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知道害怕,在外邊瘋玩也不會擔心,”雷克說,“但家里爸爸媽媽們卻時刻擔心?!倍赣H出門買東西的時候,媽媽也時常擔心是否能看到他回來。
24歲的巴勒斯坦留學生阿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2008年來到北京。記者見到阿里時,他有些憔悴,在此前一天晚上,也就是7月24日,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加沙一棟被轟炸的建筑,就在他家后面。心急如焚的他趕緊和在加沙的父母聯(lián)系,但卻一直聯(lián)系不上,直到早上6點,確認父母安全之后,他才稍微安心。
阿里的祖輩曾為躲避戰(zhàn)禍而遷往加沙地區(qū),如今這里卻成為巴以沖突最激烈的區(qū)域。這塊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80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近5000人。對人口如此稠密的地區(qū)實施轟炸,殃及平民幾乎不可避免。阿里說,有時上著課,轟炸就來了?!皠傞_始還會躲,不過加沙也沒有多少防空洞,能躲到哪里呢?后來習慣了,也就不躲了。”
留學六年,阿里只回過家一次?!拔业睦牙?、姥爺在約旦河西岸,你知道我們離那里多遠嗎?”阿里打比方道:“40公里,就是從北航到通州,或者去懷柔的距離,可是20多年來,我沒有見過他們。”出遠門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是需要運氣和體力的事情。
高中畢業(yè),阿里申請到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阿里說,留學生算是最容易離開加沙的群體,即便這樣,他們也要“碰運氣”。“出加沙的時候,我在邊境檢查點等待了三天。不敢吃飯,不敢睡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去?!?/p>
想要離開加沙前往中國,要通過拉法口岸進入埃及,從那里向南行約500米即是埃及的邊防檢查站。“通常需要提前幾天去排隊”,31歲在長安大學攻讀研究智能交通系統(tǒng)博士學位的雷克介紹,“一次只有幾百人能通過。通過檢查后,前往埃及,再乘坐國際航班?!崩卓苏f。而回程也是一樣,如果口岸被封鎖,他就無法回家?!耙淮?,航空公司通知我埃及方面說邊界被封,因此不讓我搭乘航班?!崩卓苏f,因為沒埃及簽證,邊界被封就意味著他不可能通過埃及進入加沙。沒有封鎖時,他們抵達埃及后,會被安排在一個房間等候,可能幾小時也可能幾天。湊夠十幾個人后,由一輛大巴直接送到埃及和加沙的邊防檢查站,換乘另一輛大巴直接送到加沙地區(qū)。
在每日的炮火里,加沙的居民仍在努力維持著生計。由于沖突,現(xiàn)在加沙地區(qū)每天只有2小時有電,在有限的時間里,人們抓緊時間給手機和電池充電。阿里的父親在加沙地區(qū)一所聯(lián)合國學校當老師,阿里從小就在這所學校上學,“每周上六天課,三天上午,三天下午”,阿里說,這樣安排是因為加沙地區(qū)沒有那么多學校,“只能一撥人上午上課,另一撥人下午上課?!?/p>
加沙地區(qū)的主要大學有4所,不過由于地區(qū)封鎖和經(jīng)濟落后,很多人沒有工作的機會。大部分人只能待業(yè),領取救濟維持生計。加沙地區(qū)也僅有寥寥幾家“醫(yī)院”,但這些醫(yī)院并不具備手術能力。口岸不開,傷患沒有辦法到外邊求醫(yī)。雷克說,他罹患癌癥的父親因此得不到治療。
(摘自《新京報》 韓旭陽/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