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祥
摘要:本文從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出發(fā),分別闡述了其施工方案,并從質量角度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關鍵詞: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管理 ;排水系統(tǒng);市政道路
一、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分析及預防措施
1、管道位置偏移或積水
(一)產生原因:
測量差錯,施工走樣和意外的避讓原有構筑物,在平面上產生位置偏移,立面上產生積水甚至倒坡現(xiàn)象。
(二)預防措施:
1)防止測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施工前要認真按照施工測量規(guī)范和規(guī)程進行交接樁復測與保護;施工放樣要結合水文地質條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設計要求以及有關規(guī)定放樣,且必須進行復測檢驗其誤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樣樁進行,溝槽和平基要做好軸線和縱坡測量驗收。
2)施工過程中如意外遇到構筑物須避讓時,應在適當?shù)奈恢迷鲈O連接井,其間以直線連通,連接井轉角應大于135°。
2、管道滲漏水,閉水試驗不合格
2.1產生原因
基礎不均勻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質量差、閉水段端頭封堵不嚴密、井體施工質量差等原因均可產生漏水現(xiàn)象。
2.2防治措施
1)管道基礎條件不良將導致管道和基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積水,嚴重時會出現(xiàn)管道斷裂或接口開裂。預防措施是:認真按設計要求施工,確保管道基礎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當?shù)鼗刭|水文條件不良時,應進行換土改良處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載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擾動或受水浸泡,應先挖除松軟土層后和超挖部分用雜砂石或碎石等穩(wěn)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實;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土方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確保干槽開挖,必要時可在槽坑底預留20cm厚土層,待后續(xù)工序施工時隨挖隨清除。
2)管材質量差,存在裂縫或局部砼松散,抗?jié)B能力差,容量產生漏水。因此要求:所用管材要有質量部門提供合格證和力學試驗報告等資料;管材外觀質量要求表面平整無松散露骨和蜂窩麻面形象;安裝前再次逐節(jié)檢查,對已發(fā)現(xiàn)或有質量疑問的應責令退場或經有效處理后方可使用。
3、檢查井變形、下沉和構配件質量差
(一)產生原因
檢查井變形和下沉,井蓋質量和安裝質量差,井內爬梯安裝隨意性太大,影響外觀及其使用質量。
(二)防治措施
1.認真做好檢查井的基層和墊層,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體下沉。
2.檢查井砌筑質量應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體變形。
3.檢查井井蓋與座要配套;安裝時座漿要飽滿;輕重型號和面底不錯用,鐵爬安裝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準確。
4、回填土沉陷
(一)產生原因
檢查井周邊回填不密實,不按要求分層夯實,填料質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響壓實效果,給工后造成過大的沉降。
(二)預防與處治措施
①預防措施。(1)管槽回填時必須根據(jù)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條件選擇合適的填料和壓(夯)實機械。如佛山市南海區(qū)大瀝鎮(zhèn)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設施的坑槽回填用雜砂石。管槽從胸腔部位填至管頂30cm,再灌水振搗至相對密度≥0.7,實踐證明效果很好。(2)溝槽較窄時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應選用不同的夯壓器具,以取得最經濟的壓實效果。(3)填料中的淤泥、樹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響壓實效果,又會在土中干縮、腐爛形成孔洞,這些材料均不可做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②處治措施。根據(jù)沉降破壞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1)不影響其它構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處理或只做表面處理,如瀝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補以免積水;(2)如造成其它構筑物基礎脫空破壞的,可采用泵壓水泥漿填充;(3)如造成結構破壞的應挖除不良填料,換填穩(wěn)定性能好的材料,經壓實后再恢復損壞的構筑物。
二、市政排水管道養(yǎng)護
1、管網(wǎng)養(yǎng)護的研究分析及對策
目前,佛山市支管到戶工程的管材均采用為塑料管,因此必須要針對其塑料管的特性研究出適用于塑料管的養(yǎng)護方法,在此我對其作一些淺顯的研究分析。(一)變形、沉陷、斷裂,脫節(jié)的原因 現(xiàn)在佛山市所使用的塑料管的接口為柔性接口,易產生波動;對于佛山市區(qū)內居民小區(qū)的地質,土質偏差,地下水位偏高的情況,會使塑料管采用的砂基礎不斷受到破壞,導致管材受力不均勻,再加上地下塑料管(upvc)長期受到靜力荷載和動力荷載的作用,因此會使管線及管材本身產生變形、沉陷,甚至脫節(jié)、斷裂。
(二)處理的方法
①管線變形,沉陷則會破壞坡度,因此一經發(fā)現(xiàn)必須積極采用措施,對變形管線的地基可采用全面注水灌砂加強管基法或對局部嚴重變形的部位進行開挖,然后用砼加固。
②管道脫節(jié)、斷裂輕則會導致污水大量滲漏,污染環(huán)境;嚴重時則會隔斷污 水的排放路徑,使上游污水外溢,因此對管道脫節(jié)現(xiàn)象的處理必須要及時, 應對上游井進行堵閉,采用污水泵將上游污水抽入下游井或臨時引入到雨井 系統(tǒng),進行開挖并檢查其破壞的嚴重程度。
2、破壞水力條件產生淤積的研究分析及對策 2.1、坡度偏小、流速偏低以及增設交叉井的原因。 由于支管到戶工程屬于改造工程,因此當現(xiàn)建的污水管與原來已建的地下管線(電力、煤氣、自來水、通信、雨水等)常發(fā)生沖突時,并且相差不大時,我們常會采用降低坡度的方法使新建污水管通過原建管線,從而便導致了坡度偏小,產生了流速偏低的現(xiàn)象。即根據(jù)謝才公式:
當J減小時,v變??;C:流速系數(shù) R:水力半徑;J:水力坡度n:管壁粗糙系數(shù)。
當降低坡度還無法通過時,我們常采用增設交叉井法。以上方法雖保證了管道施工的正常進行,但卻破壞管中污水重水流的水力條件,使流速小于了設計流速(即V<0.6m/s),從而使污水中的雜質下沉,產生淤積,堵塞。
2.2、處理的方法
對于局部坡度偏小、流速偏低的情況,可采取在上游部位增加坡度,加快流速的方法,從而使坡度偏小部位的流速得到增大(即v>0.6m/s),并解決了由于流速偏低產生淤積的現(xiàn)象,分析如下,如圖:
根據(jù)伯努利方程,即
Z:單位位能 :單位壓能 :單位動能 :能量損失
從公式我們可以推出上游污水的勢能可以轉化為下游污水的動能,從而增大流速。保證污水在管道中不會沉淀。
也可在坡度偏小的管線的上游井內設自動閥門,當上游井水位集到一定位置時,閥門自動打開,從而對下游管線進行一次沖洗,使管中的淤積物得到沖刷,便達到自我清通的效果,但此種方法對于污水中含有雜質特多即淤泥大于20%時的情況下是不適用的。
目前我們采用了一種在出產管最上游接入建物的雨水管的方法,即在暴雨時,對下游管道進行沖洗。
參考文獻:
1.叢培綠,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1997
2.周直主編.《工程項目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文件匯編》.江西教育印刷廠印,1999
4.閆利荿,淺談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管理.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