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風景這邊獨好

        2014-11-05 19:27:15劉紅林
        華文文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元素加拿大

        劉紅林

        摘要:大批來自中國兩岸四地及東南亞的華人進入加拿大定居。他們多數受過高等教育,其中不少富有文學才華,甚至有移民前就蜚聲海內外的優(yōu)秀作家。才華加勤奮加閱歷加中西文化融合,他們在文學園地里努力耕耘,成就不容小覷。因此加拿大近三十年來的華裔文學,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可以進入世界文學的優(yōu)秀序列。她有一股前行的銳氣,一腔向上的朝氣,甚至還有一種摒棄世俗的清新之氣,絕不輸入任何一個地域、任何一個國家的華文、華人、華裔文學(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

        關鍵詞:加拿大;華裔文學;中國元素;移民生活

        中圖分類號:I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14)4-0106-05

        一、美加兩國的華裔文學不能混為一談

        近幾年,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里,有“北美華文文學”這一概念,如陳瑞琳有論文《風景這邊獨好——我看當代北美華文文壇》,陳涵平有專著《北美新華文文學》。這個“北美”無論在地域上還是在文章里,都包括了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仔細閱讀陳瑞琳的文章和陳涵平的著作,可以發(fā)現,他們筆下的“北美”其實是偏重于美國的。陳瑞琳在文章里提到的美國作家有59位,來自中國臺灣、大陸、香港,以及美國本土的都有;而加拿大作家只有5位——丁果、張翎、孫博、余月瑛、閻真,統統來自中國大陸,閻真還是位“海歸”。陳涵平的“新華文文學”這一概念基本上等同于我們俗稱的“新移民文學”。從目錄上看,所涉及的作家除白先勇外,都是改革開放后從中國大陸出去的;而且全部18位作家作品中,加拿大的只有張翎和閻真兩位,其余都是美國的。這兩個國家的華文文學,或者說華裔文學,不能說沒有共同之處。首先作者都是華人,又身處北美;追本溯源,這種文學都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且都是濫觴于華人囚徒留在海關羈留所墻上的詩歌,美國是天使島,加拿大是溫哥華島。但從那以后,兩個國家雖然地處近鄰,華文文學的走向與發(fā)展,并不完全相同。美國華文文學漸漸發(fā)展壯大并長盛不衰,有留學生文學(包括1949年前中國大陸留學生和1960年代之后臺灣留學生)、草根文學、大陸新移民文學等高潮,作家作品均陣容強大。然而,加拿大華文文學(華裔文學)在近百年的時段里,相對沉寂,雖不至于完全湮滅,但也乏善可陳。這自然是由于政治、經濟、移民政策、外交關系等原因造成的。但是,據此就說“目前,加拿大華文作家陣容不及美國那樣齊整,也缺乏思想與藝術俱佳的作品”①,放在30年前也許適用,而就上世紀80年代中葉以來加華文學的成就與規(guī)模來看,就不見得了。

        陳瑞琳在《風景這邊獨好——我看當代北美華文文壇》中橫向地考察北美作家隊伍,認為有三大群體:一是1960年代由臺灣赴美的留學生作家,他們學貫中西,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深厚的依戀難舍之情,曾一度創(chuàng)造了海外華文文學的高潮;二是老一代的華僑作家,他們出身各異,教育水準不同,但都歷經世事蒼變,倍嘗人生艱辛,提筆創(chuàng)作或記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或寄情言志,作品有濃郁的生活底蘊;三是大陸新移民作家群,特點是年輕氣旺,視野開闊,目光敏銳且出手快,表現出相當高的文化素質,多數作家在出國前即有筆耕的修煉。②陳瑞琳的這一分期分類方法用于美國華文文學大體合適,可是套用在加拿大華文文學上就有問題了。

