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蓮香
【摘要】 目的: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方法:選擇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50例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調查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關鍵詞】 高強度聚焦超聲; 子宮肌瘤; 護理配合
子宮肌瘤作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以育齡期婦女為主要發(fā)病人群,發(fā)病率有關報道中證實在30%~40%左右[1]。常見的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的方法以子宮部分切除、全切除、介入栓塞為主,但療效不夠確切,且會對患者預后的生育功能產生一定不良的影響。高強度聚焦超聲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的優(yōu)勢,故在臨床中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2]。做好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工作同樣意義重大。為進一步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本文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由影像學診斷確診,均采取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50例。對照組年齡29~50歲,平均(38.5±1.7)歲,前壁35例,后壁為10例,側壁5例;試驗組年齡29~50歲,平均(37.9±2.1)歲,前壁32例,后壁11例,側壁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心理指導、術中密切配合醫(yī)師操作、術后護理干預3個方面。
1.2.2 試驗組 試驗組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方面。護理要點概括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術前由護理人員仔細向患者介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特點,使患者認識到其具有非侵入性、低創(chuàng)傷性的優(yōu)勢,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術前2 d開始給予患者半流質飲食,術前1 d替換為流質飲食,術前10 h內禁飲禁食,并做清潔灌腸處理。術前進行備皮工作,備皮范圍為下腹部肚臍以下區(qū)域,恥骨聯合以及會陰部,將該區(qū)域內的毛發(fā)進行全部刮除,注意動作輕柔緩慢,避免對皮膚組織產生影響,毛發(fā)脫除后進行脫脂脫氣處理。術前引導患者進行膀胱訓練,在患者有尿意的情況下要求患者自主控制并適當延遲排尿時間。
1.2.2.2 術中護理 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全面觀察與監(jiān)測,防治患者因鎮(zhèn)痛、鎮(zhèn)靜深度不足或體位調整而出現的脫靶損傷以及呼吸抑制問題。同時,由于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近需要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因而在手術期間由護理人員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情緒緊張的患者需要通過主動交流的方式,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減少不適感,特別需要主動聽取患者對皮膚溫度感覺的額描述,特別是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防治超聲波對瘢痕組織產生灼傷或其他不良影響。治療期間若患者需要變化體位,需要注意觀察導管,防治脫落。手術期間,要求水位高度能夠保持在治療區(qū)基礎之上1~2 m位置。
1.2.2.3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半小時保持手術體位,治療區(qū)皮膚浸泡于低溫脫氣水中,使用冰凍生理鹽水(溫度在4~10 ℃內)進行膀胱灌注處理,保留10 min,每間隔15 min行一次灌注治療,以達到理想的局部降溫效果?;颊咭庾R清醒后,協助患者下床,用輪椅護送患者回到病房修養(yǎng)。送回病房后,以俯臥位靜修2 h。術后8 h內對患者的排尿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若患者主訴疼痛,需通過溝通以及家庭支持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對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觀察。治療后2 h可恢復飲食,以流質飲食為主,術后48 h可調整至正常飲食方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圍手術期間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00%(4/50),對照組為30.00%(15/50),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均值為(94.1±2.5)分,對照組為(80.6±3.2)分,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組別 血尿
(例) 陰道排液(例) 放射痛
(例) 發(fā)生率
例(%)
對照組(n=50) 6 4 5 15(30.00)
試驗組(n=50) 2 1 1 4(8.00)
3 討論
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以超聲波為治療源,利用超聲波在組織穿透性以及可聚焦性方面的優(yōu)勢,將低能量超聲波聚焦在體內病灶位置,使焦點位置的溫度能夠在瞬時間上升至高溫狀態(tài)(70~100 ℃),從而使靶區(qū)內的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細胞膜喪失連續(xù)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3-5]。
本方案手術操作簡單、非侵入性操作、用藥少,是一種全新的體外無創(chuàng)性治療體內腫瘤的手術方案,在當前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鞏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疾病的效果,還需要密切護理配合方面的工作,實現自術前,經術中,至術后的全程化護理工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6-10]。
綜上所述,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邵瑩,王蓉,孫親利,等.磁共振引導下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3):488-491,505.
[2]劉曉芳,何佳,何敏,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與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對絕經前女性卵巢功能影響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9):3552-3554.
[3]黃淑華,查紅萍,王偉,等.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皮膚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87-188.
[4]王金鳳,姜凱輝,穆丹梅,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無水酒精注射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83-84.
[5]宋義倫.超聲對子宮肌瘤的診斷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30-32.
[6]馬連軍.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134-135.
[7]陳萍.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的近期與遠期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8-10.
[8]黃有鳳.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6):104-105.
[9]崔福英.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40例[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59-60.
