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紡產品是服裝用的主要素材之一,具有相當?shù)臅r尚性和流行性。本文闡述了創(chuàng)意設計的概念、特征、步驟、途徑及方法,并列舉了產品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實例,為毛紡產品的研發(fā)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毛紡產品;創(chuàng)意設計;附加值
中圖分類號:TS131 文獻標志碼:A
Creative Design of Wool Fabric
Abstract: Wool fabric is one of the main materials for garment and it is quite fashionable and popular.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cept, features, steps, ways and methods of creative design of wool fabric and gave some creative examples of product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ol fabric.
Key words: wool fabric; creative design; added value
毛紡產品作為服裝用面料,正在向時尚化、個性化方向發(fā)展。同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質化產品已無利可圖,小批量、多品種、多花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而產品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引導潮流,只有好的創(chuàng)意設計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近年來,隨著新原料、新工藝、新紗線、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為毛紡產品創(chuàng)意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1 創(chuàng)意設計的概念
創(chuàng)意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意識與思想,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點子”“主意”“想法”等。因此,創(chuàng)意是一個相對“大眾化”的語匯,其活動往往表現(xiàn)為一種人人可為的普適行為,把簡單的東西或想法不斷延伸給予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方式;設計的基本概念是“人為了實現(xiàn)意圖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人的目的性和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簡而言之,創(chuàng)意設計是由創(chuàng)意與設計兩部分構成,是將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設計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現(xiàn)與詮釋的過程或結果。
2 創(chuàng)意設計的特點
(1)打破陳規(guī)(具有新穎性)。傳統(tǒng)的千鳥格由4A4B兩種對比度大的紗線與2/2的斜紋組織通過配色模紋得到,經過演變能得到更夸張、更鮮明的效果,見圖 1。
(2)破舊立新(具有創(chuàng)造性),能給人驚喜、新奇的感覺,能滿足喜新厭舊的心理,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
(3)提升附加值。產品附加值指通過技術、知識產權、管理經驗等智力勞動、人工加工、設備加工、流通營銷等創(chuàng)造的超過原輔材料價值的增加值,生產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的價值與流通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的價值皆為產品附加值的一部分。其中智力創(chuàng)造的價值在附加值中占主要比重,具有較高的價值增長與較高經濟效益,商品擁有高額利潤。所以智力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具有高附加值,包括提升品質感、設計感、美感、實用性、功能性,達到為客戶增加賣點,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時尚,為公司獲取利潤的目的。