        1967年加拿大通過了新的移民法,消除了對華人的種族歧視,1970年中加建交。此后,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香港、臺灣等地的政局動蕩,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比美國寬松,大批來自兩岸四地及東南亞的華人進入加拿大定居。他們多數受過高等教育,其中不少富有文學才華,甚至有移民前就蜚聲海內外的優(yōu)秀作家,例如來自臺灣的洛夫、痖弦、葉嘉瑩、東方白、朱小燕,來自香港的胡菊人、亦舒、盧因、梁錫華、陳浩泉、梁麗芳,來自菲律賓的林婷婷,等等。我們常說的美國新移民作家這一概念,特指改革開放后從中國大陸移民美國的群體,雖然并不十分科學,但方便與五六十年代以來從臺灣等地移民美國的留學生群體相區(qū)別。然而目前活躍在加華文壇上的絕大多數作家,無論來自哪里,從時間段上看,都屬于新移民。若說是1980年代從中國大陸赴加拿大留學并定居的作家李彥、曾曉文、孫博等屬于“新移民”,那么,1990年代中期移民加拿大的洛夫、痖弦、胡菊人、林婷婷、陳浩泉等不屬于這個范疇,明顯說不通。

        我們研究加拿大華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活動,還不能偏廢另一個用英文創(chuàng)作的作家群體。因為這一群體不僅作家眾多,而且成就卓著。所以,本文下面的討論,棄“華文”這個詞匯不用(書名除外),而改用“華裔”?!叭A裔”這一詞匯,既顯示人種,又顯示傳承。

        二、加拿大華裔文學成就斐然

        加拿大華裔作家,可以按年齡劃分,老中青三代都有。

        老一代的作家創(chuàng)作力不減,葉嘉瑩、洛夫、痖弦、梁錫華、盧因、胡菊人、劉慧琴、林婷婷、梁麗芳、馮湘湘等,甚至被稱世界華文文學(而不僅僅是加拿大華文文學)的領軍人物。如劉慧琴以80多歲的高齡,出版了新書《尋夢的人》、《被遺忘的角落》和《白求恩:一個英雄成長的故事》。在創(chuàng)作之余,她還和林婷婷合編了《漂鳥:加拿大華文女作家作品集》、《芳草萋萋——世界華文女作家選集》。即使有人因為年事已高不再創(chuàng)作,也積極地從事文學活動。例如痖弦,在他的努力爭取下,《世界日報》加拿大副刊最近創(chuàng)辦了《華章》欄目,專門研究加拿大華人文學;另外,這些老一輩作家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也不容低估,加華文壇上最著名的社團,都有他們的能量在其中。

        中青年作家多為到加拿大后開始創(chuàng)作或者成名,也有成名早于移民之前的。目前加華文壇上的長篇巨制多出自于這個年齡段的作家之手,佳作迭出,放在全世界范疇中,也絕對名列前茅,而且作家群體龐大,無法在此一一列舉。

        加拿大華裔作家,也可以按移民前的地域劃分。限于篇幅,這里只略談來自中國香港、大陸的兩個群體。

        亦舒、陳浩泉、阿濃、潘銘燊等人,在香港時就是蜚聲中外的著名作家。尤其是亦舒,當年與臺灣的瓊瑤齊名,是言情小說家中的翹楚。1991年她移民溫哥華,深居簡出,20多年來筆耕不輟。作品《縱橫四海》講述華工漂泊異鄉(xiāng),為著微薄薪酬用血汗修筑加國鐵路;《潔如新》以華人洗衣店為背景,描寫青年一代華人感情生活;《西岸陽光充沛》描寫香港人移民加國前后的心態(tài)變化;《少年不愁》以新一代在加國茁壯成長,接受并融入西方文化為主題;還有《三思樓》、《四部曲》等愛情小說。陳浩泉的《尋找伊甸園》描繪新移民從故鄉(xiāng)的熱土移植到新天地,在尋找伊甸園的過程中飽嘗夢幻失落。阿濃的劇本《天生你材》拍成電視劇后,獲得紐約電影電視節(jié)銀獎和“國際復康聯會電影節(jié)戲劇組亞軍”。他還于2004年,通過網絡和三位素未謀面的女孩合作,完成了以敏感的師生戀作為題材的《少女日記》,出版后反應熱烈且正面,并一度高踞流行榜。潘銘燊主攻散文,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移民加拿大的四年左右,出版了《車喧齋隨筆》、《車喧齋隨筆》、《溫哥華書簡》、《溫哥華雜碎》、《廉政論》、《人生邊上補白》、《非花軒雜文》、《小鮮集》等數種散文集,可謂高產。

