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及臨床療效
張瀟
目的 探討鼓膜置管術(shù)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術(shù)進行治療, 術(shù)后定期復查至聽力恢復良好, 予以取管。結(jié)果 手術(shù)后121耳中治愈85耳, 占70.2%;好轉(zhuǎn)15耳, 占12.4%;無效21耳, 占17.4;總有效率為82.6%。結(jié)論 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術(shù)臨床效果良好。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方法;臨床療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 也叫非化膿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鼓室積液、漿液性中耳炎等。如果積液黏稠呈膠凍狀, 又稱為膠耳。該病是耳鼻喉科常見病癥之一, 兒童發(fā)病率高。但是由于發(fā)病時耳痛不明顯, 患兒即使感到不適也表述不清, 家長總是在患兒聽力受到影響時才送診, 常常延誤治療。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其中男57例(69耳), 女41例(52耳);年齡13~61歲, 平均年齡(24.8±7.3)歲;生病周期5~27個月, 平均生病周期(14.8±3.6)個月。伴有喉癌2例, 鼻竇炎12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現(xiàn)為聽力下降,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 耳科??茩z查可見鼓膜內(nèi)陷, 呈琥珀色或色澤發(fā)暗, 亦可見氣液平面或氣泡, 鼓膜活動度降低。
1.2 方法 根據(jù)患者的檢查結(jié)果對患者行鼓膜置管術(shù), 幫助患者緩解癥狀, 減輕痛苦。首先患者取坐位, 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操作, 外耳道常規(guī)消毒, 在觀察清楚鼓膜與中耳積液的情況后, 用麻醉劑將鼓膜表面進行麻醉(對8歲以下的兒童采取全身麻醉方式進行置管手術(shù)), 在鼓膜前下方進行鼓膜穿刺后用中耳負壓吸引管抽吸出中耳腔的黏液, 并用糜蛋白酶與地塞米松溶液進行局部清洗, 緩解局部水腫, 促進積液的排出和吸收, 保持咽鼓管口暢通。然后于鼓膜前下方用鼓膜切開刀作一平行外耳道壁的弧形切口, 注意切勿損傷鼓室黏膜。手術(shù)最后須用專用器械將硅膠管準確置入中耳切口內(nèi), 術(shù)后消毒封堵外耳道口。需要注意的是鼓膜切口不宜太大, 術(shù)后盡量減少不適當動作, 避免通氣管脫落, 以及置管期間注意避免耳道進水, 防止引發(fā)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術(shù)后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1周, 14周內(nèi)保持每周復查1次, 14周后每月復查1次。如3個月后鼓室無積液, 可以考慮取管;若仍有殘留, 可于管口抽取出后注入藥物進行沖洗至積液消失, 聽力恢復良好, 給予取管, 殘留的穿孔一般給予自行愈合, 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潔。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耳閉塞感、耳鳴消失, 聽力恢復,鼓膜恢復正常、積液消失, 聲導抗檢查顯示從B型曲線轉(zhuǎn)為A型曲線, 語頻區(qū)平均純音聽力提高大于l5 dB;好轉(zhuǎn):耳閉塞感、耳鳴減輕, 聽力提高, 鼓膜內(nèi)陷不明顯、有少量積液,語頻聽力提高至10~15 dB;無效:耳閉塞感、耳鳴無明顯變化, 聽力無明顯提高, 鼓膜內(nèi)陷明顯、鼓室內(nèi)仍明顯存在積液??傆行?(治愈+好轉(zhuǎn))/總耳數(shù)×100%。
術(shù)后對患者跟蹤隨訪6~12個月。3~16個月患者感覺癥狀恢復正常取管為106耳, 鼓膜置管術(shù)后患者不適且不能耐受取出4耳, 3~6個月硅膠管脫落11耳, 取管后置管孔自行愈合。其中85耳耳鳴消失, 聽力恢復, 積液消失為治愈, 占總數(shù)98例(121耳)的70.2%;15耳耳鳴減輕, 聽力提高, 積液減少為好轉(zhuǎn), 占12.4%;21耳癥狀較術(shù)前無明顯改變?yōu)闊o效, 占17.4%??傆行蕿?2.6%。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傳導性耳聾、中耳腔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病變, 咽鼓管是中耳與外界環(huán)境溝通的惟一管道, 而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與免疫反應是導致病變的主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形成以后, 咽鼓管阻塞, 中耳腔內(nèi)形成負壓, 外界空氣無法進入中耳減輕負壓, 導致鼓室積液形成, 甚至形成膠耳。行鼓膜置管術(shù)后, 置入的硅膠管不僅能夠減少甚至清除鼓室的負壓和積液, 還能延長咽鼓管兩端的壓力平衡時間, 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 促進中耳功能和聽力恢復[1]。鼓膜置管術(shù)因其良好的治療效果成為目前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為前提, 盡量減少并發(fā)癥, 因此進行手術(shù)的時間與適應證的掌握尤為重要。中耳感染是并發(fā)癥之一, 行鼓膜置管術(shù)后應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分泌性中耳炎的預防:①加強鍛煉, 增強體質(zhì), 預防感冒;②擤鼻涕時按壓一側(cè)鼻孔清理鼻腔異物,鼓膜穿孔者應減少或禁止擤鼻涕;③鼓室積液及時就診;④嬰幼兒喂奶、大哭、流淚時應注意頭部要高于身體, 防止阻塞鼻腔。
[1] 鄒春花.鼓膜置管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3(6):536-537.
2014-06-23]
221004 徐州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