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1點38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北京西站1號站臺上,一列藍白相間的K1071次旅客列車緩緩向東,開往安徽安慶。與以往不同的是,這趟列車由“毛澤東號”機車牽引。這意味著“毛澤東號”機車正式結束68年貨運的歷史,開啟牽引旅客列車的任務,正式載客運行。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于解放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之中。1946年,為支援解放戰(zhàn)爭,緩解鐵路運力不足,哈爾濱機務段的工人開展了“死車復活”運動。經(jīng)過27個晝夜的奮戰(zhàn),工人們終于搶修出了一臺蒸汽機車。按照工人們的要求,這臺機車被命名為“毛澤東號”。
“毛澤東號”機車最初隸屬于哈爾濱機務段,構造速度80公里/小時。解放戰(zhàn)爭期間,“毛澤東號”機車承擔著運送部隊和戰(zhàn)爭物資的任務。1949年,這臺模范機車“落戶”北京,編入北京鐵路局的機車序列。
先后四次換型的“毛澤東號”機車見證了中國機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現(xiàn)在的機車是全世界單車功率最大的,9600千瓦,運輸速度120公里。68年間,“毛澤東號”機車安全走行954萬公里,節(jié)電147萬度,節(jié)約油脂材料費42萬元。
(摘自《京華時報》韓 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