        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作家眾多,成就也很大。

        原志的《不一樣的天空》,以感人的筆觸,描寫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加拿大陪讀女士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既有留學生及其配偶奮斗的艱辛,也有成功的喜悅,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反映了大陸留學生群體在北美的境遇與心態(tài)。曾曉文的《夢斷德克薩斯》被認為在題材上是對世界華文小說的重大突破,通過一部令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的血淚史,烘托出主人公敢于面對人生變遷的“漫游者”形象,其將漫游作為了人生意義的表達,是主動地選擇、開發(fā)、尋找并經歷、領悟生活的智者、勇者的典型。余曦的《安大略湖畔》以一個湖畔公寓為視角,展現加籍華裔在陌生的管理機制中學會運用和操作居住國的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刻畫出新世紀加拿大華人的新型代表群像。笑言的《沒有影子的行走》說的是游子在異國的民俗和文化氛圍中,試圖努力尋找屬于自己的傳統和文化的影子,通過加拿大移民的人生命運與婚戀際遇,透視了他們在中西兩種文化沖突的背景下,靈魂深處的“家庭意識”。沈漓的《紅河夢》反映離散生活非常深刻,寫新移民漂游在現實社會的邊緣,為自身純凈而瑰麗的夢想所吸引、所迷醉,追求獨異,崇尚冒險,以至與身邊平庸虛偽的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常琳的《雪后多倫多》被認為是新移民女性的獨特異域言說。張翎的《郵購新娘》重點描寫中西文化相輔相成的沖突和對話。孫博的《男人三十》、《回流》、《茶花淚》、《小留學生淚灑異國》,從不同的角度緊扣著時代的鼓點,抓住新移民背井離鄉(xiāng)后在新居住國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加拿大生活中所發(fā)生的最新、并為華人所急切關注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描寫。貝拉的《911生死婚禮》三部曲用女性第一人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愛與性的苦苦尋索之路;《魔咒鋼琴》則寫猶太人鋼琴家亞當·烏里揚茨基與中國紅軍遺孤李梅悲歡離合的愛情經歷,猶太人在中國文化的包容中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汪文勤出版過長篇小說《生死流》、中篇小說《最后五十步》、《赤潮》、《醉不成歡》等。她新近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冰酒窩》曾以《玄緣》為名在溫哥華《明報》連載,受到易中天、嚴歌苓的激賞推薦,2011年正式出版,還被改編為電視劇本開機拍攝。汪文勤與女兒曹禪合作的音樂劇《倉央嘉措》已在北京正式公演。這是一部恢弘的歷史劇,媽媽寫劇本,女兒譜曲并執(zhí)導。孫博、曾曉文也合作了電視連續(xù)劇劇本《中國創(chuàng)造》,展示了中國進入了一個需要海歸也成就海歸的時代,并力圖表現東西兩種文化的共性與美好。此作品獲得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2014年春節(jié)后以《錯放你的手》為劇名在電視臺熱播。

        上述這些作家中還有不少人能用中英文雙語進行創(chuàng)作。如李彥的《紅浮萍》是用英文寫作的長篇小說,借一個家族三代女性的命運流轉和精神漂泊,展現20世紀中國大陸所經歷的坎坷歷史,出版后獲1995年度加拿大全國小說新書提名獎。她的長篇小說《嫁得西風》和《海底》、中篇小說《羊群》等,則是用中文寫作?!都t浮萍》、《嫁得西風》、《羊群》被北美多所大學選為教學參考書。再如趙廉有雙語詩集《楓溪情》和《切膚之痛》、英語回憶錄《虎女》、英語短篇小說集《中國結》等。

        加拿大華裔作家的分類,還有一個方法,即以第一代新移民為一類,而以父祖輩移民、本人出生于或幼年移民于加拿大的作家為另一類。后者即狹義的華裔作家,一般很少能用中文寫作。知名度最高的是劇作家陳澤桓,詩人朱藹信,小說家崔維新、余兆昌、鄭藹齡、李群英、方曼俏等。

