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鋒
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zhèn)的沈則良是一位具有二十多年養(yǎng)魚經(jīng)驗的養(yǎng)殖戶,2013年他取得了畝產(chǎn)1500千克魚種的好收成。現(xiàn)就該魚種高產(chǎn)培育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借鑒。
一、池塘概況
該魚種池面積為3.8畝,池底平坦,平均水深2米,安裝有功率3千瓦的增氧機和投餌機各1臺,水源為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的存水。池埂邊種植黑麥草和蘇丹草。
二、池塘消毒
2013年1月初用挖掘機將淤泥全部清除干凈,挖出的淤泥用作牧草種植的有機肥,15日加水10厘米深后用生石灰300千克清塘消毒,3天后加水至1.2米深。
三、魚苗放養(yǎng)
從1月31日開始連續(xù)5天放養(yǎng)魚種,魚種放養(yǎng)時用3%食鹽溶液浸洗消毒10分鐘。放養(yǎng)情況詳見表1。
表1 魚種放養(yǎng)情況
四、餌料投喂
3月15日水溫上升到10℃,此時開始投喂。菜籽餅先浸泡24小時,上午9時后采用全池潑灑的方式投喂,投喂量為4~6千克/天,天氣好時投喂,下雨時停喂。4月15日后逐漸增加投喂量,達到8~10千克/天。進入5月后,當草魚苗規(guī)格達到125克/尾時開始投喂顆粒飼料,10~12千克/天,另投喂黑麥草15~20千克/天,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漸增加投喂量。一般在上午9~10時投喂顆粒飼料,以0.5小時內吃完為宜,下午3~4時再投喂草料,天氣好時宜在晚上9時吃完,剩草要及時撈除不留過夜,陰雨天或天氣異常時投料量減半。進入梅雨季節(jié),則要提早1小時投喂顆粒飼料,草料在上午9~10時投喂,確保當天傍晚前吃完。具體投餌量詳見表2。
表2 飼料與草料投喂情況
五、水質調控
養(yǎng)殖早期每月補水2次,高溫期7~10天補水1次,只進不排,直到水位達2米。加水時用6寸潛水泵抽取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水面以下20厘米富含溶氧的水,時間一般從上午9時開始,加水10厘米深后稍作停頓,下午再開泵加水10厘米深,到下午4時結束。水位控制按表3實行,基本保持穩(wěn)定。
表3 全年塘口水位變化
六、開機增氧
從5月下旬開始,天氣晴好時每天中午11時開動增氧機,到下午2時停機,開機約3小時,第二天凌晨5時再開機至7時。陰雨天白天不開機,氣壓低時則提早到凌晨3時開機,直到天亮。上半夜一般不開機。
七、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遵循“以防為主”的原則,具體用藥如下:
1. 放養(yǎng)后7天,首次用解毒碧水安(成分為多元有機酸、解毒劑、脂肪酸、多肽、多糖、肌醇、維生素B和維生素C)1000毫升,稀釋2000倍后全池潑灑進行水體解毒。
2. 3月10日全池潑灑1次殺蟲藥。
3. 6月中旬“黃梅”天來臨之前用1次底改,2天后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4. 夏季高溫季節(jié)只用內服藥拌料投喂,5天為一療程,每20天為一周期,其間不再外用藥物,防止對水質造成破壞。
5. “立秋”和“白露”前再各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6. “秋分”前再用1次殺蟲藥物。
八、收獲
2014年1月22日先拉網(wǎng)3次,后再干塘起捕,具體收獲規(guī)格和數(shù)量詳見表4。
表4 成魚和魚種收獲情況
九、小結
1. 放養(yǎng)時間有講究:放養(yǎng)時間宜早不宜遲,盡可能在臘月放養(yǎng),此時氣溫低,魚苗鱗片緊密,損傷相對較小,并可提早適應池塘養(yǎng)殖環(huán)境,等氣溫回升后早開食,延長生長期。
2. 加水方式有講究:在加水次數(shù)上,要分兩次進水,每次10厘米深,中間有停頓,目的是避免魚種池的水溫變化過大;在抽水位置上,潛水泵置于大池水面以下20厘米;在加水時間上,一般白天加水,晚上不加水,確保所加表層水中含氧量高。
3. 飼料搭配有講究:早期魚種規(guī)格較小,攝食能力差,故投浸泡過的菜籽餅,以方便攝食;中期既投顆粒飼料,又投黑麥草和蘇丹草,在投喂時間和數(shù)量上根據(jù)天氣等情況靈活調整;后期草類枯萎后繼續(xù)投精料,確保魚種不掉膘。
4. 用藥方法有講究:要依據(jù)農歷節(jié)氣用藥,以預防為主,確保全年不因病死魚。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張家港水產(chǎn)技術指導站 郵編:215600)endprint