[10]董暉,曹兆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97例子宮肌瘤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65-6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
【摘要】 目的: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方法:選擇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50例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調查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關鍵詞】 高強度聚焦超聲; 子宮肌瘤; 護理配合
子宮肌瘤作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以育齡期婦女為主要發(fā)病人群,發(fā)病率有關報道中證實在30%~40%左右[1]。常見的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的方法以子宮部分切除、全切除、介入栓塞為主,但療效不夠確切,且會對患者預后的生育功能產生一定不良的影響。高強度聚焦超聲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的優(yōu)勢,故在臨床中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2]。做好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工作同樣意義重大。為進一步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本文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由影像學診斷確診,均采取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50例。對照組年齡29~50歲,平均(38.5±1.7)歲,前壁35例,后壁為10例,側壁5例;試驗組年齡29~50歲,平均(37.9±2.1)歲,前壁32例,后壁11例,側壁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心理指導、術中密切配合醫(yī)師操作、術后護理干預3個方面。
1.2.2 試驗組 試驗組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方面。護理要點概括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術前由護理人員仔細向患者介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特點,使患者認識到其具有非侵入性、低創(chuàng)傷性的優(yōu)勢,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術前2 d開始給予患者半流質飲食,術前1 d替換為流質飲食,術前10 h內禁飲禁食,并做清潔灌腸處理。術前進行備皮工作,備皮范圍為下腹部肚臍以下區(qū)域,恥骨聯合以及會陰部,將該區(qū)域內的毛發(fā)進行全部刮除,注意動作輕柔緩慢,避免對皮膚組織產生影響,毛發(fā)脫除后進行脫脂脫氣處理。術前引導患者進行膀胱訓練,在患者有尿意的情況下要求患者自主控制并適當延遲排尿時間。
1.2.2.2 術中護理 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全面觀察與監(jiān)測,防治患者因鎮(zhèn)痛、鎮(zhèn)靜深度不足或體位調整而出現的脫靶損傷以及呼吸抑制問題。同時,由于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近需要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因而在手術期間由護理人員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情緒緊張的患者需要通過主動交流的方式,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減少不適感,特別需要主動聽取患者對皮膚溫度感覺的額描述,特別是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防治超聲波對瘢痕組織產生灼傷或其他不良影響。治療期間若患者需要變化體位,需要注意觀察導管,防治脫落。手術期間,要求水位高度能夠保持在治療區(qū)基礎之上1~2 m位置。
1.2.2.3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半小時保持手術體位,治療區(qū)皮膚浸泡于低溫脫氣水中,使用冰凍生理鹽水(溫度在4~10 ℃內)進行膀胱灌注處理,保留10 min,每間隔15 min行一次灌注治療,以達到理想的局部降溫效果?;颊咭庾R清醒后,協助患者下床,用輪椅護送患者回到病房修養(yǎng)。送回病房后,以俯臥位靜修2 h。術后8 h內對患者的排尿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若患者主訴疼痛,需通過溝通以及家庭支持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對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觀察。治療后2 h可恢復飲食,以流質飲食為主,術后48 h可調整至正常飲食方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圍手術期間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00%(4/50),對照組為30.00%(15/50),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均值為(94.1±2.5)分,對照組為(80.6±3.2)分,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組別 血尿
(例) 陰道排液(例) 放射痛
(例) 發(fā)生率
例(%)
對照組(n=50) 6 4 5 15(30.00)
試驗組(n=50) 2 1 1 4(8.00)
3 討論
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以超聲波為治療源,利用超聲波在組織穿透性以及可聚焦性方面的優(yōu)勢,將低能量超聲波聚焦在體內病灶位置,使焦點位置的溫度能夠在瞬時間上升至高溫狀態(tài)(70~100 ℃),從而使靶區(qū)內的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細胞膜喪失連續(xù)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3-5]。
本方案手術操作簡單、非侵入性操作、用藥少,是一種全新的體外無創(chuàng)性治療體內腫瘤的手術方案,在當前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鞏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疾病的效果,還需要密切護理配合方面的工作,實現自術前,經術中,至術后的全程化護理工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6-10]。
綜上所述,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邵瑩,王蓉,孫親利,等.磁共振引導下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3):488-491,505.
[2]劉曉芳,何佳,何敏,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與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對絕經前女性卵巢功能影響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9):3552-3554.
[3]黃淑華,查紅萍,王偉,等.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皮膚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87-188.
[4]王金鳳,姜凱輝,穆丹梅,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無水酒精注射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83-84.
[5]宋義倫.超聲對子宮肌瘤的診斷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30-32.
[6]馬連軍.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134-135.
[7]陳萍.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的近期與遠期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8-10.
[8]黃有鳳.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6):104-105.
[9]崔福英.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40例[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59-60.