        陳澤桓的成名劇作《媽,爸,我和白人女孩同居了》,以作者本人與白人太太米歇爾的婚戀為藍本,揭示了華人與主流社會的隔膜,十分詼諧地表現了華裔青年的文化失重感。該劇奪得1998/1999年度的伊麗莎白·斯特林·海恩斯最佳新作獎。幽默廣播小品《點心日記》,從1994年起,每周一次,連續(xù)6年在加拿大廣播電臺播出,生動再現了加拿大小鎮(zhèn)上唯一一個華人家庭的生活趣聞。他還有以寓言為載體的敘述華裔移民加拿大歷史的劇本《紫禁鳳凰》。

        有“加拿大華裔英語文學第一人”稱號的朱藹信,所倡導并編輯還兼作者的《不可或缺的米:華裔和日裔加拿大文集》(1986),是加拿大第一部含有華人作品的出版物,率先打破了華裔的百年沉寂,為加拿大華裔文學的崛起奠定了第一塊基石。他還出版了個人英文詩集《唐人街魅影》,為第一個出版?zhèn)€人英文詩集的加拿大華人。其詩歌外表樸實平和,內質厚重堅韌,個性鮮明,文淺義深,暗含劇烈的感情波瀾和對大是大非的判斷。朱藹信還加盟主編了第一本加拿大華裔文集《多嘴鳥》、第一本加拿大華裔詩集《吞云》、第一本加拿大華裔小說集《砸鍋》。這些作品既是文學精華,也是極其珍貴的史料。尤其是在《多嘴鳥》中,朱藹信圈點了加拿大華裔作家的很多優(yōu)秀作品,如李群英的小說《殘月樓》、余兆昌的詩歌《草龍》等。這些作品后來都獲得了加拿大文壇的大獎,有效地擴大了華裔在加拿大的文學影響。

        余兆昌被稱為多產作家,通過他的二十幾部小說、劇本,如《列車鬼魂》《收骨人的兒子》《死者的金子》等,多姿多彩地呈現了一百多年來加拿大社會華人生活的各個層面。他是繼詩人和評論家弗烈德·華1985年獲得加拿大文學最高獎——總督文學獎之后,第二位獲得同一殊榮的作家,在加拿大華人英語文學構建和加拿大多元文化建設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余兆昌先后還撰寫了三部華人和唐人街文化歷史專著。余兆昌近三十年的作品,吸引了加拿大和美國的讀者和評論家,既有深厚永久的文學價值,也在中華優(yōu)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全球化過程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崔維新的《玉牡丹》從三個在溫哥華唐人街長大的孩子視角,敘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加拿大華裔生存奮斗的坎坷經歷,連續(xù)6個月名列《環(huán)球郵報》暢銷書籍榜?!端兄匾囊磺小肥恰队衲档ぁ返难永m(xù),《渥太華公民報》評論此書:通過展示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復雜的世界,可愛的主人公使讀者覺得就在自己家里一樣。《環(huán)球郵報》則稱贊此書是“純美之作”。此書獲得吉勒文學獎提名,崔維新是首位華裔作家獲得這個著名的文學獎提名的。崔維新的自傳體小說《紙影:中國城的童年》,曾入圍總督文學獎決選名單,獲紀實類作品加拿大年度文學獎,并被《環(huán)球郵報》列為1999年度推介作品。2005年,為表彰他對加拿大文壇和社會的貢獻,崔維新獲頒加拿大勛章。

        李群英的長篇小說《殘月樓》一經面世,在加拿大社會就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書中的華人故事成為加拿大社會了解中國、了解華人、了解加拿大華裔人士的重要渠道和讀物。出版二十多年來,該書已經成為加拿大文學中研究華裔文學的經典作品,被加拿大多所大、中學校選為教材。

        鄭靄齡的家族自傳體文學作品《妾的兒女》,以作者的外公、外婆、母親為主要人物線索,串聯起包括留守大陸的外公正室母子、跟隨外公出洋謀生的小妾(即外婆)、被外公帶回大陸由正室撫養(yǎng)的作者的兩個姐妹的生活以及早期加拿大唐人街華人生活,講述大時代背景下一個移民家族的生離死別,同時折射出以作者家族為代表的早期加拿大華人在殘酷的異國環(huán)境中不為人知的艱辛掙扎。這本書出版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加拿大93周內最暢銷的書,并兩次入圍總督文學獎非小說類名單。鄭藹齡2013年被授予加拿大最高平民榮譽的加拿大勛章。她還有《家庭生活》等其他三本書。

