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良 王瓊 余濤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各種各樣的電子信息設備逐步進入到尋常百姓家中,使農村遭受雷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據(jù)統(tǒng)計,每年由于雷擊造成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眾多,且大都發(fā)生于農村。本文在分析農村防雷現(xiàn)狀的基礎之上,探討開展農村防雷工作的思路及科學做好農村防雷減災工作的對策,最后提出農民日常生活中的簡易防雷措施,以有效減少雷電災害帶來的損失。
關鍵詞:農村;防雷現(xiàn)狀;科學防雷;措施
引言
近些年來,每年由于雷擊造成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呈現(xiàn)出快速的增長趨勢,發(fā)生在農村的雷擊事故占雷電災害總數(shù)的75%左右,其中由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就高達80%左右。一旦發(fā)生雷擊,往往會造成停業(yè)、停電、計算機網(wǎng)絡癱瘓、通信中斷、家用電器遭到損壞等事故,直接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嚴重時還會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因此,做好農村的防雷工作非常重要。
1農村防雷現(xiàn)狀淺析
農村容易遭受雷電襲擊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農民的防雷意識比較薄弱,缺乏防雷知識;二是農村的防雷設施不夠健全。主要表現(xiàn)為大部分農村住宅并沒有安裝防直擊雷裝置,也不了解家用電器的防護知識,從而致使農村的雷擊事故多于城市。農村雷擊災害主要表現(xiàn)為:雷擊引發(fā)火災,破壞房屋、電視機、洗衣機、電話等家用電器,雷擊導致人畜受傷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1.1農村房屋的防雷現(xiàn)狀
①農村房屋沒有安裝防雷設施。目前,大多數(shù)的農村房屋都使用的是磚瓦結構,只有極少數(shù)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就配置的防雷設施而言,多數(shù)房屋并沒有安裝必要的防雷設施,少部分農村房屋即便是安裝了防雷裝置,但大都有所損壞。對于框架結構的建筑而言,其立柱內部的鋼筋并沒有與屋頂直通,豎直的主筋也無法達到良好的電氣連接,不能夠真正起到防雷引下線的作用。這一現(xiàn)象導致發(fā)生雷雨天氣時,房屋的主結構不能有效的引導雷電流,從而致使雷擊事故頻繁發(fā)生。
②電力、通信、電視接收天線、有線電視線路及太陽能熱水器等缺少防雷裝置。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進步,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冰箱、電視等家用電器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居住區(qū)內的有線電視線路、通信線路等的布線較為混亂,亂拉亂扯現(xiàn)象普遍存在。在農村線路的入戶處,既沒有安裝浪涌保護器用來防感應雷的入侵,也沒有使用線路套鐵管的方式使雷電波得以減弱。另外,屋頂?shù)奶柲軣崴鳌㈦娨暯邮仗炀€等也沒有安裝任何的防雷裝置,這也是農村雷擊事故頻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移動基站及高壓輸電線路也未安裝防雷裝置。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使移動基站的數(shù)量也不斷增多。移動基站及高壓輸電線路的高度通常在30~50m之間,不僅能夠極大的改變其附近雷電產生及泄流的環(huán)境,還能大大增加其附近一定范圍之內沒有安裝防雷裝置的建筑物遭受雷電襲擊的概率。
④農村建筑物沒有考慮到雷電的風險因素。受農村經(jīng)濟條件的制約,農村建房并沒有經(jīng)過必要的雷電風險評估,選擇建房的地址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通常將房屋建在地下礦物豐富、地下水充足的雷擊高發(fā)區(qū)或者極易遭受雷擊的山上,使農村建筑物發(fā)生雷擊事故的幾率大大增加。
1.2林區(qū)、田間、人員聚集公共場所的防雷現(xiàn)狀
