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睜開眼睛,感覺到空氣是冰冷的,馬上明白,地暖沒了,又停電了,這是住在鄉(xiāng)下的代價。像這樣的停電在冬天經(jīng)常發(fā)生,毫無準備,說來就來,一停就是一整天,這大約就是住在鄉(xiāng)下的唯一壞處。
我媽最先發(fā)現(xiàn)了停電這一事實,我聽到她在隔壁房間按了一下吊燈開關,然后自言自語喊了一聲:哦豁!
哦豁!據(jù)說這是成都人對停電的一致反應,這兩個字,是遺憾,是什么東西被意外改變以后的愕然,但也其實是帶著點喜悅在里面的,那意思是,跳離某種固有的規(guī)律的事物,去到另一種體驗里,神經(jīng)會接受到一點刺激,感覺到“不一樣”了。
哦豁過后,媽就帶著我女兒出去溜彎兒了,這時候,小區(qū)外的廣場上一定擠滿了孩子,停電,對孩子們來說,是節(jié)日。老人們一定互相打聽,電什么時候會再來,順便感嘆一下天氣,抱怨一會兒“相關部門”,停電,對老人們來說,是不錯的談資。
住在鄉(xiāng)下,這是我如今的全部生活,不用“按時”奔赴一個地方,需要見面才能交流的朋友也越來越少,如此,時間就顯得不太具有意義,有人說我現(xiàn)在是:睡覺睡到自然醒,寫字寫到手抽筋。抽筋倒不至于,寫不出來的時候,少許的焦慮是有的,但很快就過去,因為當自己明白自己“住在焦慮里”時,焦慮其實反而和解了,于是就和焦慮一起慢慢迎接平靜的到來。
前天天氣好,我坐著公交車去西村的陽光房呆了一整天,做了一點事情,立馬就滿足了,想我還是很上進嘛,于是很長時間的懶帶來的負疚感很快就煙消云散了。
我做的這點事情,是招呼來一群愛做手工的姑娘一起度過了一天。這一切,緣于我們生命中共有的底色。下午的時候,有陽光從窗戶外照進來,我第一個完成了手中的活計,坐在樓梯上看她們飛針走線,覺得所有的選擇和堅持都是有意義的。
這樣也就越來越理解了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在與它和平共處的這些年里,我們逐漸共有了一種呼吸的節(jié)奏,對生活全然抱一種接受的態(tài)度,不再較勁和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