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潮
案例背景
2013年2月,新學期之初,為了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改革,學校決定開設(shè)師生早鍛煉活動——“晨練微課堂”。晨練微課堂是實現(xiàn)十個一目標中“一身好體魄”的重要舉措。每天早上7:15,學校體育教師、器材管理小志愿者、小體育指導員就開始為大家服務,帶領(lǐng)廣大學生進行鍛煉。晨練微課堂為學生搭建了自主鍛煉、自主選擇、自我管理、自主發(fā)展體育技能的晨練平臺,實現(xiàn)靈動的操場、愉快的心情、清醒的一天。
了解此舉之后,我積極參與其中,既是參與者,又是管理者。開始之初,我一直在想,自己也要參與一項運動,并帶動一批愛好者。堅持一項什么運動最適合早晨、又適合我呢?是籃球。我久經(jīng)琢磨毅然選擇了它。
案例描述
新學期的第一天,我開始了籃球晨練。運球、投籃、花樣,我自娛自樂。
一個月過去了,我不滿足于隨便玩玩,我想要有個目標。那就定投3分球吧,于是開始練起來。開始也是投不準,十投進不了一兩個,落得到處撿球。但是我堅持了下來。從一天一個不進,到進了第一個球,自己可高興了,真想大喊:“球進了,3分?!钡疫€是抑制住自己,平靜地繼續(xù)練習。這回我定下了新目標,每天至少要進一個3分。一個月下來,我做到了。
為了加大難度,我決定在3分線外每個點都能進球,于是一次次練習開始了。一個學期下來,我樂此不疲,每天盼望著、努力著,好有樂趣。轉(zhuǎn)眼一學期過去了,我在晨練的20多分鐘里,真的能在隨意每個點位進球啦。
籃球場上的技巧比拼,從來就是花樣繁多、創(chuàng)意十足的。除了三分球,就不能來點花樣?想到這里,我主意來了,加大距離、非標準投籃并進球。于是我嘗試了單臂半場外進球、雙臂胯下前拋進球,每天嘗試,并每天至少完成一次進球。每次成功后,自己喜悅無比。我的嘗試還引來了大批粉絲,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都有,他們每天把早鍛煉、玩籃球當做樂事。我們邊運動邊聊天邊分享,其樂融融。不經(jīng)意間,我結(jié)識了一大批愛好籃球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但每天相約籃球場見。
六年級2班費瀚清說:我每天早上都來晨練微課堂,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課,雖然時間只有20到30分鐘,但是卻能鍛煉大家的身體。
我個子矮,別的同學都以為我是二年級的,身為六年級的我十分害羞。但是,帶球、運球、過人……對于我來說都不在話下。雖然我不高,但我投籃投的還算準,站在罰球線后投籃,我十有五中。
周末,我經(jīng)常與爸爸一起去打球。我現(xiàn)在打的越來越好了。爸爸給我買了一個NBA的籃球。看,打籃球還能得到禮物,不錯。
二年級1班沈敦臨說:我喜歡晨練微課堂。雖然我們家離學校很近,但是,每天6點半起床,爭取在7點20之前到學校。到學校的時間越早,我玩兒的時間就越長。晨練微課堂里有籃球、足球、排球,我們只要拿著護照就可以去借各種器材。我最喜歡打籃球,因為我個子高,我覺得自己挺適合打籃球。我每天和吳老師打籃球,吳老師天天練投籃。我最佩服吳老師了,他投籃很準,有一次我看見他從半場那兒就把籃球投進了。我可喜歡投籃了,每投中一個球我都非常高興?,F(xiàn)在我投籃還不像吳老師一樣百發(fā)百中,但是,我沒有泄氣。因為我覺得只要肯練,就一定會有百發(fā)百中的那一天。
案例分析
通過晨練微課堂,學生更加愛打籃球了。剛開始看不見人,現(xiàn)在天天人很多,大家很高興相聚籃球場。每天早晨,總有一批人相約籃球場,他們是一群大小不一的孩子,和一個天天投籃的老師。他們因籃球相識,因籃球結(jié)緣,因籃球結(jié)下生生情、師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