農民主要在田間從事日常生產活動,在山頂上、山坡、水塘、或湖泊等臨近水源的區(qū)域極易遭受雷電的襲擊。田間比較空曠,缺少安全的躲避雷雨的場所。當雷雨天氣發(fā)生時,雷電防御知識缺乏的農民往往會在樹下避雨,大樹具備的引雷作用大大增加了雷擊的概率,因此多數(shù)的雷擊事故是農民在田間勞作或躲雨時發(fā)生的。另外,如學校、教堂等農村人員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缺乏完善的防直擊雷措施,基本上也不存在防感應雷措施,因此容易發(fā)生雷擊事故。
1.3農民防雷意識比較薄弱
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且缺乏一定的雷電知識,防雷宣傳及普及雷電知識等在農村的開展力度不夠,致使大部分農民缺乏最基本的防雷常識。農民不知道雷電的產生原因、雷電的嚴重危害,更不清楚雷電的防御措施;甚至還有部分農民對雷電的認識帶有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錯誤的以為是惡人有惡報,寧愿花錢向雷公祈求開恩,也不知道采取科學措施,安裝有效的防雷裝置。
2開展農村防雷工作的思路
2.1總體思路
開展農村防雷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從全局出發(fā),并從細節(jié)入手。全局指的是大力宣傳農村雷電防護知識,以促進農村雷電防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細節(jié)指的是對各項防雷措施進行具體落實,先要解決最容易采取的農民要求最迫切、最關心的防雷措施,先樹立典型,才能對全局起帶動作用。另外,開展農村雷電防護工作還要進行分布實施,先采取必要的防直擊雷措施,再依據(jù)實際需要安裝防感應雷裝置。還要先在受災嚴重的區(qū)域開展,再逐步進行展開。
2.2加強農村防雷科普的宣傳及雷電知識的普及教育
宣傳農村防雷,并普及雷電知識是做好農村雷電防護工作的重點,其能夠順利開展與農村雷電防護工作的成敗息息相關。首先要增強農民的防雷意識,使農民安裝防雷裝置的主動性及自覺性得到提高。使用防雷公益廣告、防雷公益圖片、防雷宣傳幻燈片、防雷宣傳畫等多種形式,利用網(wǎng)絡、電視、短信及報紙等多種媒體做好防雷宣傳活動,使農民科學防御雷電災害的知識得到提高。
2.3建立完善的農村防雷組織體系
對于農村的防雷工作而言,不能僅僅依靠氣象部門的物力及人力,還必須得到農村的基層組織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一套農村防雷組織體系,并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2.4加大對農村建筑物防雷建設的監(jiān)管力度
強制農村個人及企業(yè)的新建建筑物安裝防雷裝置,并定期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測,使雷電災害能夠從源頭上得到減少。另外,相關政府可以對農村防雷設施的建設給予一定的扶植,不僅能夠減輕農民的負擔,還能有效減少雷電事故的發(fā)生。
3科學做好農村的防雷減災工作
3.1外部防雷
民宅的樓頂之所以會遭受雷擊,是因為沒有安裝有效的防雷接閃裝置,即民宅的外部防雷不夠完善。樓房只有安裝有效、合格的地網(wǎng)及避雷帶設施,在雷擊現(xiàn)象發(fā)生時,才能保證民宅內部的設施不會遭受直接雷擊,才能對樓體內人員的生命安全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3.2內部防雷
內部防雷通常也被稱為感應雷,指的是雷電狀況發(fā)生時會產生極大的沖擊雷電流,該雷電流將會在附近空間產生變化較快的強磁場,并在各種通信線路及供電線路上產生感應過電壓,再通過電話、電視等線路侵入到室內,該感應過電壓會瞬間將電腦、電視、電話的信號端口及電源端口擊穿,致使電器設備被雷擊壞。
4農民日常生活中防雷的注意事項
出現(xiàn)雷雨天氣時,野外的農民要做到:躲避雷雨時應該選擇安裝有避雷裝置的室內,切忌在大樹下躲避雷雨;不要將鋤、鐵鍬等金屬物品放在肩上;空曠區(qū)域不要打傘;最好就地蹲下;盡量遠離電線、鐵塔等;不要開摩托車;也不要進行水上作業(yè)。
參考文獻:
[1]王立民,聶燕紅,楊慧志.農村防雷現(xiàn)狀分析及科學防雷措施.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
[2]周捷庭.農村防雷現(xiàn)狀分析及科學防雷措施.科技與企業(yè).2012
[3]周紅彬.農村防雷現(xiàn)狀及科學防雷措施.寧夏農林科技.2012
[4]孫拴恩.農村防雷現(xiàn)狀分析及科學防雷措施.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