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zhèn)的沈則良是一位具有二十多年養(yǎng)魚經(jīng)驗的養(yǎng)殖戶,2013年他取得了畝產(chǎn)1500千克魚種的好收成。現(xiàn)就該魚種高產(chǎn)培育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借鑒。
一、池塘概況
該魚種池面積為3.8畝,池底平坦,平均水深2米,安裝有功率3千瓦的增氧機和投餌機各1臺,水源為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的存水。池埂邊種植黑麥草和蘇丹草。
二、池塘消毒
2013年1月初用挖掘機將淤泥全部清除干凈,挖出的淤泥用作牧草種植的有機肥,15日加水10厘米深后用生石灰300千克清塘消毒,3天后加水至1.2米深。
三、魚苗放養(yǎng)
從1月31日開始連續(xù)5天放養(yǎng)魚種,魚種放養(yǎng)時用3%食鹽溶液浸洗消毒10分鐘。放養(yǎng)情況詳見表1。
表1 魚種放養(yǎng)情況
四、餌料投喂
3月15日水溫上升到10℃,此時開始投喂。菜籽餅先浸泡24小時,上午9時后采用全池潑灑的方式投喂,投喂量為4~6千克/天,天氣好時投喂,下雨時停喂。4月15日后逐漸增加投喂量,達到8~10千克/天。進入5月后,當草魚苗規(guī)格達到125克/尾時開始投喂顆粒飼料,10~12千克/天,另投喂黑麥草15~20千克/天,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漸增加投喂量。一般在上午9~10時投喂顆粒飼料,以0.5小時內吃完為宜,下午3~4時再投喂草料,天氣好時宜在晚上9時吃完,剩草要及時撈除不留過夜,陰雨天或天氣異常時投料量減半。進入梅雨季節(jié),則要提早1小時投喂顆粒飼料,草料在上午9~10時投喂,確保當天傍晚前吃完。具體投餌量詳見表2。
表2 飼料與草料投喂情況
五、水質調控
養(yǎng)殖早期每月補水2次,高溫期7~10天補水1次,只進不排,直到水位達2米。加水時用6寸潛水泵抽取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水面以下20厘米富含溶氧的水,時間一般從上午9時開始,加水10厘米深后稍作停頓,下午再開泵加水10厘米深,到下午4時結束。水位控制按表3實行,基本保持穩(wěn)定。
表3 全年塘口水位變化
六、開機增氧
從5月下旬開始,天氣晴好時每天中午11時開動增氧機,到下午2時停機,開機約3小時,第二天凌晨5時再開機至7時。陰雨天白天不開機,氣壓低時則提早到凌晨3時開機,直到天亮。上半夜一般不開機。
七、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遵循“以防為主”的原則,具體用藥如下:
1. 放養(yǎng)后7天,首次用解毒碧水安(成分為多元有機酸、解毒劑、脂肪酸、多肽、多糖、肌醇、維生素B和維生素C)1000毫升,稀釋2000倍后全池潑灑進行水體解毒。
2. 3月10日全池潑灑1次殺蟲藥。
3. 6月中旬“黃梅”天來臨之前用1次底改,2天后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4. 夏季高溫季節(jié)只用內服藥拌料投喂,5天為一療程,每20天為一周期,其間不再外用藥物,防止對水質造成破壞。
5. “立秋”和“白露”前再各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6. “秋分”前再用1次殺蟲藥物。
八、收獲
2014年1月22日先拉網(wǎng)3次,后再干塘起捕,具體收獲規(guī)格和數(shù)量詳見表4。
表4 成魚和魚種收獲情況
九、小結
1. 放養(yǎng)時間有講究:放養(yǎng)時間宜早不宜遲,盡可能在臘月放養(yǎng),此時氣溫低,魚苗鱗片緊密,損傷相對較小,并可提早適應池塘養(yǎng)殖環(huán)境,等氣溫回升后早開食,延長生長期。
2. 加水方式有講究:在加水次數(shù)上,要分兩次進水,每次10厘米深,中間有停頓,目的是避免魚種池的水溫變化過大;在抽水位置上,潛水泵置于大池水面以下20厘米;在加水時間上,一般白天加水,晚上不加水,確保所加表層水中含氧量高。
3. 飼料搭配有講究:早期魚種規(guī)格較小,攝食能力差,故投浸泡過的菜籽餅,以方便攝食;中期既投顆粒飼料,又投黑麥草和蘇丹草,在投喂時間和數(shù)量上根據(jù)天氣等情況靈活調整;后期草類枯萎后繼續(xù)投精料,確保魚種不掉膘。
4. 用藥方法有講究:要依據(jù)農歷節(jié)氣用藥,以預防為主,確保全年不因病死魚。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張家港水產(chǎn)技術指導站 郵編:215600)endprint