        方曼俏在加拿大華裔作家中的獨特性表現為她的小鎮(zhèn)書寫。她的短篇小說集《陶瓷狗》和長篇小說《龍餐館的午夜》又譯《午夜龍記》描述了安省小鎮(zhèn)上的華人生活,寫他們如何遭受苦難、努力賺錢、異鄉(xiāng)寂寞和文化沖突,等等。這與大多數華裔作家的“唐人街書寫”形成了互補。

        本文用劇作家、詩人、小說家對上述幾位作家歸類,只是為了敘述方便,而針對他們最主要或者是始成名的作品來區(qū)別,其實這些作家都是多面手,如陳澤桓、朱藹信都有小說集,余兆昌既有大量散文,也有詩作,還有劇本。

        三、加拿大華裔文學的突出特點

        加拿大華裔文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符號般的中國元素。無論對作家群體進行哪一類劃分,其作品都少不了這個元素。

        第一代移民就不用說了,他們雖然向前行走,有人甚至已經幾易國籍,變成加拿大公民,但家人、朋友,以及個人的過往,都還留在后面的故土上,自然會頻頻“卻顧所來徑”。洛夫年近七十,遠離了故國家園,定居加拿大,他說:“臨老去國,遠奔天涯,割斷了兩岸的地緣和政治的過去,卻割不斷長久養(yǎng)我育我,塑造我的人格,淬煉我的智慧,培養(yǎng)我的尊嚴的中國歷史和文化。”③林婷婷借用朋友的話說:“一個人可以沒有身份證上的祖國,卻不可以沒有文化上的祖國?!边@就是華文文學離而不散的根源——中華文化的宗親血脈?!雹芩麄兊淖髌防?,濃濃的中國情感人肺腑。亦舒定居加拿大之后,華人奮斗的艱辛、移民者心態(tài)的變化等,都成了她目光停留的聚焦點,幾代華人、華僑的故事在作品中次第展開。李彥從《紅浮萍》到《海底》,始終把“紅色歷史”作為自己的寫作資源,重新詮釋其中珍藏的信仰精神和理想精神,甚至為這種信仰精神和理想精神涂抹上一層神圣感。

        那些生于斯長于斯的加拿大華裔也并不例外,哪怕像移民第四代的鄭藹齡,其手中的筆也是執(zhí)著地糾纏在這個元素上。《妾的兒女》在上世紀初版時,被譽為海外華裔歷史題材紀實性文學作品的拓荒之作。小說寫了一個移民家庭的生離死別,用三代女性的經歷,從外祖母到“我”本人,從社會最底層的華工小妾、茶樓女招待到加拿大總理特別顧問,見證了百年移民的甘苦與中國、加拿大社會的巨大變遷。

        余兆昌筆下,無論是小說還是史著,都多姿多彩地呈現了一百多年來加拿大社會華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展示了被移植到加拿大的華裔,在中西傳統交匯中所建立的復雜的新型人際關系,以及他們接受比較開放的加拿大主流社會與價值觀的歷程。余兆昌創(chuàng)作改編歷時兩年才完成的舞臺劇劇本《金山驚魂》,2010年在溫哥華公演的。正是通過這出戲劇情節(jié),展示了尚未廣為人知的華人移民史,見證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精神價值。

        崔維新被譽為“最具講故事天賦的人”。令其獲得殊榮的幾部作品,其故事源泉永遠是華人移民的生活?!队衲档ぁ穼懗隽嗽缙谔迫私值纳顮顩r,特別描述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溫哥華市華埠的生活,華裔在異土的奮斗歷程,在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中遭遇到經濟、文化方面的困境,寫得平實而線性化?!端兄匾囊磺小分械闹魅斯恰队衲档ぁ防锏拈L子,小說以他的奮斗來反映上一代廣東臺山移民的生活?!都堄埃褐袊堑耐辍方沂玖巳A人家史和族裔史上的隱秘故事,批判加拿大當局的排華政策。

        可見,華裔作家即使沒有見過他們血緣上的祖籍國,也固執(zhí)地去寫他們從父母口傳和史書記載得到的遼遠想象,寫定居地加拿大的現實生活,中間用“移民”的歷史牢牢地維系。

