委會。好在村口有民俗戶攬客的,一問便給指了道。
店主在門口候著,把車引進院子,停好,先問吃沒吃飯呢。招呼廚房,炒了倆菜,熱呼呼地端到餐桌上,感覺,就像回到家里一樣。客房住宿條件不能和城里的大酒店比,但設施設備樣樣不缺,床頭柜、電視機、獨立的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里也是全套的,可以洗個熱水澡。里外干干凈凈。農(nóng)家院,這條件可以了。
出來玩,好起個大早到處逛逛。天稍稍一亮,推開客房門,立即就感覺到城里大酒店沒有的好處來。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門前大院子,一條磚鋪的甬道隔開兩片高竹架,竹架上的長蔓綠秧上有的吊著長豆角,有的吊著絲瓜或黃瓜,蔬菜架的兩翼,貼門墻是一畦一畦的菜地,蘿卜、苤藍葉綠生生地支楞著,滾著晶亮的露水珠兒,畦土松松軟軟,散發(fā)出一種特有的泥土芬芳。這不是城里人能看到能享受到的景兒。城里人就有一種新異的振奮。走出院子,向東望,一組蒙古包,三座大氈房。晚上來時可沒注意到它們,和菜園一樣被夜遮蔽了。晨光撩開了它們的面紗。這也是客房,和兩坡長脊的平房一樣是供游客下榻的。最大的蒙古包西面架著一個大灶,灶上堆著粗粗的柴火棒子,說明客人需要時晚間會燃起篝火。這處叫健龍祥和的農(nóng)家院已貼近康西草原了,或者它就在康西草原的范圍里。不過這里顯示的游牧文化都是移殖來的,它方方面面都是典型的農(nóng)耕文化區(qū)。蒙古包北面是一個供游人垂釣的大水塘,水塘被花壇、果木、菜園所圍。色彩繽紛的花壇并不比菜園更吸引人,水塘邊的菜園里,一畦畦的寬葉蔬菜嫩生生綠旺旺油亮亮的,是長在土垅上,還是長在垅溝里,都那么喜人,一棵棵一行行就像暢懷歡笑的綠娃娃的明媚笑靨,勾著你就想蹲下來好好和它們聊聊天,粘一身從泥土里滋溢出來的活力和喜氣。此時就覺得自已是塵外南山東籬下的晉代大詩人淘淵明了。再回首平房客房區(qū),看到每棟房山墻上都有畫,房與房間的院子,菜園竟迴然不同,有的是青椒叢,有的是茄子地,有的是一方方紅椒田,極盡地豐富出蔬菜的品種,把田園生活渲染出濃郁的情趣。最有情趣的當是一面山墻上的一首順口溜吧!上面寫:一點一橫長,言字頂房梁。你扭我也扭,你長我也長。中間加個馬大娘,心字底,月字套,金鉤掛衣裳。其實這說的是一個字,是一個字謎,此字非當?shù)厝藢懖怀鰜恚閬┖卧~海詞典估計也查不出來。它是地道的延慶方言,音耍兒。什么意思,只有問當?shù)厝死玻?/p>
健龍祥和農(nóng)家院在屯軍營村。村名一看就知道是從歷史上某一時期的軍隊營區(qū)演變發(fā)展而來的。守著長城,古代軍營自然不會少,逛村能逛岀不少新異,棗林、棗院、精雕細刻圖案古樸的磚影壁什么的。讓人開心的是健龍祥和農(nóng)家院對面竟有一個小公園,云杉綠柏假山石的噴水池,六角古亭丘岡幽徑外帶鴿子籠鴕鳥籠,籠有幾十平方米,大鴕鳥見有人來便跩跩地走過來,伸著脖子努著大眼仿佛要跟你說話似的。這個小公園是專為住宿的游客建的?吃完飯到這里遛遛彎挺好。園外的一趟蓖麻棵子是異種,葉兒紅果也紅,別說城里人見不到,郊野鄉(xiāng)村又有多少地方有?