[10]董暉,曹兆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97例子宮肌瘤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65-6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
【摘要】 目的: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方法:選擇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50例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調查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關鍵詞】 高強度聚焦超聲; 子宮肌瘤; 護理配合
子宮肌瘤作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以育齡期婦女為主要發(fā)病人群,發(fā)病率有關報道中證實在30%~40%左右[1]。常見的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的方法以子宮部分切除、全切除、介入栓塞為主,但療效不夠確切,且會對患者預后的生育功能產生一定不良的影響。高強度聚焦超聲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的優(yōu)勢,故在臨床中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2]。做好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工作同樣意義重大。為進一步觀察總結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配合要點及其價值,本文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住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由影像學診斷確診,均采取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50例。對照組年齡29~50歲,平均(38.5±1.7)歲,前壁35例,后壁為10例,側壁5例;試驗組年齡29~50歲,平均(37.9±2.1)歲,前壁32例,后壁11例,側壁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心理指導、術中密切配合醫(yī)師操作、術后護理干預3個方面。
1.2.2 試驗組 試驗組實施全程化護理配合。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方面。護理要點概括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術前由護理人員仔細向患者介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特點,使患者認識到其具有非侵入性、低創(chuàng)傷性的優(yōu)勢,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術前2 d開始給予患者半流質飲食,術前1 d替換為流質飲食,術前10 h內禁飲禁食,并做清潔灌腸處理。術前進行備皮工作,備皮范圍為下腹部肚臍以下區(qū)域,恥骨聯合以及會陰部,將該區(qū)域內的毛發(fā)進行全部刮除,注意動作輕柔緩慢,避免對皮膚組織產生影響,毛發(fā)脫除后進行脫脂脫氣處理。術前引導患者進行膀胱訓練,在患者有尿意的情況下要求患者自主控制并適當延遲排尿時間。
1.2.2.2 術中護理 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全面觀察與監(jiān)測,防治患者因鎮(zhèn)痛、鎮(zhèn)靜深度不足或體位調整而出現的脫靶損傷以及呼吸抑制問題。同時,由于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近需要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因而在手術期間由護理人員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情緒緊張的患者需要通過主動交流的方式,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減少不適感,特別需要主動聽取患者對皮膚溫度感覺的額描述,特別是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防治超聲波對瘢痕組織產生灼傷或其他不良影響。治療期間若患者需要變化體位,需要注意觀察導管,防治脫落。手術期間,要求水位高度能夠保持在治療區(qū)基礎之上1~2 m位置。
1.2.2.3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半小時保持手術體位,治療區(qū)皮膚浸泡于低溫脫氣水中,使用冰凍生理鹽水(溫度在4~10 ℃內)進行膀胱灌注處理,保留10 min,每間隔15 min行一次灌注治療,以達到理想的局部降溫效果?;颊咭庾R清醒后,協助患者下床,用輪椅護送患者回到病房修養(yǎng)。送回病房后,以俯臥位靜修2 h。術后8 h內對患者的排尿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若患者主訴疼痛,需通過溝通以及家庭支持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對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觀察。治療后2 h可恢復飲食,以流質飲食為主,術后48 h可調整至正常飲食方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圍手術期間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試驗組圍手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00%(4/50),對照組為30.00%(15/50),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均值為(94.1±2.5)分,對照組為(80.6±3.2)分,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組別 血尿
(例) 陰道排液(例) 放射痛
(例) 發(fā)生率
例(%)
對照組(n=50) 6 4 5 15(30.00)
試驗組(n=50) 2 1 1 4(8.00)
3 討論
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以超聲波為治療源,利用超聲波在組織穿透性以及可聚焦性方面的優(yōu)勢,將低能量超聲波聚焦在體內病灶位置,使焦點位置的溫度能夠在瞬時間上升至高溫狀態(tài)(70~100 ℃),從而使靶區(qū)內的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細胞膜喪失連續(xù)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3-5]。
本方案手術操作簡單、非侵入性操作、用藥少,是一種全新的體外無創(chuàng)性治療體內腫瘤的手術方案,在當前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鞏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疾病的效果,還需要密切護理配合方面的工作,實現自術前,經術中,至術后的全程化護理工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方案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6-10]。
綜上所述,全程化的臨床護理配合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有確切價值,可降低圍手術期內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綜合優(yōu)勢確切,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邵瑩,王蓉,孫親利,等.磁共振引導下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3):488-491,505.
[2]劉曉芳,何佳,何敏,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與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對絕經前女性卵巢功能影響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29):3552-3554.
[3]黃淑華,查紅萍,王偉,等.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肌瘤的皮膚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87-188.
[4]王金鳳,姜凱輝,穆丹梅,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無水酒精注射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83-84.
[5]宋義倫.超聲對子宮肌瘤的診斷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30-32.
[6]馬連軍.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7):134-135.
[7]陳萍.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的近期與遠期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8-10.
[8]黃有鳳.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6):104-105.
[9]崔福英.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40例[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59-60.
[10]董暉,曹兆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97例子宮肌瘤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2):65-67.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