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松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實操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我們要對以往的填鴨式教學進行改革,探究式實驗教學的目標在于將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讓學生們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向積極主動學習、探索新的知識轉化,從而更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敢于探索的精神。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意義
什么是探究式實驗教學?簡單的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們獨立自主的學習,并以小組形式進行知識探討,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通過小組討論,結合實驗結果得出正確結論。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們參與到學習中來,并且增強動手動腦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使學生們充分的發(fā)揮學習自主性,通過自己的思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自己的操作尋找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結論。
二、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通過物理組老師們長時間的共同努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科學探究教學模式得到了一些成果,以下給大家一起分享與借鑒。
1.創(chuàng)設情景問題。
創(chuàng)設情景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們以物理教材知識為基底,結合客觀實際,設計問題情境。通過這些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產生疑問,從而觸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達到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課時,本人提出了一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們思考:
(1)生活中我們常用的照相機、放大鏡、投影儀這些工具,成像的主要部件都是凸透鏡,通過這些凸透鏡,我們看到的景物時而放大,時而縮小,時而倒立千變萬化。那么這些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又是什么呢?
(2)假如提供給大家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屏、打火機這些器材,如何才能使蠟燭火焰在光屏中成像呢?
(3)提出這些問題,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但是他們很難自己完成這個實驗,并發(fā)現(xiàn)凸透鏡成像的情況與物體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有關。這個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先做一遍演示,讓學生們觀察凸透鏡在各種條件下的成像情況,并引導學生思考成像的正倒、大小與物體的遠近、位置有什么關系?
針對這些問題,讓學生們開始分組做實驗、觀察實驗中的現(xiàn)象、分析相關問題、總結規(guī)律、得出結論。這么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思考,獨立完成問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學以致用,了解到學習課本內容的真諦,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了考試而學習,不知道這些知識有什么用途。
三、讓學生們學會主動思考、大膽猜想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可以嘗試著在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們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大膽的猜想。例如:做實驗之前,告訴學生們要做什么實驗,讓他們猜測實驗過程中會有怎樣的實驗現(xiàn)象,通過這次實驗可以得出怎么樣的結論?當做完實驗之后,有些學生的猜測是錯誤的,有些是正確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在這個時候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給他們分析其中的原因,讓每個學生都了解到科學知識,更好的達到教學的效果。
通過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方法,莫過于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大膽猜測。在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勇氣和想象力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應該是科學的、積極的,最終要把他們引向科學的創(chuàng)造。
四、實驗時放手讓學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
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因而在認識過程中很難從教師的講授和得出的結論中獲取其中蘊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規(guī)律,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驗證,在生活中運用。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實驗,遇到問題互相討論,使課堂便得輕松活潑、豐富多樣。讓學生有時間,有條件去接觸,參加實踐,才能鍛煉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較快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經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的教學目的。
五、通過物理實驗,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注重課題導入實驗,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以感知為基礎,利用新奇有趣的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學習興趣。例如:講大氣層壓時,將熱水灌入礦泉水瓶搖晃幾下,倒去熱水后迅速擰緊瓶蓋,一會兒,觀察到礦泉水瓶變癟了,學生看到現(xiàn)象,就渴望知道為什么。再講熱學知識時表演“紙鍋燒水”、“燒不壞的手帕”、“人造雪景”等實驗,通過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么做好準備。例如:在“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中可以讓兩個學生配合,一個學生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個學生堵住一只耳朵,用另一只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聽,隨手取材,效果明顯,何樂而不為呢?再如:“辨別凹透鏡和凸透鏡的活動”中,學生用摸、看、照、晃四種方法,辨別透鏡,學生通過親自實驗,印象深刻,激發(fā)求知欲。增添一些小實驗 教師在評講練習時,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枯燥無味。此時可增添一些小實驗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增添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兩個磁體中的兩個異名磁極相互接觸后,被吸在這兩個磁極上的鐵釘將會怎么樣?我先讓學生來回答,再通過實驗演示一下,磁極接觸后,鐵釘?shù)粝聛砹?,為什么呢?原來兩磁體不同的磁極接觸后又成一個條形磁體,磁體兩極較強,中間較弱,通過小小演示,同學們不僅印象深刻,而且調動學生此刻的學習興趣。
六、結束語
實踐研究,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作為教師,必須明確教師與學生的在課堂上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視而不管。課前準備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性,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把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充分展現(xiàn),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過得既緊張又充實!這正是現(xiàn)代社會對每個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周芳華.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J].學習與研究,2002,(7).
[2]王海龍.實驗教學與儀器[J].學苑教育,2007,(5).
[3]李美熙.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初中物理參考,2010,(29).
[4]王麗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物理學習與研究,201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