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康
每天傍晚,我們一家人總喜歡去古城墻走走。
古城墻始建于宋朝,全長約三千三百米,現(xiàn)在保留的還有北門、西津門、建春門和涌金門四座城門。城墻比一輛大貨車還高,遠看就像一條青色的巨龍,一邊和人們聊天。
登上雄偉的城墻,上面寬闊無比,可容五六匹馬并駕齊驅(qū),望向城墻外的江水,一股滄桑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城磚上滿是青苔,蕨草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雜草在城墻外沿瘋長一氣。城墻靠江那邊立著一排垛子,上面有些米袋口大小的洞,這就是瞭望口。還有一些面包大小的小洞,那是槍口。望著那大小不一的瞭望口和槍口,我不由想起了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想起了那段悲慘的歷史:1932年2月,紅軍拿著槍和炮攻打贛州。因為贛州城墻非常堅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難攻。紅軍浴血奮戰(zhàn)多次,歷時一個多月強攻,傷亡高達三千多人都未能成功,最終不得不撤出戰(zhàn)斗。
如今,八十多年風風雨雨過去了,古城墻那邊,章江水依舊緩緩流過;城墻這邊,那板瓦屋面、俄式建筑風格的蔣經(jīng)國贛州故居也依然保存完好。能夠保留蔣經(jīng)國舊居,讓人品味曾經(jīng)的歷史,我想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吧!大陸和臺灣本來就是好兄弟,兄弟間打打鬧鬧是再正常不過的,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吧,畢竟血濃于水。只要大家捐棄前嫌、團結(jié)一心、共同發(fā)展、互相幫助,我們中華民族就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中華兒女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xiàn)。
古城墻呀,古城墻,我相信,你一定能見證這段偉大的歷史!
(指導(dǎo)老師 鐘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