蒙古包旁吃烤串
有車就是好,從健龍祥和農(nóng)家院到康西草原不過十來分鐘的路。
進康西草原要過一片茂密的林子,這和我在內(nèi)蒙走過的草原、吉林查爾干湖畔走過的草原情況差不多??滴鞑菰牟輬龈咏闋柛珊喜菰瑯湟彩恰洳皇呛艽?,形體多姿,交織在一起有一種奇特的線條美。林中置敖包,石堆很大??滴鞑菰陌桨皇窃鷳B(tài)的,草場卻是,草不高,視野卻極為遼闊,綠茸聾的與山際相接,入草場便見蒙古包,雖只幾座,如星散落,卻讓康西草原有了濃郁的游牧風情。馬是康西草原上最多的牲畜,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傳統(tǒng)草原風貌在這里很有些缺憾,見不到成群連片的羊,牛倒是有時顯現(xiàn)出“百牛齊喑”的局面,奶牛大大小小結(jié)群跑過,還有零星牦牛摻雜其中,讓懂牛不懂牛的人興奮不已,不是追著搶鏡頭就是指點著炫耀貌似專業(yè)的知識:哪種是奶牛,哪種不是;哪種是老牛,哪種還在青春期……那里開有奶牛場吧?聽說不只可以觀賞奶牛,還可以進場親近奶牛,親手擠牛奶,體驗牧民的生活。草場太大,一時未找到奶牛場在哪里。不過沒關系,反正到康西草原,是和大多數(shù)游客一樣,奔馬去的。那里有國營的跑馬場、賽馬場、馬術俱樂部。城里見不到馬,更騎不到馬,幾千年的馬文化,通過電影、電視劇、文學作品灌輸?shù)蕉际腥说哪X海里,豐富著都市人的文化生話,刺激著都市人的想象,激蕩著都市人的心潮。想到馬,無論是誰,都會浮現(xiàn)出幾幅歷代鏖戰(zhàn)沙場的英雄豪杰策馬馳騁挺戈揮刀的神武畫面,恨不能那就是自已。在康西草原,絕大多數(shù)游客體驗不到馳騁疆場的滋味兒,騎在馬上由人牽著馬溜達而已,過了一把騎馬的癮就是了。讓馬跑起來,是要有膽量和騎技的,怎么抓韁繩,怎么用韁繩傳遞信號讓馬走、跑、拐彎、放緩馬步、停下等等。馬術培訓班馬術俱樂部會告訴你這些。牽馬的馬夫也會告訴你,但不要貿(mào)然去試喲!有一次,我就是在康西草原,聽馬夫剛剛講完,一帶韁繩,狠夾了一下馬肚,馬嗖地就竄出去,尥蹄迅跑。開始我還有些得意,跑出一二百米便心虛膽顛起來,風從耳畔呼呼吹過,草場從眼下匆匆掠過,草原似要傾翻過來,慌急中緊勒馬韁,以為馬是錯會了我的意思,想讓它立馬停下,它卻越跑越兇,真格地風馳電掣,非想成就我的英雄夢一般。待它躥越莊稼地,踏倒了一長溜玉米,把玉米地踏得狼藉不堪,又倒頭貼著鐵絲網(wǎng)跑,我才知它是欺生。也多虧我膽大,雙手緊抓著馬鞍上的鐵環(huán)沒放手,才平安無事。
在馬術培訓班、馬術俱樂部練就了好本事,是可以在跑馬場上策馬揚鞭一展英姿的喲!
康西草原有袖珍馬,屬草原內(nèi)的親子樂園,兒童騎在那半米高的小馬上,由爸爸媽媽看著,帶著,也能過把騎馬癮的喲!
我很想在康西草原里住下來。晚上它那里舉辦篝火晚會,守著蒙古包,在燃燒的篝火旁,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吃烤肉串,吃烤全羊,或望天上的星星,或?qū)ひ捄?、田鼠、野貛、刺猬之類野生動物的蹤跡??滴鞑菰系拿晒虐镒∷捱€要等待個一年半載的,蒙古包客房區(qū)還在規(guī)劃建設中,真要想在里面住下,可以租帳篷。但租帳篷有個條件:必須有大型的集體活動,結(jié)團成勢。是從安全方面考慮吧,開放的草原有三萬多平方公里之大呢。篝火晚會后,景區(qū)管理方還是推薦住附近的農(nóng)家院。
暫時住不進草原上的蒙古包,在蒙古包旁吃烤串也是一種不錯的草原生活體驗吧!畢竟是真草原,假牧區(qū),這里的真實游牧生活場景至少遺留在幾百年以前。羊肉串有點小,吃著不是太過癮,雞肉串卻大,也香,紅撲撲油旺旺的,烤出的肉質(zhì)極嫩,香著口鼻舒坦著胃。農(nóng)牧結(jié)合帶,雞比羊多。擴音器里的長調(diào)牧歌是蒙族草原的,張著油糊糊的嘴,努著自覺著大大的眼,目光從蒙古包上掠過去,掠進了不算太遙遠的草原牧場,也掠進了歷史的康西。
再在近旁找一家農(nóng)家院住下來?康西草原徒步大會將要舉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