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戲民族管弦樂團首次對外專場演出
美妙歌聲伴新人領證
2013年12月4日,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管弦樂團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具有濃厚戲曲風格的民族音樂會,這是該樂團成立以來的首次對外專場音樂會。
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管弦樂團成立于2010年,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民族器樂專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在校生組成。此次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作曲家楊春林執(zhí)棒。音樂會曲目全部由戲曲風格的民族器樂作品組成,包括《亂云飛》《秦香蓮》《打虎上山》等,并以獨奏、重奏、齊奏以及合奏等形式展示。
(本刊訊)上海新人到各區(qū)縣婚姻登記處領取結婚證時,將有富有時代感的喜慶音樂相伴。曾創(chuàng)作《真的好想你》《牽掛你的人是我》等千首歌曲的作曲家李漢穎無償捐贈原創(chuàng)歌曲《我們結婚啦》播放版權,讓陽光、歡快的旋律為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帶來喜悅心情和美好憧憬,也被認為是我國第一首伴隨新人結婚登記的公益歌曲。
(申 申 /文)
寧夏兩部
回族舞蹈全國獲獎
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決賽在貴州省貴陽市落幕,由寧夏舞蹈家協(xié)會選拔推薦的回族舞蹈《阿色倆目》和《花兒與少年隨想》獲得作品銀獎。
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舞協(xié)主辦的“荷花獎”是中國舞蹈最高獎。本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共收到全國各地參賽作品280余件,最終52個節(jié)目入圍決賽,參賽作品涉及漢族、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民族。2013年11月11日至14日,1000多名舞林高手云集貴陽,在“荷花獎”舞臺一決高下。由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chuàng)排的女子群舞《阿色倆目》和寧夏大學音樂學院創(chuàng)排的群舞《花兒與少年隨想》獲得作品銀獎,寧夏舞蹈家協(xié)會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
青少年“非遺”論壇舉行
2013年年底,上海近200位青少年代表在中福會少年宮匯聚一堂,共同參加上海青少年中華文化尋訪行動總結大會暨青少年“非遺”論壇。
2013年3月至10月,中福會少年宮、上海市科學藝術教育中心、上海市群藝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lián)合主辦了“美麗中國魅力上海——2013年上海青少年中華文化尋訪行動”,通過了解一批上?!胺沁z”項目,尋訪一組代表性“非遺”內容,撰寫一份尋訪報告,舉行一次青少年“非遺”文化論壇等“四個一”活動,啟發(fā)少年兒童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青少年普及音樂會初探新年專題
2013年12月3日至17日,2014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樂會相繼亮相,北京的6所大學、中學的學生在濃濃的年味中登上舞臺圓夢。這也是國家大劇院青少年普及音樂會進行專題化轉型后的第二個專題系列活動。
青少年普及音樂會一改過去每月舉辦一次的模式,開始進行專題化探索,并舉辦了京港臺青少年系列音樂會 。
在此次系列音樂會中,北京市6所學校的學生藝術團帶來包括交響樂、民樂、管樂、合唱、歌劇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中外音樂曲目。
上音附中60周年校慶音樂會朝氣蓬勃
(本刊訊)2013年11月28日是上音附中建校60周年校慶日,當晚陳燮陽、張國勇、張潔敏與趙曉鷗4位指揮家輪番登臺上海音樂廳,執(zhí)棒上音附中青少年交響樂團,上演了一臺洋溢著蓬勃朝氣的慶典音樂會。
連日來,海內外校友紛紛回到上海,既登臺祝賀母校生日,又上課授藝。其中,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和王莉莉、嗩吶演奏家劉英等參加的民樂專場、海內外校友專場和慶典專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高潮。而由海內外畢業(yè)生友情創(chuàng)作的兩臺室內樂和交響專場也為上海積累了一批好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