        加拿大華裔文學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不僅有著珍貴的史學意義,還有極高文學價值。兩者缺一都不能令其達到如今的輝煌。

        陳公仲曾經稱贊:“看看洛夫、梁錫華以至陳浩泉等人的語言吧,他們是那樣嚴謹、簡練、精準、傳神,這就是藝術,這才是文學。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們祖先經幾千年的錘煉,流傳下來的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語言之一,它博大精深,蘊藏豐富,值得我們華文作家付出終生心血來學習它、運用它、研究它,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雹荻糜⑽膭?chuàng)作的華裔文學,比起中文創(chuàng)作也毫不遜色,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不凡的文學水準,怎么能進入主流社會的視野,還會被北美大中學當成教材?

        我們再看李彥的作品,無論是用中文還是英文創(chuàng)作,都是以生動的筆觸嫻熟地將中加兩國社會歷史上錯綜復雜的矛盾化繁為簡,將兩國的文化、哲理、傳統價值觀編織在一起,寫出一部部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小說。書中的主人公皆有鮮明復雜的個性,刻畫得栩栩如生。小說高潮迭起,讀之常常會有讓人撕心裂肺的感覺。

        綜上所述,加拿大近三十年來的華裔文學,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不是“乏善可陳”,而是可以進入世界文學的優(yōu)秀序列。她有一股前行的銳氣,一腔向上的朝氣,甚至還有一種摒棄世俗的清新之氣,絕不輸入任何一個地域的華文、華人、華裔文學(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

        還有一個可喜的現象,加拿大華裔文壇也十分熱鬧,活動很多。我主編的《世界華文文學論壇》上,所發(fā)信息最多的就是他們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去過美國,與當地的作家有些接觸。我發(fā)現,來自不同區(qū)域的華裔移民作家之間,隔閡還是不小的,很少能在某一群體里,看到另一群體的作家。這里有政治、經濟、生活習慣、社會背景等諸多原因,甚至字體(繁簡)也能造成彼此的疏離。而加拿大華裔文壇上這種隔閡就小得多。陳浩泉擔任會長的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就是兩岸四地、東南亞背景的作家都有,濟濟一堂。

        ① 李未醉:《加拿大華僑與華文文學》,《八桂僑刊》2005年第1期。

        ② 陳瑞琳:《風景這邊獨好——我看當代北美華文文壇》,《華文文學》2003年第1期。

        ③ 龍彼德:《別致的雪樓小集》,載2002年7月22日《羊城晚報·花地副刊》。

        ④ 陳公仲:《請以更多的熱情關注海外華文文學》,中國作家網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7-26/32838.html。

        ⑤ 陳公仲:《離散與文學》,中國作家網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7-09-18/29630.html。

        (責任編輯:黃潔玲)

        Abstract: In Canada,there are many Chinese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Macau and Southeast Asia. Most of them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and many are talented in literature. Some are even famous writers before their immigration. With talent, deligence,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they have attained unignorable accomplishments. Canadia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30 years is an splendid part of world literature. It displays courage, vitality, and unearthly freshness, and is as good 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of any region, including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Key Words: Canada,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elements, immigrant life

        猜你喜歡
        中國元素加拿大
        我在加拿大留學的第一年
        多元加拿大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服裝時尚美學中的應用分析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28:34
        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電影文學(2016年19期)2016-12-07 19:53:11
        服裝設計中的中國元素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44:06
        中國元素在城市空間中的運用研究
        動漫電影中的中國元素研究
        加拿大看病記
        海峽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9
        《打情罵俏》
        海峽影藝(2013年3期)2013-12-04 03:22:34
        遠離是非之地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久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毛视频亚洲精品|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自产拍老熟女露脸| 免费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成性色av人片在线观 |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护士| 精品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片精品av在线观看夜色| 奇米影视第四色首页|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91| 亚洲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臀 |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色又爽又黄的国产软件|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 在线观看极品裸体淫片av| 黄色大片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性裸交a片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熟妇大蝴蝶20p| 综合久久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女人的天堂网av| 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日本精品国产1区2区3区|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av波多野结衣|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