3 創(chuàng)意設計準備
3.1 創(chuàng)意設計的信息來源
創(chuàng)意設計的信息來源有展會、時裝秀、網(wǎng)站、雜志、采風、品牌調研、趨勢講座、同行交流、歷史銷售情況等。
3.2 創(chuàng)意設計定位
(1)目標客戶:服裝品牌的客戶定位比較鮮明,作為服裝的主要素材——面料,也同樣需要根據(jù)市場及品牌進行定位,奢侈品牌、時尚品牌還是批發(fā)市場自然需求不同,品味、價格相去甚遠。
(2)價格:產品價格受成本影響,同時也受市場制約,因為同類產品往往價格趨同,沒有競爭力,只有創(chuàng)意產品與眾不同才能適當提升價格及附加值,且較易引起購買欲望。
(3)風格定位:順毛風格會增加光澤感,立絨風格的產品手感豐滿厚實,呢面風格產品平整挺括;要用粗長纖維如毛條、羊駝毛、馬海毛表現(xiàn)長毛粗獷的風格,用細短絨表現(xiàn)柔糯細膩的品質。不同的風格需要不同的工藝設計和生產流程。
4 創(chuàng)意設計途徑
4.1 原料
毛紡產品以羊毛為主,新技術對羊毛進行物理或用化學方法處理,從細度或形態(tài)得到改變,如樹脂防縮羊毛、拉細羊毛、破壞鱗片得到的絲光羊毛;加入天然無染纖維會帶來特殊的手感,如彩棉、亞麻;少量貴重材料的運用會提升面料的高檔感,如適量加入兔毛 、絹絲、貂絨、駝絨、羊駝毛、馬海毛、山羊絨;仿天然超天然的化纖,如細旦滌綸、粘膠、錦綸、抗起毛起球腈綸、天絲、舒彈絲、牛奶絲等;添加功能性纖維得到一定的功能性,如具有抗靜電性的導電纖維、有抗菌性的竹炭纖維、有發(fā)熱功能的遠紅外腈綸、陶瓷纖維、空調纖維、玉石纖維;不同粗細、不同長度、不同顏色的纖維得到的彩點紗做成的粗花呢產生豐富的外觀,層次感強。設計者根據(jù)面料風格用途和市場需求,選擇適當種類及比例,達到較好的效果和市場效應。
4.2 紗線
廣泛應用于毛紡產品的有精紡、粗紡、半精紡及花式紗線,多元多樣化排列交織很多時候根據(jù)原料情況和產品風格來確定紗線配置。
單經單緯常用來織制簡單的平紋、斜紋、緞紋以及密度較小的雙層組織;雙經雙緯多用做粗花呢,紋路明顯的格子;精經粗緯做較輕薄的高緯密拉毛織物,精紡經紗強力較好,還可減輕重量,粗紡緯紗能保證密實的絨面和強力;精經精緯,長毛風格的產品需要長而較粗的纖維制成毛條通過精紡系統(tǒng)紡紗,整理拉出順直的仿毛皮效果;長絲+短纖交織用于密度大、結構緊、毛感強的織物。
4.3 組織結構
織物組織設計是創(chuàng)意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織物外觀形態(tài)、緊密度及實用性,影響織物的強力、尺寸穩(wěn)定性和質量指標,設計不合理會造成難以織造,出現(xiàn)疵點甚至織物報廢。合適的上機條件、織造充實率都是設計必須考慮的因素
4.4 圖案花型
從經典中汲取靈感、從傳統(tǒng)中發(fā)掘精華,追求形態(tài)美和藝術性,如對稱與均衡、尺度與比例、抽象與生動。
4.5 色彩搭配
創(chuàng)意設計要遵循色彩方面的“美學原理和審美原則”,如對比與調和、安定與輕巧、節(jié)奏與韻律、變化與統(tǒng)一、過渡與呼應、冷暖與強弱等。
4.6 后整理
后整理是影響面料最關鍵的階段,對織物外觀質量影響很大,即使相同的坯布,由不同的工藝流程,不同的設備條件,會整理出完全不同的風格。整理工藝及風格一方面要根據(jù)原料的特性及織物結構,如細膩的原料一般柔軟較短,適合細密的短絨面;粗長的原料絨面不易起密,適合長順毛;花式線松結構的面料浮線較長,不適合拉毛,適合紋面風格。另一方面根據(jù)產品的最終用途,從產品定位時就應基本確定,通過生產流程的實施,各種相應的機械加工和化學染整方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整理流程還要考慮適度原則,過度整理會造成強力不足的問題使織物報廢。
5 設計方法簡介及實例
由施楣梧、高惠芳編著的《用TRIZ理論和方法促進紡織技術創(chuàng)新》一書中,詳細列舉了分離法、提取法、局部質量改善法、非對稱、組合法等40個創(chuàng)新原理(方法)。如果能全面理解和掌握這些原理方法,對指導技術人員的創(chuàng)意設計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按照LZ(聯(lián)、類、組、臻)分類法,還可將創(chuàng)意方法分為聯(lián)想法、類比法、組合法和臻美法4 個系列,筆者認為比較淺顯簡單、易于掌握,在產品設計中經常使用。
5.1 聯(lián)想法
