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筆者在清華附小參與的體育校本教研活動,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進行了整理,并高度概括和闡述了清華附小的特殊體育現(xiàn)象:有改革、有創(chuàng)造、有傳承、有實效。
關鍵詞:改革;創(chuàng)造;傳承;實效;
清華附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7-0022-02
從2013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那天第一次參加清華附小的體育校本教研活動開始,筆者又隔三差五地參與體育校本教研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時間。對清華附小的體育現(xiàn)象耳聞目睹,從聆聽到觀看,從口頭到書面,交流的形式可謂多元,但總體的印象可以用“四個有”來高度概括:有改革、有創(chuàng)造、有傳承、有實效。
一、有改革:清華附小體育課程走在了課改的前沿
踏進清華附小的校門,墻報上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1+X”課程,頓時我對“1+X”產(chǎn)生了好奇。走進體育組,我表達了疑惑,幾位體育老師興奮且耐心地一一給我做了介紹,讓我不但明白了學校推行“1+X”課程的初衷,而且對清華附小體育“1+X課程”體系有了全面的了解,其中的“1”是整合后的國家體育課程,“X”是校本課程。還了解到了國家體育課程每學期12周時間,校本課程是剩余的6周時間?!?+X”課程不但提法新穎,而且從體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方向把握來看,積極響應和貫徹了國家課程的三級管理體制,學校要開發(fā)校本課程資源,真真切切地秉承“兒童站在學校體育課程的正中央”,落實形式多樣的課程體系。如在“X”課程的確定上,清華附小的體育教師們一切從學生的興趣和發(fā)展出發(fā),結合教師的專業(yè)特點和能力,開設了輪滑、棒球、板球、健美操、籃球、足球、乒乓球、攀巖等項目課程,學生采取自選的方式參與學習自己喜愛的運動,能夠充分體驗到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這樣的以學校課程改革為統(tǒng)領的體育學科課程改革,其改革思路和實施過程都具有一定的引領性。
二、有創(chuàng)造:清華附小體育教師展現(xiàn)了聰慧的大腦
清華附小的體育改革之所以走在了前沿,這與清華附小體育教師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分不開。清華附小體育教師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用一句最為貼切的語言來描述,那就是“有創(chuàng)新的想法”,是一個有熱情、有思想的老師團隊。在多次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不但每個老師都能表達各自獨到的見解,而且形成合力的時候很快就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成果出爐。在改革的這幾年中,在學校總體育目標“健康、陽光、樂學”的映照下,2012年他們率先提出了“136計劃”,即一身好體魄、三項好技能、六項好興趣。這一創(chuàng)新計劃,不但能夠充分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2013年晨練微課堂啟動后,提出了“2、4、10原則”,即2人以上借球、4人以上借球門、10人以上借場地。這一新穎的原則,不但倡導與同伴合作,而且還切合學校場地器材實際,巧妙而合理地發(fā)揮場地器材的功能和價值。2014年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強化體育課”的決策指引下,提出了“每天體育‘三個一,健康工作50年”的倡議。這三個一分別是: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每天一個健身大課間和一次晨練微課堂、每個學生一個體育自主選修項目。學生不但喜歡體育課堂,自主選擇大課間和晨練微課堂的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還在X課程上自主選擇項目,體現(xiàn)出了清華附小的孩子們真正站在了學校體育課程的正中央。這既是清華附小領導的英明決策,更是體育教師們的智慧結晶。
三、有傳承:清華附小繼承發(fā)揚了馬約翰體育思想
清華附小的體育教研室門口懸掛的牌子與眾不同,放眼望去,“馬約翰工作室”幾個醒目的大字,不得不讓你聯(lián)想到體壇宗師馬約翰先生,他是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體育精神人物,是體育理論家和體育教育家。他在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了52年,并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一直被傳承。他培養(yǎng)和造就了清華師生熱愛體育鍛煉的風氣,樹立了良好的體育傳統(tǒng),使清華體育長足發(fā)展。許多老師稱他是學生健康的原動力,是清華生氣勃勃的一個象征。清華附小隸屬清華大學,受馬約翰先生體育思想影響之深遠,無論是掛牌以示敬重和紀念,還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用行動傳承“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思想,都充分體現(xiàn)出了清華附小師生們對馬約翰先生的愛戴,更用實際行動譜寫了清華附小繼承和發(fā)揚馬約翰體育思想的篇章。清華附小教育孩子們?nèi)巳硕紵釔垠w育,似乎每一個孩子愛體育都是受“體育基因”的“先天遺傳”。這種體育傳統(tǒng)基因是其他任何一個學校難以擁有的財富,是得天獨厚的。清華附小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不但把課改之路走得堅定而踏實,還牢記馬約翰“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體育思想,并默默地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孩子們中間滲透和傳承。
四、有實效:清華附小的孩子們在體育中健康成長
清華附小的體育特殊現(xiàn)象尤為突出和給人啟迪。鄧小平同志說,“改革才是硬道理”。清華附小的體育課程改革最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的身心所獲得的健康成長。這不僅是學校領導、老師希望看到的,也是全體家長十分期待的。清華附小做出的每一項改革舉措,都在學生身上充分得以顯現(xiàn)。晨練微課堂使孩子們深深地熱愛上了體育,有些早晨叫醒難的學生,為了參加晨練微課堂竟主動給家長提出了早起的要求;有些弱不禁風容易頭疼發(fā)熱的孩子,在清華附小參與了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后,變成了體魄強健的兒童少年;有的在大課間和晨練活動中,不但跨班級、跨年級建立了大團隊,還與體育教師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主動與體育老師分享自己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在學校誠信器材室和誠信墻的創(chuàng)設和德育教育的滲透下,很多孩子的誠信意識在增強。家長們目睹孩子們的這些變化,一方面對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們的辛勤付出表達了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對孩子在清華附小參與的晨練微課堂、體育課、大課間、體育社團等各項體育活動深表支持。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家長達成的共識,都是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的結果,也充分印證了課改的成功和教師辛勤付出的價值。
筆者通過參與清華附小的體育校本教研,不僅目睹了清華附小的特殊體育現(xiàn)象,更深刻的感悟到,清華附小在快速發(fā)展,體育課程改革在大踏步地前進,體育老師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清華附小的孩子們在“健康、陽光、樂學”中成長。這是改革的號角吹響后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體壇宗師馬約翰體育思想感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