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zhèn)的沈則良是一位具有二十多年養(yǎng)魚經(jīng)驗的養(yǎng)殖戶,2013年他取得了畝產(chǎn)1500千克魚種的好收成?,F(xiàn)就該魚種高產(chǎn)培育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借鑒。
一、池塘概況
該魚種池面積為3.8畝,池底平坦,平均水深2米,安裝有功率3千瓦的增氧機和投餌機各1臺,水源為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的存水。池埂邊種植黑麥草和蘇丹草。
二、池塘消毒
2013年1月初用挖掘機將淤泥全部清除干凈,挖出的淤泥用作牧草種植的有機肥,15日加水10厘米深后用生石灰300千克清塘消毒,3天后加水至1.2米深。
三、魚苗放養(yǎng)
從1月31日開始連續(xù)5天放養(yǎng)魚種,魚種放養(yǎng)時用3%食鹽溶液浸洗消毒10分鐘。放養(yǎng)情況詳見表1。
表1 魚種放養(yǎng)情況
四、餌料投喂
3月15日水溫上升到10℃,此時開始投喂。菜籽餅先浸泡24小時,上午9時后采用全池潑灑的方式投喂,投喂量為4~6千克/天,天氣好時投喂,下雨時停喂。4月15日后逐漸增加投喂量,達到8~10千克/天。進入5月后,當草魚苗規(guī)格達到125克/尾時開始投喂顆粒飼料,10~12千克/天,另投喂黑麥草15~20千克/天,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漸增加投喂量。一般在上午9~10時投喂顆粒飼料,以0.5小時內吃完為宜,下午3~4時再投喂草料,天氣好時宜在晚上9時吃完,剩草要及時撈除不留過夜,陰雨天或天氣異常時投料量減半。進入梅雨季節(jié),則要提早1小時投喂顆粒飼料,草料在上午9~10時投喂,確保當天傍晚前吃完。具體投餌量詳見表2。
表2 飼料與草料投喂情況
五、水質調控
養(yǎng)殖早期每月補水2次,高溫期7~10天補水1次,只進不排,直到水位達2米。加水時用6寸潛水泵抽取相鄰成魚養(yǎng)殖池水面以下20厘米富含溶氧的水,時間一般從上午9時開始,加水10厘米深后稍作停頓,下午再開泵加水10厘米深,到下午4時結束。水位控制按表3實行,基本保持穩(wěn)定。
表3 全年塘口水位變化
六、開機增氧
從5月下旬開始,天氣晴好時每天中午11時開動增氧機,到下午2時停機,開機約3小時,第二天凌晨5時再開機至7時。陰雨天白天不開機,氣壓低時則提早到凌晨3時開機,直到天亮。上半夜一般不開機。
七、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遵循“以防為主”的原則,具體用藥如下:
1. 放養(yǎng)后7天,首次用解毒碧水安(成分為多元有機酸、解毒劑、脂肪酸、多肽、多糖、肌醇、維生素B和維生素C)1000毫升,稀釋2000倍后全池潑灑進行水體解毒。
2. 3月10日全池潑灑1次殺蟲藥。
3. 6月中旬“黃梅”天來臨之前用1次底改,2天后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4. 夏季高溫季節(jié)只用內服藥拌料投喂,5天為一療程,每20天為一周期,其間不再外用藥物,防止對水質造成破壞。
5. “立秋”和“白露”前再各用1次預防出血病的藥物。
6. “秋分”前再用1次殺蟲藥物。
八、收獲
2014年1月22日先拉網(wǎng)3次,后再干塘起捕,具體收獲規(guī)格和數(shù)量詳見表4。
表4 成魚和魚種收獲情況
九、小結
1. 放養(yǎng)時間有講究:放養(yǎng)時間宜早不宜遲,盡可能在臘月放養(yǎng),此時氣溫低,魚苗鱗片緊密,損傷相對較小,并可提早適應池塘養(yǎng)殖環(huán)境,等氣溫回升后早開食,延長生長期。
2. 加水方式有講究:在加水次數(shù)上,要分兩次進水,每次10厘米深,中間有停頓,目的是避免魚種池的水溫變化過大;在抽水位置上,潛水泵置于大池水面以下20厘米;在加水時間上,一般白天加水,晚上不加水,確保所加表層水中含氧量高。
3. 飼料搭配有講究:早期魚種規(guī)格較小,攝食能力差,故投浸泡過的菜籽餅,以方便攝食;中期既投顆粒飼料,又投黑麥草和蘇丹草,在投喂時間和數(shù)量上根據(jù)天氣等情況靈活調整;后期草類枯萎后繼續(xù)投精料,確保魚種不掉膘。
4. 用藥方法有講究:要依據(jù)農歷節(jié)氣用藥,以預防為主,確保全年不因病死魚。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張家港水產(chǎn)技術指導站 郵編:215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