聯(lián)想法是基礎層面的設計方法,從相似、對比、接近的事物中找到直覺、產生靈感。
(1)新元素產生新外觀。一般的毛紡面料不會產生金屬的光澤感,在毛纖維中混和一定量的大有光纖維或者將金屬絲與毛紗合股后織制的面料會產生閃光效果、有華麗的裝飾感(圖 2)。將牙刷線適當點綴在織物中產生不規(guī)則的束狀效果,新穎有趣(圖 3)。
(2)新元素產生新功能。新型生物質纖維舒彈絲與羊毛混紡產品具有永久舒適彈性、抗皺易護理。
5.2 類比法
包括直接、擬人、因果、對稱、仿生、象征、幻想等。例如近幾年流行的圓點圖案,稱為“波普圓點”,較大的圓點需要大提花織造,而方點小提花則可以在多臂織機織制,經拉毛整理后方點邊緣變得模糊有近似圓點的效果(圖4)。
5.3 組合法——移植、添加、重排
(1)原料混紡。毛紡色織面料使用的原料非常廣泛,但因為不同原料性質各不相同,要注意合理搭配。一般一種紗線的原料混紡種類不超過 4 種,能夠達到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纖維特性,體現(xiàn)面料外觀風格,太多會增加生產難度,粗細、長短、性質、顏色不同可得到彩點紗。
(2)紗線交織。不同規(guī)格、不同形態(tài)、不同纖維組合的紗線,尤其香奈兒風格的花呢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外觀。不同的紗線會因縮率不同產生泡皺效果。
(3)圖案組合。格鑲花、豹紋加花卉、斜紋加人字加菱形組合,格型的變化、經緯紗線的排列配合組織的變化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常運用的是配色模紋,還有素色向格子漸變、大小圖案比例漸變等(圖 5、圖 6)。
(4)工藝組合。立絨底布上靜電植絨再加染料印花、短順風格布底刺繡、雙層粘合(圖 7)。
5.4 臻美法——補美、求奇
臻美法以追求完美、和諧、新奇為目標,實際運用中有缺點列舉和希望點列舉兩種方法。
缺點列舉法就是找出現(xiàn)有事物的缺點和不足之處,然后再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特點為“列舉缺點”,“分析原因”,“解決辦法”和“制定新方案”。此類方法較為淺顯且應用廣泛,故不再贅述。與之相對的缺點利用法,即將錯就錯,將其缺點變害為益。這與40個創(chuàng)新原理(方法)中的“相反原理(逆向作用法)”是相通的,如風格獨特、應用廣泛的竹節(jié)紗、大肚紗,粗細、長短、性質、顏色不同的纖維混紡得到的彩點紗、毛粒紗。
希望點列舉法是列舉出新事物希望達到的創(chuàng)造性強又科學可行的屬性,進而尋找新的發(fā)明目標的一種創(chuàng)造方法。實施步驟為:確定目標→列舉希望點→制定措施方案。例如素色短順毛產品一直是毛粗紡風格的一大類產品,在實際生產中工藝在不斷優(yōu)化。以此為例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經典短順產品經紗為羊毛80%錦綸20%的48S/2精紡紗,緯紗為羊毛90%錦綸10% 的16S/2粗紡紗。希望生產一種效率高、成本低、懸垂性好、強力好、絨面密實平整、手感豐厚活絡的產品。經過改進優(yōu)化,經紗采用羊毛80%錦綸20%的16S/1轉杯紡紗,緯紗采用羊毛90%錦綸10%的28S/3半精紡紗線,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成為質優(yōu)價廉的主打產品。
6 結語
在實際產品設計過程中,常常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新原料、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著手,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設計不僅要達到一定的美感、實用性,還要可靠的生產可行性,適當?shù)纳a難度,合乎要求的品質,從而快速轉化為商品,得到較高的附加值和利潤。創(chuàng)意設計的產品還需要有獨特的展示方式得到客戶的注意和興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新材料新工藝的涌現(xiàn),必將為產品設計帶來廣闊的施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施楣梧,高惠芳.用TRIZ理論和方法促進紡織技術創(chuàng)新[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2] 翟長波,王慶林.粗紡千鳥格產品的設計[J].毛紡科技,2009(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